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春
摘 要:高中物理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重點,并且是一個難點,因為高中物理的知識點比較繁瑣,而且復雜。有些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學習方法就顯得極為重要,只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正確地指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物理的興趣,能夠讓學生端正學習物理的態度,加強他們在課堂上學習物理的效率。物理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極為緊密的一門學科,所以實驗是物理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進行物理知識有效掌握的必要手段,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認真思考,而且每一步驟都不能有錯誤,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在實驗的過程中有效地掌握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規律,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觀察能力都會得到很好的培養。
關鍵詞:課堂教學效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法
在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中,實驗教學的教學理念都是教師擔任課堂中的主要任務,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實驗的演示,學生在看完教師的實驗之后按部就班地模仿教師所做的實驗,然后得出相應的實驗結果。之后就結束了他們的學習,但是這樣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并沒有得到實際的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沒有真正的提高,這樣的教學方式也不符合現代標準中對學生的實際要求。教師應該給學生傳遞一種正確的學習理念,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教師給學生進行指導的時候,要讓學生自己學會思考,掌握必要的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讓學生在實驗的時候真正掌握物理知識。在課堂上端正學生學習物理的態度,并且對學生將來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一、開展小組合作讓學生進行積極的實驗
在高中階段,由于學生自我認知能力的不足以及其他方面素質的不夠,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思維能力也不夠充分。因此,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如果僅靠自己一個人的能力很難達到要求。但是高中階段的學生總是充滿活力,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的時候,就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主,在課堂上采用一種符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性格角度出發,選取真正適合高中生的教學方式。比如合作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和其他同學的合作中真正發揮自己的優點,因為每個學生的長處不一樣,所以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他們就要積極地發揮自己的作用,將自己的任務積極地完成,并且和其他成員進行積極的配合,在實驗的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要有商有量的,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相較于教師的直接指導,更適合學生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進行“電流表的改裝及內外接法”這節實驗探究課的時候,就可以在課堂實驗的時候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和其他學生組合進行實驗的操作。教師在分組的時候要注意成員分配的合理性,將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和那些動手能力相對弱的學生穿插著進行分配,讓學生能夠真正從課堂中得到幫助。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之間要積極地配合,每一個成員都要在實驗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比如有的同學可以進行實驗的具體操作,而有的同學就要進行數據的記錄,還有同學需要進行儀器的觀察。這樣分工合作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也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進行積極的學習。在實驗的過程中,也能夠加強學生分組合作的能力,對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加強學生對實驗中的基本功的掌握
學生在做物理實驗的時候,基本的實驗能力是必須要掌握的。因為有的物理實驗室非常復雜,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物理素質才能順利實驗。其中實驗的基本理論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給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和教師進行積極的溝通,將自己的疑難點和教師進行積極的探索。實驗的基本方法是學生在實驗之前,教師就要給學生明確的。基本的實驗技能是學生在課堂中應該注意培養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讓學生進行實驗展示的時候,把學生需要注意的方面給學生指出來,讓學生在自己操作的時候進行有效的鍛煉,學生在日常的實驗過程中加強基本功的訓練,能夠對學生以后的長遠發展帶來很多的幫助。
例如,教師在課堂進行“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這一實驗教學的時候,這個實驗主要訓練學生使用打點計時器。因此學生進行實驗之前首先要明確兩種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結構。學生學會了如何判斷物體的具體運動狀態以及從結果如何進行速度的求解以及加速度的求解。這樣學生能夠把實驗中的基本技能掌握透徹。學生在打點計時器使用之后,以得到的紙條來進行具體的計算,這樣能夠真正理解這堂課中想要學習的物理規律和物理知識。之后就會真正提高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并且增加他們學習物理的信心,也能夠讓他們在自己的學習中真正提高自己的物理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在以后的學習中就會輕松很多。
三、在實驗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不僅是按部就班地將實驗進行重復這么簡單,每一步的實驗步驟中學生都應該自己思考:為什么這一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以及產生這一現象的方法是什么。這種問題都值得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求知欲會非常強烈,而且他們的思維也在這個時候也會非常活躍,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應該借助實驗,積極鍛煉他們的思維方式,加強他們思維能力的鍛煉,而且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應該進行自己的觀察,得到自己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會得到不斷的發展。但實踐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學生得到最后的結果,也需要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自我能力。
比如,教師在進行“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實驗探究課的時候,可以在學習這節課的時候設計一個鐵球碰撞的實驗。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可以用繩子懸掛一只鐵球,然后把鐵球拉到平衡位置,讓鐵球剛好碰到學生的鼻子。之后學生將鐵球釋放,它就會下落,在擺回去的過程中就會在離學生鼻子還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停下來擺回去。學生就需要積極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為什么踢球在第二次擺回來的時候,不會再回到原來的位置。在這個時間過去之后教師就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
四、鼓勵學生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對學生在學習上的要求也在不斷地增加,傳統的標準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因此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素質,其中包括創新能力以及思維思考方式。素質教育也是現在教育的一個重點部分,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將自我學習能力發揮出來,加強自己個性化的發展,真正讓自己的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得到提升,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自己的創新。只有學生在課堂上不斷地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才會將自己的創新能力提高,才能真正做到綜合能力素質的不斷發展。
例如,教師在進行“探索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這一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傳統中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按照課本上所提供的實驗進行操作之后就結束了這一實驗過程。但是因為教材中原用的方案是延續了很久的,可能已經不是當今最新的理論,所以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將課堂中所提供的實驗方法完成之后,學生進行自己的思考在這一實驗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積極地提出自己的創新實驗方案。學生在進行實驗的時候,積極地思考是否還有其他的試驗方法可以驗證,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就自己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這個過程就是發揮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給學生適當的引導和幫助,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加強他們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法是高中物理課堂學習的重要方式,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真正發揮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讓他們能夠自主地進行科學的探究,做到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熊云.淺談實驗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標,2018.
[2]郭德華.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法教程[J].新課程(中),2017.
[3]李明麗.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中),201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