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晨
摘 要:幼兒鋼琴教學中,啟蒙教學是最重要的部分,對鋼琴老師的要求也很高。在教學過程中, 既要用淺顯有趣的語言引導孩子學會放松,用正確的方法來彈奏,也要保持孩子學琴的興趣。
關鍵詞:興趣;手型;放松;連奏;斷奏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藝術也成為了必修課程。鋼琴作為熱門樂器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學習鋼琴的琴童越來越多,年齡也越來越小。通過多年鋼琴教學的經驗總結,筆者認為鋼琴啟蒙是幼兒鋼琴學習過程中最基礎最重要的過程,這一過程就相當于是蓋高樓要打好牢固的地基,只有牢固的地基才能蓋出高樓大廈,反之房子是蓋不高甚至容易傾塌,所以鋼琴啟蒙直接影響孩子之后的學琴之路能走多遠。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保持孩子對鋼琴的興趣,是學習鋼琴的前提,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足夠的親和力,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溫和有耐心。比如在第一節鋼琴課上,不要著急開始教學,可以先和孩子互相認識,成為朋友,建立相互的信任感。再用孩子能聽懂的淺顯語言引導孩子認識鋼琴從而喜愛鋼琴。讓孩子和老師成為朋友,和鋼琴成為朋友。
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正式開始學習彈奏之前,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姿勢,坐琴凳上時,應該根據身高來調整琴凳高度,小臂與鍵盤應在同一水平;座位的前后以手肘角度略大于直角為宜。雙腳不能踩到地板時,腳下墊物以膝蓋彎曲呈直角為宜。上半身自然端正,微微前傾,肩膀放松。座位只坐一半,重心在臀部及雙腳。
有了正確的坐姿,我們還需要有正確的手型。首先,需要讓孩子體驗什么是“自然”,也就是“不用力”。可以使用的方法是讓孩子站著,感受走路時的手臂自然擺動時和自然下垂時的感覺,這個時候我們的手指是不需要用力的,自然的彎曲。從肩膀到手臂,到手腕,再到手指是一條線,等孩子做到了手臂到手指的完全放松,再坐上琴凳,把小臂輕輕抬起,指放在琴鍵上,這個時候的手型,應與剛才站立手臂放松時的手型一樣,并且小臂稍稍打開并與手背呈一條直線,一定要多次提醒孩子,手指是自然彎曲的。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可以先幫助學生把手臂抬起放上鋼琴,經反復練習直到學生可以自己自然地擺好手型。
從專業角度來說,鋼琴彈奏是一個肌肉緊張和放松不停交替的過程。彈奏過程中,讓孩子去理解“放松”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初學時,我們用抬手腕斷奏的方式,讓孩子體會力量從高處自由落下,集中在指尖:擺好手型后,輕輕向上抬起手腕到譜架的高度,注意是手腕先起,手指放松。然后迅速放松落下,用一個手指彈下一個琴鍵,要感覺是這一個手指支撐了整個手掌的重量,手指的關節要鼓起來,不要折指。彈完后手指保持住并迅速放松手腕,整個手型和之前放在琴上的手型保持一致。這個練習可以從3指開始,以免手掌發生變形。這個過程非常重要而且很有必要,通過這個練習,孩子可以直接感受到下鍵時力量集中在哪里,避免了手腕和其他手指的過度用力。這時,有了前面良好的手型做支撐,孩子就能做到正確地斷奏。也為接下來的連奏打好基礎。
連奏,是鋼琴演奏中最常用的演奏方法,也是孩子經過了長時間手腕斷奏練習后的進階練習。連奏最的核心就是重心轉移。在給孩子介紹連奏時,可以讓他們想象成我們走路時的雙腿交替,可以讓孩子用二三指在琴蓋上模仿走路的動作。連奏練習可以從兩個音的連奏開始,第一個音的彈奏方法與手腕斷奏的方法一樣,然后輕輕抬起第二個手指像走路一樣,把重心轉移到第二個手指彈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在重心轉移到第二個手指后,第一個手指要馬上放松并保持手型不變。掌握了兩個音的連奏后,再用同樣的方法練習更多音的連奏。練習時,需要跟孩子強調的是,手腕沒有上下抖動的動作,指尖要站立在琴鍵上,不能出現關節塌陷。
手指的站立還有獨立性并不是短時間就能很好地掌握,這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和練習逐漸培養養成。但是“放松”的感覺,可以通過老師正確的引導很快形成良好的習慣。“放松”是正確彈奏的前提。就像開頭說到的,只有牢固堅實的地基,才能蓋出高樓大廈,也只有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才能讓孩子在之后的學習中,游刃有余地去彈奏各種風格各個時代不同類型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