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
著名的英語教育專家許國璋先生曾經說過:“中小學十幾年,(英語科)大部分時間用來學習百十篇從幾十字到幾百字的對話或課文,操練了一些四會五會的技術,束縛了孩子們的智育發展,忽視了心智健全成長。”作為一名一線的小學英語教師,我十分認同許國璋先生的觀點。在課堂上只傳授知識是不行的,應該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我最想給予學生的是終身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習英語,學會交往,學會做人,并不只是在成績上的提高。育人為旨,最終教學目標。作為學生的教育導師和副班主任,除了平時在班務工作上與班主任一起進行班集體的建設,設計班級的各種各樣的活動之外,我十分注重在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教育。讓學生通過學英語,思行為,尊重中西文化,學會做人。通過挖掘教材中的有用素材,營造快樂有愛的課堂教學氣氛和設計需要合作完成的小組課堂活動等策略,讓學生在學英語的同時,也學會用英語表達,用英語思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挖掘英語教材的育人因素,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完成。
1.與學生生活結合,結合教學主題創設育人情景
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的特點是以學習主題為引領。在六年級上冊中,有一個學習主題是“Past Experience”,過去的事情。六年級的學生臨近畢業,我圍繞教材的學習主題,挖掘出學生在過去的校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將上課的題目定為:“Our great moments”,我們的美好回憶。將學生之前參加的學校春游、學農和學校舉行的各種活動的照片收集起來,通過談論照片來勾起學生在學校渡過的美好回憶。既復習了過去式的句型,又激發了學生即將離別的不舍之情,對該學習主題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并讓學生懂得需要珍惜留在學校的不多的學習時間。
2.對比中西文化,結合教學主題進行國際理解教育
廣州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第4模塊的學習主題是Good manners.該單元通有關于不同國家的禮儀閱讀文本,例如在英國國家,問女士年齡和問收入都是不禮貌的行為。這些閱讀的文本,既提供了學生課外知識的補充,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空間。在設計這個課的時候,我利用對比的方式,將短篇中出現的禮貌行為和不禮貌行為用表格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尋找信息,并且完成表格。讓學生討論和對比,最后得出結論,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風俗禮儀。最好的禮儀就是尊重別人的風俗習慣,有包容心,具備國際理解的能力。
營造一種快樂的愛的氛圍,把課堂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創設一種寬松的語言環境,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將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的教學原則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 拓展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對待學生公平公正,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尊重孩子,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活動,從兒童的視覺來看問題,設計適合的課堂活動。課堂經常使用講故事,唱歌曲,玩游戲等教學環節,讓學生在玩中學、讀中思和體驗中明理。六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是關于動物的主題學習內容。我設計了猜謎游戲,引導學生用上語言的框架來描述動物,讓學生在學習描述動物,描述動物的基礎上進行猜謎游戲,從而獲取更多關于動物的信息,引發出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體驗。從而為下一課的保護瀕臨滅種的動物做好鋪墊。“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喜歡上英語課,自然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正是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英語學科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積極主動,大膽表達的自信,學生基本上都能夠在有愛,包容的課堂氛圍中,大膽地用英語表達,用英語思考和用英語學會知識。因為教師已經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安全”的語言課堂學習的環境。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已頒布,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創新人才是新一輪教育改革的重點。朝天小學的育人目標是培養適合時代發展的“弘毅日新”的創新性人才。為落實我校的育人目標,采取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以同伴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體驗語言,合作完成任務,達到教育教學的目標。 例如在六年級上冊的“The secret to health”單元中,該單元里面的學習文章是講述李先生的4個養生之道。他做到保持年輕的狀態,每天都有開心的心情,每天堅持運動,合理健康的飲食和有充足的睡眠。這是老年人的養生之道,為了讓學生懂得健康管理,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去學習成長之道,我特意為這個單元設計了三個小組合作探究性的任務。第一個任務是,閱讀食物金字塔,設計出合理的晚餐餐單,并且能夠說出理由。第二個任務是小組合作,設計出一套適合課間運動的課間操或者運動游戲。第三個任務是閱讀文章,并且能夠設計出一個合理的適合自己成長的作息時間表,并用英語表達出來。每個學習小組領到了任務后,都積極地討論,從老師給的閱讀文本中找到線索,并且能夠完成任務。由于任務貼近學生的生活,也能夠引發出學生的思考,所以,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力量,各抒己見,分工合作,在完成任務中同伴互助,學會合作,體驗并且能夠明理。如作為學生,還處在生長期,應該珍惜時間,早睡早起,比李先生(成年人)的睡眠時間更多等。
教育無痕。教師應該懂得,教育孩子并不是單純的教授知識,并不是單純的詞匯或者語法的講解,而是應該把學英語、學說話、學做人作為自己的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要努力追求并實現育人在教學實踐中,育人在課堂中。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