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婭晴
摘 要: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是當前精準扶貧工作實現脫貧目標的重要保障。鑒于此,以精準扶貧視域下財政扶貧資金利用效率提升的困難及原因為切入點,重點探究了精準扶貧視域下提高財政扶貧資金利用效率的策略,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與較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精準扶貧;財政資金;利用效率;項目管理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0-0016-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04.8;F812.2? ? ? ?文獻標志碼:A
精準扶貧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決策部署,是加速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有效探索。當前,我國加速落實精準扶貧政策,在減少貧困人口、降低貧困發(fā)生率、減少貧困縣數量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根據2018年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上官方公開顯示數據表明,2012—2017年,我國貧困人口減少近7 000萬,貧困發(fā)生率由10.2%下降到3.1%,貧困縣數量減少了153個,精準扶貧工作的成效非常明顯。事實表明,我國精準扶貧政策對消除貧困有著重要的作用與價值,是我國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舉措與探索方向,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但是我國精準扶貧的財政資金利用效率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從而對我國精準扶貧工作產生更加積極的效果[1-2]。
1 ?精準扶貧視域下提升財政扶貧資金利用效率的困難及原因分析
基于我國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我國精準扶貧項目缺乏精準調研與精準論證、精準扶貧對象缺乏精準摸底與精準支持、精準扶貧信息缺乏精準對接與精準分析,這是我國財政扶貧資金利用效率欠佳的核心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1.1 ?扶貧項目缺乏精準調研與精準論證,經濟效益偏低
在精準扶貧實踐中,部分扶貧項目缺乏精準調研與精準論證,這使得財政扶貧資金難以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精準扶貧中,許多扶貧項目的成立比較倉促,沒有進行嚴格、全面、精準地調研論證。例如某貧困縣適合種植蘋果,且蘋果質量也非常好,扶貧資金就幫扶農民大力推廣種植蘋果,看似是因地制宜的精準扶貧,但是沒有對蘋果的銷售渠道進行調研,最終出現蘋果銷售渠道不暢、供大于求的情況,造成果賤傷農。
第二,在精準扶貧項目的論證中,缺乏對扶貧項目長期經濟效益的考慮,更多的是為了滿足貧困農民的短期經濟需求,這使得扶貧項目的經濟效益受到抑制。許多扶貧項目資金原本用于農業(yè)產業(yè)化方面,但為了快速提升貧困農民的生活水平,扶貧資金流向貧困農民的建房、打井等方面,這其實不利于真正使貧困農民實現實現可持續(xù)增收。
1.2 ?扶貧對象缺乏精準摸底與精準支持,實踐效果欠佳
為提升精準扶貧效能,扶貧部門反復強調要扶真貧,但仍存在部分扶貧對象缺乏精準摸底與精準支持的現象,這使得財政扶貧資金的實踐效果欠佳,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3-5]。
其一,在精準扶貧中,由于貧困人員的具體情況難以摸清楚,非常容易造成精準扶貧的對象不是真正的貧困戶,這就使得財政扶貧資金支持錯位的情況出現。譬如,為了增強貧困地區(qū)居民的經濟造血能力,農村政策性金融機構往往推出優(yōu)惠的扶貧金融信貸產品,在資本要素缺乏的農村,許多個體戶或者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法人便會利用政策漏洞貸款,這使得財政扶貧資金難以真正用在貧困人口身上。目前國家扶貧管理部門對此進行重點管控,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其二,在我國精準扶貧實踐中,絕大部分的扶貧資金落實到了貧困人口的身上,但是由于扶貧人員沒有充分結合貧困人口的致貧原因、教育水平、家庭環(huán)境等要素,難以對貧困人口實施精準支持。例如,目前財政扶貧資金對貧困人口的教育、培訓方面扶持比重較小,但是教育扶貧、技能扶貧卻是確保貧困人口不返貧的重要手段之一。
1.3 ?扶貧信息缺乏精準對接與精準分析,監(jiān)督管理滯后
目前,由于技術水平、人員素質、扶貧范圍等方面原因的限制,我國財政扶貧資金的信息收集、分析、監(jiān)督、評價等環(huán)節(jié)較為滯后,這不利于提升我國財政扶貧資金的利用效率。
首先,我國財政支農資金目前基本實現了整合利用,明確了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方向、對象及效果,這樣無疑提升了資金的利益效率,但財政扶貧資金方面目前還沒有實現全面整合。
其次,我國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及評價體系滯后,沒有真正對扶貧資金的使用效能進行評價,從而使扶貧人員缺乏足夠的內生動力來提升扶貧資金利用效率。
再次,我國精準扶貧實踐中,財政扶貧資金的信息化程度低,各類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缺乏集中的信息系統(tǒng)進行錄入、登記及分析,財政扶貧資金的監(jiān)管機制亟待改善[6]。
在理順財政扶貧資金利用效率提升困難原因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財政扶貧資金利用的基本現狀及精準扶貧工作的發(fā)展趨勢,在精準扶貧視域下,我國應該以提升資金利用效率為導向,以優(yōu)化資金使用效能為重點,以強化資金利用監(jiān)督為補充,全面提升財政資金的扶貧效能,真正實現精準扶貧“真扶貧、扶真貧、扶貧真”的目標。
2.1 ?以提升資金利用效率為導向,加強扶貧項目的立項管理與實施論證
以提升資金利用效率為導向,加強扶貧項目的立項管理與實施論證,這是提高財政扶貧資金利用效率的基礎與前提。
第一,進一步明確精準扶貧項目的立項管理,要明確立項標準,規(guī)范立項流程,并明確扶貧項目設計的責任人、評估人及執(zhí)行人的權、責、利,提升精準扶貧項目的質量。
第二,要提高精準扶貧項目的實施水平,既要重視扶貧項目資金的使用監(jiān)管,還需要加強扶貧項目進度管理,降低對財政扶貧資金的浪費[7]。
第三,加強對扶貧項目的經濟效益評價審核,注重對扶貧項目短期效應與長期效應的平衡選擇,確保貧困人口真正脫貧致富。
2.2 ?以優(yōu)化資金使用效能為重點,明確扶貧資金的支持對象與投入方向
以優(yōu)化資金使用效能為重點,明確扶貧資金的支持對象與投入方向,這是提高財政扶貧資金利用效率的重點措施。
首先,要通過加強貧困戶信息調查、實施貧困戶綜合評價等手段與方法,進一步精準地找到貧困戶,確保財政扶貧資金的支持對象是真正的貧困戶,提高資金的利用效能。
其次,要深入了解貧困戶的經濟狀況、工作狀態(tài)、收入狀況、教育水平、技能情況等信息,并結合貧困戶自身的資源稟賦,找出能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發(fā)展路徑,并給予財政資金幫扶,確保貧困戶快速、高效、可持續(xù)脫貧致富[8]。
2.3 ?以強化資金利用監(jiān)督為補充,加快扶貧資金的信息管理與績效考核
以強化資金利用監(jiān)督為補充,加快扶貧資金的信息管理與績效考核,這是提高財政扶貧資金利用效率的補充措施。
一方面,要構建精準扶貧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通過集中收集財政扶貧資金的信息,實現對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的有效管理,真正提升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加強對財政扶貧資金的績效分析、監(jiān)督及考核,真正強化財政扶貧人員提升財政資金利用效率的內生動力,從而促進其更加積極地參與精準扶貧的各項調研,更加細致地分析并探索符合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發(fā)展路徑,最終提升財政貧困資金的利用效率[9]。
3 結束語
精準扶貧工作是我國徹底消滅貧困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之一,提升精準扶貧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是實現其目標的一個有效手段。面對目前扶貧項目科學性不高、扶貧對象精準度不足、扶貧資金監(jiān)督水平不高等現狀,我國必須加快制定針對性的對策,以提升精準扶貧視域下財政扶貧資金的利用效率,從而加速我國貧困人口脫貧的速度。
基于精準扶貧視域下財政扶貧資金利用效率提升的困難及原因分析,結合我國精準扶貧工作的具體實踐,認為解決策略有以下3點。第一,真扶貧。加強扶貧項目的立項管理與實施論證,從而使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到實處。第二,扶真貧。明確扶貧資金的支持對象與投入方向,真正使貧困人口借助扶貧資金實現脫貧致富。第三,扶貧真。加快扶貧資金的信息管理與績效考核,加強對財政扶貧資金的評價與監(jiān)督。三管齊下,提升財政扶貧資金利用效率,助力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參考文獻:
[1]王亮,陸琦林.發(fā)達市場經濟國家財政扶貧經驗及借鑒[J].地方財政研究,2013(12):76-80.
[2]彭芳.縣級財政扶貧資金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經貿,2015(14):287.
[3]羅建峰.財政扶貧資金審計監(jiān)管的無影燈效應改進研究[J].中國市場,2017(6):155-159.
[4]楊念,孫曉然,楊孟陽,等.河北省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效率現狀研究[J].統(tǒng)計與管理,2017(10):128-129.
[5]趙瑞萍.淺談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率[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4(2):125-127.
[6]曹瑩.農村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2):153-154.
[7]林翰雄.農村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4(29):12-14.
[8]李彥軍.縣級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8(21):203-204.
[9]徐兆權,薛建良.財政扶貧資金促進貧困農場產業(yè)發(fā)展研究[J].中國農墾,2016(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