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亮
(東南大學體育系,江蘇 南京 210087)
1979年,國家有關部門對學生群體的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啟動。體質健康監測又名國民體質調研。本文研究的重點是7~22歲學生群體,這一群體有其特殊性,這個年齡的學生在性格上追求獨立及個性彰顯。從監測的特性看,對個體而言它是部分抽樣,并非人人參與;另外監測的結果和學生利益關聯性不大,直接影響了參與學生的積極性。綜合以上這些因素和多年的實踐觀察,這必將直接影響結果的準確性,關系到監測工作的成敗。在某種程度上,若無監控,必將失控。測試現場監控是整個監測的重中之重,這是本文研究原因和意義所在。所謂現場監控就是在測試現場由督查小組、領導等對測試過程進行檢查、指導、監督和干預的行為,它能有效提高測試效果,保障測試有序進行。學生體質監測是一個大系統,涵蓋面廣,本文的重點是學生體質監測之現場監控指標體系的研究。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特爾斐法、頭腦風暴法、現場調研法、歸納演繹法等研究方法,對江蘇省學生體質監測點校進行體質監測身體素質測試工作及督查、控制,對高校學生體質監測監控指標體系進行研究。
一級指標體系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領導重視;組織管理;現場效果;測試安全。以上4個內容,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現場效果、測試安全、領導重視和組織管理。(表1)

表1 一級指標體系內容和權重
3.2.1 “領導重視”二級指標體系內容對大學生個體而言,“領導”就是直接的領導者——院長、書記,如主管學生工作的各院系黨委(總支)副書記、副院長,團委書記、副書記;“其他管理者”即班主任、輔導員或學生干部(如院系團委副書記、學生會副主席等學生干部)。其二級指標體系依據“院領導”和“其他管理者”的重要程度,兩者所占權重分別為10%和7%。因此,對中小學群體而言“領導重視”所占權重分別為校級領導占10%,中層干部約為7%。
3.2.2 “組織管理”二級指標體系內容及權重 在學生體質監測工作中,工作前期、實施期、工作后期3個方面的權重分別為前期管理為5%、中期管理為7%、后期管理為3%。
3.2.3 “現場效果”的二級指標體系的內容及權重 “現場效果”指測試過程中工作的效果。測試工作的效果取決測試規范、測試態度和首測比例3個方面。研究得出3個方面的權重分別是測試規范為17%,測試態度為23%,首測比例為5%。
3.2.4 “測試安全”二級指標體系的內容及權重 “測試安全”指標包含了2個二級指標內容,即“前期預案”和 “現場應急”。“前期預案”包括學校(院系)實施方案,如健康體檢,對學生進行的安全教育等。“現場應急”包含醫務人員在崗,急救設備和藥品齊備,測前提醒和現場處置4個環節。研究得出,“前期預案”約占2/3比例,約為15%;“現場應急”占1/3比例,約為8%。
3.3.1 三級指標體系之執行元素及權重三級指標是整個監控體系中末端的指標,也稱為可操作指標。它是一級、二級指標的衍生和細化,是實踐中最有監控力的元素,也是二級指標的執行元素。(1)“領導重視”三級指標體系之執行元素及權重。“領導重視”的三級指標分為2個子內涵:一是“部門領導”,二是“其他管理者”。涉及“部門領導”的執行元素很多,如參加監測會議,關心測試過程,安排人員,協調參與監測的相關部門,劃撥測試經費等。研究得出,“部門領導”執行元素最主要的有兩個方面,即知曉方案和經費支持,相應的權重為3%和7%。“其他管理者”在大學里的角色主要是體育教師、輔導員,學生干部等;在中小學的角色是教務主任、總務主任、班主任等,執行元素為聯絡溝通、現場管理,二者的權重分別是3%和4%。(2)“組織管理”三級指標體系之執行元素及權重。“組織管理”三級指標體系包含以下執行元素:動員會議3%、組織填卡2%(前期),專人考勤2%、著裝檢查2%、準備活動組織形式2%、準備活動效果1%(中期),補測通知到個人2%及信息反饋1%(后期)。(3)“現場實效”三級指標體系之執行元素及權重。測試規范——方法正確6%,組織有序3%,場地安全4%,器材合格4%。測試態度——測試員工作態度4%,投入程度4%;學生精神風貌5%,投入程度10% 。首測比例——(達96%及以上)權重5%。(4)“測試安全”三級指標體系之執行元素及權重。前期預案涵蓋了實施方案的制定5%、健康體檢5%、安全教育5%。現場應急執行元素——醫生在崗2%、急救設備2%、藥品齊全1%、安全提示2%、現場處置1%。

表2 學生體質監測質量現場監控多級指標體系表
3.3.2 學生體質監測質量現場監控多級指標體系表(表2)
3.3.3 三級指標執行元素現場操作細則
(1)“領導重視”執行元素。“知曉方案”是指相關領導對實施方案的了解,是否過目等。“經費支持”是領導集體在有關會議上形成一致意見,給予監測工作劃撥一定的經費。“通知與組織”是作為其他管理者的行為,如班主任、輔導員,教務主任等,主要任務是通知學生測試的信息,并組織學生參與監測工作。“現場管理”是親臨測試現場并參與管理。(2)“組織管理”執行元素。“動員會議”即是否召開學生的動員會議。“組織填表”即是否組織學生集體學習,講解填表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專人考勤”即在測試進行前,有專人對學生進行考勤或辦理請假手續。“著裝檢查”即在測試前的組織過程中,對學生的著裝進行檢查。“準備活動組織”即是否有對即將測試的學生進行準備活動的要求。“準備活動的效果”即準備活動的時間、內容、方法,并對其進行綜合評價。“組織補測”即在第一次大規模的測試后,對未能參加測試的學生進行補測。“信息反饋”即測試的具體管理者將測試信息反饋給各抽樣單位(如院系,學校等)。(3)“現場效果”執行元素。“方法正確”即測試方法是否符合要求。“組織有序”即測試現場,監測單位是否對學生的集合、進場、準備活動、測試過程等組織周密、嚴謹合理。“場地安全”即測試場地布置是否合理、安全。“器材合格”即檢查所用器材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測前是否進行校驗,測試中是否出現故障等。“測試員工作態度”“測試員投入程度”即監測隊成員(教師或工作人員)工作態度是否端正、有無消極怠慢等。“學生精神風貌”“學生投入程度”即學生在測試中是否精神飽滿、較興奮,全力進行測試。“首測比例”就是參加第一次測試的學生比例。(4)“測試安全”執行元素。“實施方案”即實施方案中的安全預防措施有無,是否具體。“健康體檢”即學校在測試前是否對全員進行健康體檢,有無隱患。(未體檢的學生參加測試或在測試后再進行健康檢查)。“安全教育”即在測試前檢測單位是否對學生進行過安全教育。“醫生在崗”“急救設備”“藥品齊全”即醫生是否在測試現場,急救設備如救護車、擔架、氧氣包等是否備好,急救藥品如救心丸、強心劑等是否有備。“測前提醒”即學生在臨測或臨跑前,檢測人員對學生的安全提醒。“現場處置”是各方對現場出現的傷害進行處置的能力,是否迅速,是否合理等。
學生體質監測之現場質量監控體系分為3個層次:一級指標體系、二級指標體系、三級指標體系。一級指標體系的內涵及權重為領導重視為17%、組織管理為15%、現場效果為45%和測試安全為23%。學生體質監測之現場監控指標體系中的三級指標是可操作指標,也可稱為執行元素,是評分依據,也是一個監測工作現場效果評價的指標和評價工具,可用于專項的督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