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營
摘 要: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國家政策對創新的重視,小學教學創新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創新理念也應符合教育界對于小學教學內容以及形式的要求。數學教育的創新,可以開闊學生思維,通過改善傳統死記硬背的方式,用更加巧妙的方法來解答數學題。教師讓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應力求創新多向思維培養小學生的各項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效創新
眾所周知,小學時期是整個教育時期至關重要的階段,數學的學習也是在小學階段奠定的基礎,對學生以后的思維跟認知有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小學教育,培養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在新課堂改革要求下,小學教育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勇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
1 我國當下教育教學觀念問題
我國的教育發展歷程悠久,雖然我國已經改革開放四十余年,但是,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其教育理念身受我國傳統教學教育的影響,往往更加看重學生成績的高低,而忽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嚴重偏離我國現階段的教學理念。學生在這種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雖然以高分進入校園,但是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較深,教學上慢慢脫離社會,讓學生失去了獨立性。這種學生知識淵博但是抗壓能力弱,無法融入競爭性較大的社會,適應不了社會的生活,最終有可能被淘汰。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教師應該在轉變教育教學思想,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2 教育最基礎的要求是學以致用
數學教學創新是為了能讓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上,讓學生在處理問題時可以感受到數學知識的便利性。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最基礎的要求,解決學生生活中往往會遇到實際問題,例如:在上學過程中,如何選擇最近的學校路程,銀行存款與貸款之間的利率問題等。貼近生活的教學思路,更方便學生了解最基本的知識。
常識性知識也是學以致用的一部分。比如,通過季節與24節氣,學生能夠接觸到一些自然與地理的知識,也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書,豐富課外知識。通過看這些課外書,培養學生的興趣跟愛好,提高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度。
3 創新教育教學的有效方法
3.1將課堂主體由教師變成學生
從傳統的教學來看,學生往往處于一個被動的地位,整個教學過程都由教師一人在講臺上講,學生被強行的灌輸基礎性知識。而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學習聽課效率較低,鍛煉學生能力上存在局限性。因此,為了保證學生充分吸收學習知識、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應自我轉變,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理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問題,在課堂上積極的提出來,教師引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課程案例自己選擇提問方式,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效率,幫助學生回答了問題的學生也增強了自信心,不僅提高了學生本身的學習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與團隊意識,也潛移默化的使學生可以積極思考探索問題。
3.2利用教學媒介進行現代化教學
傳統教學小學閱讀教學更像是一種填鴨式教學,這種方式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非常不利。不僅增加數學學習的枯燥,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時間久了也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學媒介被應用于課堂當中,成為一種教學工具。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教學媒介促進多維互動,突破傳統教學,讓學生不再感到學習枯燥無趣。利用教學媒介,讓教學變的更加直觀具體,打造一個豐富多彩的互動課堂。
3.3小組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為了提高多維互動的效率,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小組劃分,小徐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營造一個思維開放的良好學習氛圍。小組與小組之間還可以互相探討,交流方法。從而互幫互助,互相鼓勵,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學習體驗,進而加深數學解題思路。
例如:在每節課的前五分鐘是自由討論環節,教師可以給出一定的課堂練習支持,學生們可以進行3-4人為一組的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還可以讓學生彼此取長補短,鍛煉學生思維的廣度以及深度,還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的知識內容有更加深入透徹的理解。因此,在現代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增強團隊協作。提高學生自主解答的能力,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良好精神。
4 結語
在小學教學創新中,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打破常規,跟隨時代的發展,結合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創新符合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方法。放開對學生思想上的枷鎖,不再布置大量的作業,充分讓學生發揮他們的自主能力,找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重視學生全面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模式才更加適用于現代教育的趨勢。
參考文獻
[1]劉維漢.如何有效創新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方法[J].學周刊,2020(07):16-17.
[2]鄧曉斌.如何有效創新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方法[J].情感讀本,2017(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