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莉 李賀 曾瑤


【摘要】 目的:研究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治療失眠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本院接收的失眠患者8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將兩組失眠患者的焦慮評分、癥狀積分、PSQI評分、睡眠恢復正常時間、護理滿意度進行比對。結果:觀察組失眠患者的焦慮評分、干預后的癥狀積分和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睡眠恢復正常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觀察組(P<0.05)。結論:在失眠患者采用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治療期間輔以積極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焦慮情緒和失眠癥狀,促進睡眠質量的提高,護理效果令人滿意。
【關鍵詞】 失眠; 穴位貼敷; 耳穴壓豆; 臨床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acupoint pressing bean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Method: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80 patients with insomnia received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argeted nursing.The anxiety score,symptom score and PSQI score,sleep recovery tim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anxiety scores,symptom scores and PSQI scores of insomnia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normal sleep recovery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P<0.05).Conclusion:During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patients with insomnia by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acupoints pressing beans,pos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nxiety and insomnia symptoms,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leep quality,and the nursing effect is satisfactory.
【Key words】 Insomnia; Acupoint application; 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dou; Clinical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Group of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Baoan District,Shenzhen 5181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07.023
失眠主要體現為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時間減少以及注意力、記憶力下降等[1-3],中醫將失眠納入“不寐”“目不瞑”等范疇[4],分析病因在于臟腑功能紊亂及陰陽失調。西醫一般采用鎮靜催眠藥物治療失眠,但是長期服用會出現藥物成癮性[5],不適合在臨床上推廣使用;而采用中醫治療失眠的副作用小,且治療效果顯著。穴位貼敷、耳穴壓豆是失眠的常見中醫治療方法,可有效治愈失眠,但是由于患者缺乏對這兩種技術的了解,配合度不高,容易對療效造成影響,加重失眠癥狀,故此在患者進行治療期間還應加強護理干預。從本院收治的失眠患者中抽取80例作為對象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治療的失眠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各40例。本次研究已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1)納入標準:①同2012年《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中關于失眠癥診斷標準相符合的患者;②中醫診斷為氣陰兩虛證,存在入睡困難、易醒、疲乏、頭暈等多種臨床表現。(2)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軀體疾病、精神系統疾病的患者;②患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造血系統疾病的患者;③存在惡性腫瘤、語言表達障礙的患者;④既往使用催眠藥成癮的患者;⑤過敏體質的患者;⑥相應穴位皮膚存在紅腫、破潰情況的患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治療,選擇接受過穴位貼敷、耳穴壓豆兩項技能培訓并通過考核的護士進行操作。治療期間,指導對照組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保持充分的休息時間和適當運動鍛煉,進行飲食控制。觀察組實施針對性護理:(1)環境護理,為患者創造舒適、安靜、干凈的病房環境,室內保持空氣清新、光線柔和,注意控制患者病房周圍的噪音來源,防止噪聲刺激。另外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墊,枕頭高度適中且床單清潔、平整。叮囑患者在入睡前不看刺激性的書籍和電視、不討論刺激性的話題。(2)情志護理,失眠患者多伴有心理疾病、精神障礙,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心理情緒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在護理過程中保持良好、親切的態度,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與其進行溝通,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根據患者的性格特征、心理特點進行辨證施護,采用移情法、情志相勝法、發泄解郁法、釋疑法等多種方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志,同時耐心地傾聽患者講述內心想法,促使患者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3)健康宣教,將失眠的原因、心理因素對失眠的影響告知患者,指導患者如何避免噪音、作息不規律等誘發因素,向其介紹健康生活方式對改善失眠癥狀的積極影響,并宣傳預防保健知識,促使患者自覺進行健康行為。(4)行為干預,①飲食干預:失眠患者的飲食應注意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且禁食肥膩、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得暴飲暴食,且應禁煙禁酒,睡前不飲用咖啡、濃茶等提神的飲品,控制夜間的飲水量;②運動干預:每日在醫護人員指導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和文娛活動,睡覺前溫水泡腳,飲用熱牛奶,在舒緩的音樂下進入睡眠狀態。(5)穴位貼敷護理,在進行穴位貼敷前,將操作的目的、方法、療效、主要事項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促使患者的治療信心增強;若相應穴位皮膚存在外傷出血、皮膚破潰等情況,則禁止貼敷,另外患有皮膚病、存在過敏體質患者也不宜進行穴位貼敷。穴位貼敷所用藥物現配先用,并在貼穴前后對相應穴位進行按摩,促進藥物吸收;在貼敷后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適,若患者主訴存在瘙癢、燒灼、熱痛等情況,則立即將敷貼取下,如果患者未出現不適情況,敷貼取下時間為貼敷后4個小時,之后用清水對皮膚進行清洗干凈。(6)耳穴壓豆的護理,耳穴壓豆的選穴原則:按相應部位、中醫辨證、經絡辨證、臟腑辨證、現代醫學倫理等選穴。在進行耳穴壓豆前應對耳郭進行嚴格的消毒,防止感染,且存在傷面、炎癥部位禁止進行耳穴壓豆。同時將耳穴壓豆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并明確患者是否屬于禁忌人群。在耳穴壓豆期間,若患者感覺到局部熱、麻、脹痛,告知患者這屬于正常現象,緩解患者的擔憂和焦慮。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利用華裔教授Zung編制(1971)的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估兩組失眠患者的焦慮程度,總分為100分,采用1~4分的4級評分法評估20個條目,分界值為50分,輕度焦慮為50~59分,中度、重度焦慮依次為60~69分、70分及以上。氣陰兩虛證候積分判定標準:入睡困難、淺睡易醒、心悸、氣短、乏力五項癥狀采用0、2、4、6分依次表示無、輕、中、重,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失眠癥狀越輕。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對兩組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價,主要條目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21分為總分值,分值與睡眠質量呈負相關。記錄兩組失眠患者的睡眠恢復正常時間,采用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失眠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為60~90分,非常滿意為90分以上。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24~70歲,平均(39.52±4.46)歲;病程1~3年,平均(1.43±0.22)年。觀察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23~68歲,平均(39.64±4.37)歲;病程1~4年,平均(1.48±0.25)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比較 兩組失眠患者干預前的焦慮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數據均降低明顯,但觀察組的焦慮評分更低(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癥狀積分比較 兩組失眠患者干預前的癥狀積分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的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的入睡困難、淺睡易醒、心悸、氣短、乏力五項癥狀積分均比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前的PSQI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數據均有改善,觀察組干預后的PSQI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5 兩組患者睡眠恢復正常時間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失眠患者的睡眠恢復正常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失眠是一種發病時間較長的睡眠障礙疾病,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正常生理需要,導致日間社會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6-8]。現代醫學認為失眠是由機體大腦皮層中樞功能紊亂所致,中醫認為臟腑功能失調、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逸失調是導致失眠的重要影響因素,生活、工作壓力大的群體和老年人出現失眠的概率更高。本次研究經中醫辨證分型發現所有患者均為氣陰兩虛證,因此臨床治療應注意氣血調和及平衡陰陽[9-10],而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治療失眠方面的療效理想。
穴位貼敷根據經絡學說、內病外治原則治療失眠,能夠對失眠患者的體表穴位進行刺激,促進經絡運行,還可經皮膚充分吸收藥物有效成分,促進機體免疫功能的提高,還能夠對臟腑功能、氣血失調、陰陽失衡情況進行調節。穴位貼敷具有活血化瘀、疏肝解郁、調和氣血、安心養神等作用,進而可改善患者的失眠癥狀。耳廓的相應區域能夠反映人體對應臟器的病變情況,通過耳穴壓豆能夠通絡活血、益氣安神[11-14],通過刺激耳穴能夠對原有的病理興奮灶進行抑制,不僅能夠平衡陰陽、調節氣血,還具有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作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煩躁、焦慮等情緒,具有良好的鎮靜安神、催眠效果,進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15-17]。
本研究中,對進行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治療的失眠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通過環境護理能夠為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消除相關的影響因素;情志護理能夠促使失眠患者合理的宣泄不良情志和心理壓力,從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臨床治療,減少對睡眠的影響;健康教育能夠讓患者到影響睡眠的因素,從而積極規避影響因素,還可提高失眠患者對治愈疾病的信心,進而積極配合臨床醫療操作;行為干預能夠消除影響患者進入睡眠狀態的因素,并通過飲食控制、適當運動、睡眠準備等方式起到較好的催眠效果[18],有助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穴位貼敷護理和耳穴壓豆護理可提高患者對這兩種技術的認知程度,了解相關注意事項,從而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19-20]。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失眠患者干預后焦慮評分、癥狀積分、PSQI評分均更優,睡眠恢復正常時間更短,護理滿意度更高,均充分表明了臨床針對性護理在促進臨床療效提高方面的良好作用。
綜上所述,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治療失眠患者期間的臨床護理能夠加快失眠癥狀的改善時間,可調節焦慮情緒,睡眠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均較高。
參考文獻
[1]夏鵬輝,楊玉佩,陳偶英.穴位敷貼聯合耳穴壓豆對老年性失眠的護理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5(7):60-62.
[2]陳藝英.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治療妊娠嘔吐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21):117-118.
[3]侯咪紅,宋紅娜.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7,16(7):766-769.
[4]盧思羽.耳穴埋豆聯合穴位貼敷治療腹部手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9):186-187.
[5]周燕.中藥穴位貼敷配合艾灸治療失眠35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5,24(2):36-37.
[6]王冬梅.艾灸結合穴位貼敷在治療失眠中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光明中醫,2016,31(9):1318-1319.
[7]黃晨.穴位貼敷聯合耳針治療失眠臨床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1):270-271.
[8]張吉妹.穴位敷貼配合護理對慢性胃炎伴隨失眠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6,8(10):137-139.
[9]孫彥麗.耳穴壓豆治療失眠護理的教學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3):68-69.
[10]梁冰蓮,譚錦秀.耳穴壓豆配合貼敷涌泉穴治療腦卒中病人失眠的效果觀察[J].循證護理,2015,1(2):86-88.
[11]高加娣.耳穴壓豆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伴失眠癥的臨床護理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6,8(28):256-256.
[12]肖月明,胡琴.耳穴壓豆治療老年失眠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價值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5):376-377.
[13]李清萍,薛松,吳國慶.熱敏灸配合耳穴壓豆治療慢性腎衰患者失眠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光明中醫,2015,30(5):1022-1024.
[14]王太芬,姚宇童,曾輝.耳穴壓豆結合中藥封包在慢性腎衰竭水腫伴失眠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2):3163-3166.
[15]陳雪芳.耳穴壓豆對失眠患者的療效觀察及護理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9):54-54.
[16]吳海燕,曾瑤,陳麗莉.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在神經衰弱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31(9):1097-1099.
[17]張潔,魯劍萍.中藥足浴聯合耳穴壓豆對失眠患者的療效觀察[J].上海護理,2017,17(3):34-36.
[18]蔡春霞.耳穴埋豆聯合酸棗仁湯加減治療卒中后失眠的療效及對血清TNF-α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18):2033-2035.
[19]王蕓,朱曉珍.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對老年不同證型不寐病人睡眠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19):2394-2396.
[20]沈芝琴,湯春紅,姚強,等.耳穴埋豆聯合酸棗仁湯加減治療卒中后失眠的療效及對血清TNF-α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18,20(4):212-215.
(收稿日期:2018-08-07) (本文編輯:周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