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鶴
摘 要:在課堂高效學習的過程中,課堂導入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一門藝術性學科,語文是充滿靈活性的,所以語文課堂導入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入手,利用多樣理論設計,使中學語文的課堂變得更加多樣化。
關鍵詞:中學語文課堂導入的有效性研究
一、中學語文的課堂導入具有的意義
現在的許多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對課堂導入這一環節給予高度重視,有的甚至沒有進行這一環節就直接進行教學,似乎是節省了時間,但是達到的效果卻很小。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雖然課堂導入在教學中會需要幾分鐘,看似是浪費,但是它產生的效果卻是很大的,它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會為整堂課奠定良好基礎。作為第一環節的課堂導入,會讓學生對整堂課產生最為深刻的感覺。所以,第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可以利用課堂導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喚醒學生的主動性和求知欲。課堂導入可以保障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第二,學生可以通過課堂導入對整節課將要學習的目標進行充分了解,做到溫故而知新。學生通過課堂導入可以讓自身的思維更加集中,讓師生關系更加緊密。所以高效的課堂導入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質量得到提高,促進語文課取得成功。
二、如今中學語文的課堂導入存在的一些問題
1.沒有合適的導入意識
現在許多教師并不存在課堂導入這一意識,一些教師并沒有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給予高度重視,雖然在教學過程中設有一些導入環節,但是只是通過文字的方法進行講解,沒有充分利用視頻或者是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面對整堂課的學習。第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對課前的互動環節給予高度重視,沒有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對于學習沒有做到充分準備。第二,現在的學生一般都是依照老師設計的方法進行學習,面對課堂的學習沒有積極性,思維比較被動,不能真正地融入課堂環節。
2.導入的類型比較僵化
有關研究表明,目前語文教學的導入類型比較僵化,語言導入比較普遍,約占60%,一些趣味的導入方式很少。語文是一種多元化的學科,如果運用一些模式化的語言,沒有辦法充分地將學生的主動性調動起來。在具體的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以依照目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校的教學條件,制作一些圖片或者是音頻資料,讓學生能夠在歡聲笑語中充分掌握學習知識。
三、提高課堂導入的有效方法
1.要主動轉變觀念
第一,目前的許多教學觀念已經和我們的教學過程充分融合,教師要想改變教學策略,就必須先進行教學觀念的改變,中學語文教師需要勤加思考,善于觀察,在生活中將一些教學資料找出來。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存在著導入無用論的觀點,教師需要改變這一觀點,重視導入環節,積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課后反思,同時能夠全面分析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教師在教授科普類文章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相關的背景,幫助學生充分把握課堂教學內容。
2.要將導入形式變得更加靈活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導入形式變得更加靈活。比如教師可以采取即興演講、視頻和圖畫等方法,教師也可以把各種方法結合起來,給學生進行適當的感官刺激,引導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去認識新的內容。
3.教師應當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吸收教學經驗
教師在日常的生活中應當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充電,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以及文化素養。具體包括:第一,語文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勤于閱讀,不斷積累,提升自身的文化以及知識素養,只有這樣,語文教師才可以很好地賞析文本。教師只有對文本充分理解,才能形成自身的看法,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第二,語文教師需要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優秀的教師不應該有得過且過的心態,教師不但要對心理學以及教育學相關知識進行充分理解,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這些技能和知識應當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充分地體現出來。第三,教師還可以充分地借鑒、學習他人的導入設計,與優秀教師進行溝通,學習他人的經驗,找出自身不足,進而提升自身的教學導入水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對教學內容充分理解掌握并將適宜恰當的導入方法選擇出來,才能夠把導入環節處理好。教師還應當反思以及學習一些成功案例,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跟同事進行良好溝通,與學生進行很好的交流。
課堂導入教學主要指的是老師在講述新知識時,能夠有意識地把學生引入比較好的環境中,通過這一方法將各種任務完成的教學行為。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程度與導入教學具有的質量相關。導入教學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能力提高,面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可以采用一些針對性的方法措施。綜上所述,以上內容就是對中學語文課堂導入的有效性的論述。
參考文獻:
[1]朱凱瓊.高中語文課堂導入教學策略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羅曦.優質教學理論下的高中語文課堂導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