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推進,當代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而化學實驗探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學生的主動探索和主動思考。為了真正發揮出化學實驗探究的優勢,從創設情境,營造探究氛圍;設計問題,有效啟發誘導;開展活動,開發思維潛能三方面對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策略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對于高中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式教學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重在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高中生的基礎化學知識與技能。而化學實驗探究指的是學生借助實驗運用探究的方法解決化學問題的方式。可以說,該方式為高中化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視野。以下便是我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一、創設情境,營造探究氛圍
化學與生產、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一些化學現象,教師便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情境,從而營造出探究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創設情境之前,教師務必要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發揮出情境教學的最大優勢。情境創設的主要目的在于營造探究的氛圍,也就是使學生在情境之中產生探究的欲望,從而自主投入到化學實驗之中。同時,情境創設還能夠有效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心理接受度,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時,為了使學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對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過程有一定的認識,我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探究性氛圍的營造。因此,上課后,我首先向學生播放了酸雨的錄像,并展示了酸雨危害的嚴重性,從而將學生帶入了酸雨危害之嚴重的情境中,并順利引發了學生對酸雨的探究興趣。趁著學生興趣正濃,我順其自然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化學實驗中,并邀請一名學生上臺來進行實驗,從而有效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設計問題,有效啟發誘導
在實驗探究教學中,教師的啟發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對話題展開討論,還能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使學生正確理解實驗的目的所在。在眾多能夠起到啟發作用的方法中,提出問題是最為簡單也最有效的一種方式,當然前提是教師能夠在設計中進行全面的思考,如此才能使問題更具針對性、啟發性、實效性。因此,教師要從多個角度來設計問題,要使問題既新穎又有趣味。同時,教師還要保證問題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從而起到有效啟發和誘導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中的熱量”時,為了使學生了解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并從微觀結構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我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對化學問題的設計上,以從根本上達到啟發誘導的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有效掌握了該知識。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較為明顯,我在設計問題時充分考慮了問題的層次性,最終結合能量轉化實驗提出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主要表現為什么?”“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應該注意什么?”等問題。顯然這些問題在與實驗結合到一起后便相對變得簡單,并且能夠為實驗探究提供一定的思考思路,這對于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與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三、開展活動,開發思維潛能
要想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教師就不能局限于單純的課堂教學中,而是要適時地開展一些探究性的實驗活動,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化學本身是一門較為枯燥的學科,無論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開展實驗,學生都很難長時間地保持積極性,而活動的延續性恰恰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所以,教師理應重視化學實驗探究活動的開展,為學生的化學學習增添趣味性,從而使學生在活動中實現思維潛能的開發,進而促進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時,為了使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到有機化合物的特點和性質,我以分組競賽的形式開展了一場實驗探究活動。因此,上課后,我首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分組,隨后帶學生進入了實驗室。在學生檢查好基礎的蔗糖、面粉、淀粉、塑料等實驗材料后,我要求學生按照實驗要求來進行實驗,比一比哪一組的實驗效率最高,同時要求每人寫一份實驗總結。由于該實驗探究活動具有競爭的性質,小組中的成員紛紛投入了實驗中,并有效完成了化學實驗任務,了解到大多數有機化合物都難溶于水,熔點較低,受熱易分解等性質。顯然,該化學實驗探究活動的開展不僅開發了學生的思維潛能,更提高了學生的化學實驗探究興趣。
總之,化學實驗探究教學能夠在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進行技能訓練,對于創新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為當代教師更應該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對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方法的研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偉.高中化學探究式實驗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
[2]解寧濤,邢麗麗.淺談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性教學的理論和實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