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娟
摘要:目的? 分析40歲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患者雙心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心內科住院行急診PCI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實驗組術后予以雙心護理,對照組術后予以常規護理。觀察兩組護理滿意度、術后并發癥情況以及院外用藥依從性。結果?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97.14%vs 91.4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5.71% vs 22.8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院外用藥依從性優于對照組(91.43% vs 74.2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40歲以下青年AMI患者,在盡早開通閉塞血管,挽救瀕死心肌的同時,護理人員給予雙心護理,可提高護理滿意度和院外用藥依從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對PCI術后恢復有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青年;雙心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3.058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3-017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ouble heart ca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oung people under 40 years old.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o underwent emergency PCI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double-heart care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after operation.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he compliance of the medications outside the hospital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7.14% vs 91.4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71% vs 22.8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1.43% vs 74.2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young AMI patients under 40 years old, the occlusion of blood vessels can be opene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save the sudden death of the myocardium. Nursing staff can give double-heart care, which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and the compliance of the medication outside the hospital,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covery has a better effect.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Youth;Double heart care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種由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導致的心肌壞死[1]。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加快,AMI尤其是40歲以下青年患者AMI的發病率上升明顯。調查表明[2],近三年國內AMI總人數中,40歲以下占25.0%,且每年AMI死亡人數中,40 歲以下占39.5%。青年AMI患者多生活壓力大,擔心預后和影響工作,易產生焦慮,依從性差等特點。循證醫學表明,在盡早開通閉塞血管,挽救瀕死心肌的同時,護理人員更多的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即雙心護理),對40歲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恢復有更好的效果。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70例因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為護理學的研究提供了參考依據,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天津市靜海區醫院心內科住院行急診PCI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依照2000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提出的《急性心肌梗死判定標準》為患者予以確診。所有患者必須滿足判定標準中的兩條以上,即為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①存在缺血性胸痛的臨床病史;②心電圖的動態改變;③血清心肌標志物濃度存在動態改變。實驗組男32例,女3例,年齡25~40歲,平均年齡(32.30±0.81)歲;對照組男30例,女5例,年齡24~40歲,平均年齡(33.60±0.43)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包括監測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路,保證搶救藥品的順利輸入,床旁備除顫器;協助患者做好生活護理,保持大便通暢。實驗組給予雙心護理。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診斷和治療指南》[3]強調,STEMI診治原則必須貫徹“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的理念,應在癥狀出現12 h內接受針對梗死血管的直接PCI治療,并使D2B時間<90 min。直接PCI時,應常規行支架置入術,包括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及健康教育,術后并發癥的防治及出院后延續性護理,具體如下。
1.2.1圍手術期護理及健康教育? PCI前責任護士向患者講解AMI的病因及發病機制。40 歲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常見病因有不良生活方式和非傳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其中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大量吸煙、勞累壓力過大、過度飲酒和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等。PCI術能及時開通閉塞的血管,挽救瀕死心肌,是世界范圍內比較先進的技術。及時開通血管,有效的藥物治療,良好的從醫行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能避免心臟的惡性事件發生。術前完善各種檢查和準備工作,服用負荷量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絕對臥床休息,在左側肢體建立靜脈通路,保證藥物順利輸入,床旁準備好除顫器,40歲以下青年AMI患者以前降支閉塞者多見,容易誘發室性心律失常,未開通血管前應由責任護士在患者床前,在觀察心電監測的同時,給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
1.2.2術中配合? 告知患者球囊擴張時可有心悸、胸悶等不適,應立即報告醫生,給予相應處理。警惕再灌注心律失常時心電及血壓的變化。
1.2.3術后護理? 觀察患者自覺癥狀有無改善,心電血壓監護至少24 h,及時發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期并發癥。定時觀察穿刺部位,防止穿刺血管并發癥以及尿潴留、低血壓、造影劑不良反應等并發癥的發生。
1.2.4出院后延續性護理? 延續性護理是醫院護理到家庭的延續,可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疾病認知,自覺避免AMI的高危因素,有效降低AMI加重或復發危險。40歲以下青年AMI患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有了解AMI相關知識的求知欲。根據這一特點,借助微信平臺組建了40歲以下AMI患者聊天群,每天向群內發送青年AMI的健康教育內容,包括文字、音頻、 視頻等,內容包括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用藥指導、定時復查等。
1.3觀察指標
1.3.1護理滿意度? 采用質控中心統一制定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包括非常滿意(90分以上)、滿意(70~90分)、不滿意(70分以下),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3.2并發癥? 包括出血血腫、前臂血腫、骨筋膜室綜合征等。
1.3.3院外用藥依從性? 采用5個問題的量表判定:①是否按醫師要求的次數服藥;②是否按醫師的要求按時服藥;③是否按醫師的要求按量服藥;④確診疾病后是否從不間斷服藥;⑤是否按醫師的要求服藥,從不擅自增加藥品品種或減少品種。每個問題采取賦分制(是=2分,否=1分)定量測評,總分10分判定為依從性好,否則為依從性差。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中,非常滿意24例,滿意8例,不滿意3例;實驗組中,非常滿意30例,滿意4例,不滿意1例。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97.14% vs 91.4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出血血腫6例,前臂血腫2例,無骨筋膜室綜合征;實驗組出血血腫1例,前臂血腫1例,無骨筋膜室綜合征。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5.71% vs 22.8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院外用藥依從性比較? 實驗組有32例院外用藥依從性好,占91.43%;對照組有26例院外用藥依從性好,占74.29%。實驗組院外用藥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雙心護理是指在對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的治療中,除了針對患者的生物性治療進行護理外,還應加強心理護理,主要通過語言及行為影響并指導患者,調整心理狀態,糾正不良生活習慣,爭取早日恢復健康。雙心護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它更尊重了人的價值的體現,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的疾病,更是精神和社會處于良好的適應狀態。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險因素和預后有其自身的特點[4],如肥胖、吸煙、糖尿病家族史、經常熬夜、工作壓力大等,導致40歲以下青年AMI患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引起臨床各位同仁的關注。相關資料表明[5],有許多青年AMI患者并非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對健康知識的匱乏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的低下,因此,早期開通血管的同時,更多的應該關注青年患者的心理護理,給予生活的信心,樹立終生治療的觀念,做好危險因素的控制將有利于延緩疾病的進展,改善預后。AMI患者PCI后因用藥多,用藥久,用藥貴,往往用藥依從性低。需要采用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途徑,強調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告知藥物的用法、作用和不良反應,提高用藥依從性。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97.14% vs 91.4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5.71% vs 22.8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院外用藥依從性優于對照組(91.43% vs 74.2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雙心護理能夠提升護士的護理服務質量,提高從醫行為,降低術后并發癥,滿足患者需要。
綜上所述,對40歲以下青年AMI患者,在盡早開通閉塞血管,挽救瀕死心肌的同時,給予患者雙心護理,可提高護理滿意度和院外用藥依從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對PCI術后恢復有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紀金娟,徐漢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前位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z1):250-251.
[2]張永樂,王貴法,戴美琴,等.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干預對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12):1905-1908.
[3]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5,43(5):380-393.
[4]任文娟,王晨霞.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4,20(10):1826-1828.
[5]石桂芳.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護理中的應用[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4,36(5):121-123.
收稿日期:2018-12-19;修回日期:2019-1-21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