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佳彤 金花玉
摘 ?要:內控全稱為內部控制,對于廣大中小企業而言,內控的五要素有待進一步提高。其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在內部控制環境被忽視、風險評估程序虛無、控制活動敷衍、對控制的監督程序化、信息的溝通和交流不及時等問題。該文以中小企業中化妝品行業為例,分析中其內部控制的現狀以及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結合內部控制五要素,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議。并以此為例,提高化妝品行業的內控水平。
關鍵詞:內部控制 ?控制環境 ?風險評估 ?對控制的監督
中圖分類號:F27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a)-0094-02
1 ?內部控制的理論基礎
(1)內部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環境下,單位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
(2)內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與交流、對控制的監督。
2 ?中小型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應用的現狀
2.1 中小型企業概況
中小型企業是生產規模較小、主營業務收入不大、雇傭人數相對有限的企業。
現階段,我國的中小企業眾多。其生產經營過程中沒有嚴格的制度與配套的設施,其管理人員的專業性有限,其資金的來源、運用也都有一定的限制,這其中,大多中小型企業屬于個人主義,一人說的算現象常常存在,因此中小型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管理不嚴、控制不到位、評估機制不健全、個人主義行為等問題。
下面筆者將以化妝品行業為例,說明如下。
2.2 中小型企業的控制環境
我國現階段的化妝品品牌眾多,生產企業分布廣泛,但是大多以中小型為主。這一類的化妝品生產企業生產規模小、成本低、人數有限,其生產主要依靠外部第三方加工廠來進行,而該公司主要進行的就是原材料采購、生產類型、銷售渠道等方面的問題。
中小型企業的資金、人力、物力等都受到各種限制,主要都是家族企業或者個人獨資企業,其公司的總經理一般由董事長執行,董事長在整個公司的運行當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核心作用。雖然公司擁有各種部門和相應的人員,但其管理公司的權利基本上是架空的,通常由公司的幾個主要領導者決定公司的各種大小事務。
2.3 中小型企業的風險評估
中小型企業簽訂銷售合同,一般情況無需對該經銷商進行考核,二者之間就價格、質量、數量、送貨日期等主要問題達成一致即可。
而供貨商基本上都是最開始的老雇主,如果不存在特別的事項需要更換供應商,中小型企業一般不會主動選擇變更供應商。由于長時間合作,對他們也不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等程序。對于新型原材料的購進,一般都是朋友之間相互介紹的供貨商,因此存在中間人的情況下,簽訂合同處理事項是比較安全的。
2.4 中小型企業的控制活動
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銷售是王道。中小型企業的銷售渠道主要由董事長確定,如果其他人有自己的銷售渠道,這需要上報總經理,公司知曉、通知之后,方可進行簽訂銷售合同。
董事長主要負責公司中的主要事件,其助理負責其他瑣碎事件的處理工作,就整個公司而言,各項基本活動、商業活動不存在控制這一環節。
2.5 中小型企業信息溝通與交流
中小型企業主要是董事長一人決策,整個公司的其他部門屬于虛設,人員服從指揮。董事長是整個公司唯一一個有權做決定的人,而其他部門的人員主要就是負責聽從指揮,然后做自己分內的工作。
2.6 中小型企業對控制的監督
中小型企業目前銷售渠道多、業務繁雜,總經理需要協調中小型企業主要事務的處理工作,且由于中小型企業沒有多余的資金,也沒有控制這一方面的基本理念,所以目前沒有專門的部門負責對中小型企業各項事務進行監督和后期檢查。
3 ?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3.1 中小型企業控制環境不嚴謹
中小型企業有新的銷售項目,由董事長通知其助理,然后由董事長的助理負責整個項目的協助工作。一人說的算這個現象嚴重,又由于中小型企業人才、資源、資金的限制,導致控制環境這一內控被架空。
3.2 中小型企業風險評估不全面
中小型企業主要的目的是銷售,主要由總經理一人決定,所以對該供貨商或者經銷商進行嚴謹的考核和全面的調查以防止出現延遲打款、貨款不能收回的評估環節基本上是沒有的。
3.3 中小型企業信息溝通與交流不及時
中小型企業權利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或者因為各個部門之間距離較遠、分散等原因,有些重要的消息會延遲到達各個部門,或者在其他的情況下各個部門都在忙碌自己分內的一些事情,因此存在著各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不順暢的時刻。
3.4 對控制的監督不到位
中小型企業一般擁有正常公司該擁有的部門,但是各個部門的人員基本上會身兼兩職,難免會出現一些不相容職位于一身,難以做到嚴格監督。資金的問題也限制了其監督功能的發揮。
4 ?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完善建議
4.1 建立健全的控制環境
(1)中小型企業應當建立更加完善的控制環境制度,上從董事長,下到中小型企業職員,每個人、每個部門都應該準守公司的規章制度,按照制度辦事。
(2)中小型企業的銷售合同和采購合同等需要公司相關的專業部門進行擬定,然后通過公司的董事會議進行商討,正式通過以后蓋章,在全公司內部下發。
(3)銷售過程當中出現一系列的事情,應該上報銷售經理,由其對該項事務進行全面的分析,在其職權范圍之內可以自行決定,超乎職權,上報公司的董事會進行舉手表決,做到有事必報。
4.2 完善風險評估程序
(1)中小型企業應當建立供應商管理檔案。針對每樣原材料,仔細選擇價格合理、質量優先、信譽過硬的供應商,然后記錄到其供應商管理檔案當中。針對每樣原材料的供應商,工資應該有該供應商的評價機制,包括信譽、質量、償債能力、生產能力、供應能力、應變能力。
(2)供應商評價管理檔案設置權限,禁止公司其他無權限的人任意修改供應商的檔案。
(3)設計風控部門,對公司的各項事務做整體的把控,嚴格把風險降到最低,防止公司出現不可預料的大風險。
4.3 加強信息的溝通與交流
(1)建立一個各個部門的主管群,讓財務信息及時看到各個部門的消息,以便財務部幫助其他部門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建議。
(2)制定定期的電話會議,以保證財務部門和其他部門消息的傳遞,同時也讓其他部門指導財務部門的重要性。
(3)財務部門定期出報表,用數據指導其他的部門,同時定期給各個部門培訓,通過各月數據之間的比對,提高中小型企業生產、運作的效率。
4.4 強化對控制的監督
(1)建立監督小組,每個部門選出一個代表,組成監督小組。小組內部成員可以監督、檢查其他任何一個部門的工作情況。同樣也接受投訴,一旦發現哪個部門在工作當中有所錯誤,第一次提醒,第二次實施獎罰制度。
(2)強化人事部門的作用。關于中小型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職責和工作范圍,都給予一個明確的規范,制定中小型企業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之后上交公司的董事會議進行表決,通過以后下發各個部門,嚴格執行該項政策。
參考文獻
[1] 張龍平,魯清仿.構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控制的探索[J].當代財經,2012(5):112-118.
[2] 陳黎.完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研究[J].現代商業,2013(5):118-119.
[3] 王宏,張婷.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