陳巨紅
摘 ?要:新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教學的新模式,新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讓教學更加形象化、具體化。研究認為當前新媒體教學存在教學運用過程流于形式化、教學材料略顯陳舊、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等問題;研究提出應該從建立健全優質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確保政治的方向性;加強思政教學師資建設;校、師、平臺聯合協作,整合優化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等方面提出高職院校利用新媒體進行思政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教學 ?思想政治 ?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a)-0178-02
Abstract: New media teaching has become a new mode of teaching. New media teaching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made teaching more visual and specific. The research holds that the current new media teaching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formalized teaching process, obsolet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lative lack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e study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content of high-qu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ensure the political orient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s.The strategy of using new media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schools, teachers and platforms and the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onlin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ources.
Key Words: Teaching; Ideology and politics; New media
1 ?新媒體教學對高職院校思政教學工作的影響
在信息化時代,教育逐漸采用各種媒體資源進行展開,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從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轉向新媒體教學,新媒體教學逐漸發展成為當前職業教育教學的一種新形式。所謂新媒體教學是指利用信息技術,以大數據的數字化服務為載體進行的一種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改變了報紙、電視、書籍對信息的傳播,讓信息的傳播途徑更加廣泛,傳播更加迅速,讓學生有了更為廣闊的信息來源。新媒體教學主要通過教學平臺展開,這種平臺化使師生的交流變得更具有時效性和互動性,師生交流互動方式由面對面的交流改為平臺化的交流學習。這種網絡化的溝通讓學習者能夠在開放的環境中敞開自己的心扉,及時反饋個人的想法和觀點,教師可以及時在網絡平臺回復學生的疑問,在短時間內可以反饋學生的信息,更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但網絡化的教學資源受到匿名性和開放性的限制,導致部分觀點具有錯誤的傾向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
2 ?新媒體在職業院校思政治教學運用中所存在的不足
2.1 教學運用過程流于形式化
教師在新媒體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在教學中運用先進的技術將各種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源運用到教學之中進行展示,讓教學在新媒體形式下更先進。但是過于追求形式化的教學而忽略了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導致教學效果僅有視覺的沖擊,缺少知識的學習。在新媒體教學中使用了大量的教學素材,課堂的信息量劇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短時間掌握教學內容,也減弱了學習的效果,甚至部分老師為了迎合學校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將新媒體教學僅僅使用于形式化,甚至是消極地運用,常規化的教學還是照本宣科,這樣的教學是沒有效果的教學。
2.2 新媒體材料運用略顯陳舊
課本的知識與現實的思想教育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尤其是部分音頻視頻材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缺乏應有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原始陳舊的案例來解釋、論述知識點,由于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的政治素養水平較低,學生難以理解教學內容,而且缺乏真實體驗的學生無法將具體的教學內容用于指導其的日常生活。甚至部分老師不愿意深入使用新媒體教學,這直接導致了新媒體教學的滯后性。
2.3 新媒體教學資源相對匱乏
思想政治課程在高職院校隸屬公共課程,受培養目標的影響,學院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專業課的教學資源建設上卻忽視了思政課程教學資源的建設,學校對思政教學資源的建設不肯花重金去購買資源版權,教師只能借助于網絡平臺搜索部分相應的教學資料,部分老師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找到適應的資料,但由于版權問題只能選擇盜版的資源,這讓原本完美的課堂出現了較多的瑕疵。由于盜版資源的存在最終導致資源開發者缺少動力去做新的教學資源,從而讓思政課程的教學資源相對匱乏。
3 ?新媒體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優質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確保政治的方向性
在大規模數據資源泛濫的情況下受到利益的誘惑,教育資源良莠不齊,如無辦學許可證、沒有受過專業教育的個人通過個人申請賬號私自發布課程,造成知識的隨意性和不可考量性,甚至部分課程信息充斥著封建思想、西方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這些知識不僅壓制了學生的文化自信,而且會對學生的思想產生荼毒。從高職院校的角度來看,要適時地建立健全教育體系,與時俱進地改進教學內容,建立符合新時代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對教學資源進行監控,及時發現和剔除不良文化信息,指導學生如何辨認網絡中的不良信息,確保思想文化傳播的健康性和正面性,確保避免學生接觸腐朽落后的思想。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獲取相關的教育資源,但是信息的檢索也消耗了大量學生的學習時間。因此這需要教育者和信息平臺對教育資源進行優化整合,讓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所需知識的學習過程。
3.2 加強思政教學師資建設
教師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實施者和組織者,是引導學生走正確方向的路標。新媒體教學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僅具備基本的教學理念、專業知識素養,而且還要具備媒體素養才能使用這種新形式教學。如與學生通過平臺進行交流、與學生合作小視頻等。首先,新媒體教學要求教師梳理“立德樹人”的思政教育理念,有針對性地對教育平臺的內容、呈現形式,根據學生對信息的接受習慣做出相應的調整,為信息的傳播做好有力的保障。同時在新媒體教學下要樹立互動理念,與學生建立平等的交流互動,了解學生的動態,為教育工作的優化提供依據。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具備良好的個人思想素養是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這要求高職院校教師不斷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和大的理論知識,加強對新理論、新思想的學習,并建立完善的機制考核機制來促進教師的個人學習。最后,媒體是教學信息傳播的途徑,信息素養是新媒體教學的基本保障。因此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要加強對信息傳播特點、信息傳播規律的掌握,學習建立個人的教學平臺,如借助于微信、抖音、騰訊視頻等形式傳播,制作學生喜歡的、感興趣的視頻、音頻資料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傳播,讓學生以樂聞樂見的形式接受教育理念和教育觀點,來提高新媒體教學形勢下的思政教學需要。
3.3 校、師、平臺聯合協作,整合優化網絡教育教學資源
首先,學校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營。學校要充分加強對校園網絡環境的優化和監控,積極組建網絡管理中心,形成以黨政領導為主管,以部門領導為主體的上下貫通、緊密結合的組織機構。組織機構根據網絡傳播和運行的基本規律來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在言論自由的前提下來管控學生的輿論導向,逐步完善網絡思政教育系統的建設。其次,教師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主體。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不能僅僅局限于授課教師,同時班主任、輔導員共同組成新媒體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格局。教師要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辨別能力的培養,讓尚未進入社會的大學生在魚龍混雜的網絡環境中能夠判斷和識別正確的思想。最后,教學資源數據庫是思政教育的平臺,是教育內容的承載體。這要求教育平臺要不斷提升個人的影響力,確保平臺的正常運營。平臺直接可以通過聯合運營擴展平臺的承載信息量。平臺與學校、教師聯合促進學校開展新媒體思政教育的推廣,與教師聯合確保教學資源的有效性、正確性和真實性逐步實現各方主力合力,凝聚高校思政教育力量。
4 ?結語
在新媒體教學不斷發展的今天,思政教學的改革也面臨了新媒體的沖擊,時代的發展給思政教學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看清當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認識新媒體教學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在教育教學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教學來提高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成星,陶帆,王麗芳.面向新時代、立足新媒體下的思政教學改革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6):71-72.
[2] 楚金存.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8,31(4):106-109.
[3] 劉光明.關于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的創新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8(36):198-199.
[4] 羅朝安.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78.
[5] 董敏杰.新媒體視域下高職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1+1+1”模式探索與實踐[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9(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