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 要:本文針對金融學專業實踐性突出的特點,以金融學專業培養目標為指導,試圖建立一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將課內實驗、學科競賽、課程實踐、虛擬仿真實踐有效銜接并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出具有明顯職業競爭力優勢的專業人才。
關鍵詞: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虛擬仿真系統
一、虛擬仿真教學平臺
教學軟件在教學上的運用,標志著教學媒體質的飛躍。虛擬仿真(Virtual Reality),簡稱VR技術,是利用計算機圖像構成三維數字模型,再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經過軟件程序和計算機外圍設備生成一個以視覺感受為主,包括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在內的綜合感知的人工環境。虛擬仿真教學平臺是基于全新的場景化教學模式構建的軟硬件一體化實踐教學平臺。其依托前沿科技裝備,將VR(虛擬仿真)& AR(增強現實)等技術融入實踐教學,利用人機交互、感知識別等多種技術手段,以企業真實場景、真實管理業務為教學情境,以企業流程、管理報表、業務單據為教學內容,以智能感知設備、企業管理軟件等為教學工具,以企業崗位工作內容、用人標準為培養路徑,為實習學生提供企業認知、經營感知、崗位體驗等。
二、金融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金融學專業15版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環節主要設置了金融建模、投資模擬實踐、銀行實務、保險實務、證券實務、畢業設計等課程,實踐教學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我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的軟硬件條件尚有欠缺,培養的畢業生專而不通,跨學科實踐能力不強,職業適應性差,還存在一些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1.金融實踐教學各模塊之間缺乏系統性與銜接性
金融專業15版人才培養方案中,準予畢業的條件是4年修滿171學分,其中實踐環節36學分,占比約為21%,實踐教學比重比較合理。從實踐課程設置來看,金融建模和投資模擬大賽兩門實踐教學課程沒有與之對應的理論課,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缺乏有效銜接,比較突兀。
2.金融專業實踐教學層次劃分不清晰
金融學專業15版培養方案重理論輕實驗現象比較突出,不符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總體目標。培養方案中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比較少,如投資學、證券基礎與交易、財務分析等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沒有安排實驗課時,這不利于學生對具體業務的理解和掌握。實踐教學體系只是簡單地設置了計算機實踐、技能訓練、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課程,缺乏全面的、系統的規劃和布局,而且各實踐教學環節之間沒有多大關聯,造成相互割裂,因此不能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系統的培養,使實踐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
3.實踐教學開設學期不匹配
保險實務實踐課程比對應的專業課晚開1個學期,證券實務實踐課程比對應的專業課晚開2個學期。由于實踐課與專業理論課間隔時間較長,導致學生對專業知識遺忘,在實踐課程階段無法熟練運用,需要2-3天時間復習理論知識,擠占實踐課時,實踐教學效果欠佳。
三、完善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對策建議
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可分為課內實驗教學、校外實踐基地教學、虛擬仿真系統實踐三個層次。各層次之間相互銜接、相互補充。
1.課內實驗教學。課內實驗教學是實踐教學的第一層次。它是通過實驗的方法發現和驗證理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基礎課和專業課中廣泛應用。實驗教學通常采用案例教學和翻轉課堂兩種方法。案例教學的主要步驟包括教師提出案例-學生課下準備-課上集中討論-教師總結-學生提交案例分析報告。案例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對典型情境展開討論,既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又能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得教育資源共享,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想要學習的知識,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教師創建的短視頻,不再單純依賴教師的課堂講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先由學生課下自學,后課上師生探討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及運用的教學模式。在金融學專業理論課中,保險學、商業銀行經營學、證券投資學、投資學、證券基礎與交易、財務分析等等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都應該安排實驗課學時,采用案例教學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2.校外實踐教學。校外實踐教學是實踐教學的第二層次,包括實習基地的實踐教學以及各類競賽等。實習基地教學環節以校外實習基地為主要平臺開展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等。但是由于金融行業的特點,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一直是金融學科建設的難點。目前,實習基地集中在保險及證券行業,銀行業的實習只局限在銀行的辦公室里,只是聽部門經理的講座,實習效果很不理想。因此部分實踐課程可以用虛擬仿真實驗平臺替代校外實習基地,邀請金融行業專家開展校內講座,效果會更好。
3.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實踐教學。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實踐教學是實踐性教學的第三層次。首先,根據真實企業的職能、崗位設置要求,由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組建可以運營的模擬企業,如金融企業、生產企業、商業企業、投資咨詢中介公司等等。然后,通過對市場經濟活動和各類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主要規律的把握,為各類企業設置不同部門不同的崗位,各崗位負責的具體業務,以及不同業務的操作流程,從而使實習學生能夠真實感受企業的生產經營規律以及內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熟悉具體業務的操作技能,參與模擬企業的運營管理。
四、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金融創新不斷深化,金融產品推陳出新層出不窮,金融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金融領域的新發展對金融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根據金融領域的用人需求,不斷修訂人才培養體系,豐富人才培養內容勢在必行。通過虛擬仿真平臺將實踐教學由教師主導變為學生主導,既能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又能形成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系統性、綜合性、全面性思維,有利于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陳愷宇.基于立體教學模式的商科跨專業仿真實訓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2018(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