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臘一 易全勇 謝瑋瑋 吳國海 王育文


[摘要] 目的 探討學齡前兒童眼屈光狀態篩查和屈光異常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可行性報告。 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間隨機選取寧波市學齡前兒童1200例作研究對象,應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動驗光儀進行雙眼屈光狀態篩查,統計兒童屈光異常率,并對學齡前兒童家長展開問卷調查,分析學齡前兒童發生屈光異常的影響因素。結果 本組學齡前兒童屈光異常篩出率為10.17%(122/1200),其中男63例(8.92%),女59例(11.94%)。男、女屈光異常篩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歲兒童眼屈光異常率為14.57%(37/254),4歲為10.97%(34/310),5歲為8.84%(29/328),6歲為7.14%(22/308)。隨著年齡增長,屈光異常篩出率逐步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家長文化程度、家長是否了解眼保健知識、眼疾家族史、視物異常史、每日看電視和電腦時間是兒童眼屈光異常的影響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出生是否足月與兒童眼屈光異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家長是否了解眼保健知識、視物異常史、眼疾家族史是學齡前兒童發生屈光異常的獨立危險因素。 結論 學齡前兒童的眼屈光異常率較高,家長是否了解眼保健知識、視物異常史、眼疾家族史是屈光異常的獨立危險因素,需加強相關因素的干預和重視。
[關鍵詞] 屈光異常;學齡前兒童;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77.44?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16-007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report of refractive status screening and refractive err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reschool childre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1200 preschool children from Ningbo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study. Suresight handheld automatic refractometer was used to screen the refractive status of both eyes, and the refractive error rate of children was counted. Questionnaires for parents of preschool children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fractive error in preschool children. Results The screening rate of refractive error in preschool children was 10.17%(122/1200), including 63 males(8.92%) and 59 females(11.9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fractive error screening rate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P>0.05). The children's refractive error rate was 14.57%(37/254) at 3 years old, 10.97%(34/310) at 4 years old, 8.84%(29/328) at 5 years old, and 7.14%(22/308) at 6 years old. With age growing, the refractive index screening rate was gradually reduc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Parental education level, parents' knowledge of eye health, family history of eye diseases, abnormal history of vision, daily watching TV and computer time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ldren's ocular refractive erro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bor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hildren's eye refractive error between full-term birth and not full-term birth(P>0.05). After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hether parents understand eye health knowledge, abnormal vision history, and family history of eye disease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refractive error in preschool children. Conclusion Preschool children have a high rate of ocular refractive error. Whether parents understand eye health knowledge, abnormal vision history, and family history of eye diseases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refractive error.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intervention and attention of relevant factors.
[Key words] Refractive error; Preschool children; Influencing factors
視覺功能在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正常視覺功能是人出生后在外界適宜環境刺激過程中發育成熟的[1]。其中,學齡前兒童視覺功能即處于視覺發育的敏感時期,此時若發生屈光不正,對于兒童視覺功能發育會造成明顯傷害[2-4]。已有研究[5]證明,未能及時矯正的屈光不正在兒童視覺功能損傷因素中位居首位。因此,應對學齡前兒童屈光不正予以足夠重視,積極預防,保證學齡前兒童視覺功能正常發育。鑒于此,對學齡前兒童的屈光狀態進行篩查,分析其發生屈光不正的影響因素有重要意義,可做到早期診斷、治療,改善兒童視力狀態。因此,本研究對寧波市1200例學齡前兒童的眼屈光狀態進行篩查,以確定其發生屈光不正的相關因素,為相關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寧波市15所幼兒園中隨機抽選1200例學齡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年齡3~6歲,男706例,女494例,對本組研究對象進行為期2年的眼屈光狀態篩查,并對受檢者家長進行關于眼屈光異常影響因素的問卷調查。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兒童身體健康,且兒童及其家長主動配合,并全程參與本研究;②相關資料完整。
(2)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研究,或參與本研究同時參與了其他研究;②合并其他眼科疾病者。
1.3研究方法
(1)眼屈光狀態篩查方法:眼屈光狀態檢驗人員均為寧波市眼科醫院的專業檢驗人員,經專業培訓后,考核合格,可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應用美國偉倫公司提供的Suresight手持式自動驗光儀行屈光檢驗。其中,球鏡檢驗范圍是+6.0~-5.0 DS,柱鏡檢驗范圍是+3.0~-3.0 DC,儀器顯示為±9.99,則表示檢測數據超過儀器檢驗范圍,儀器若無數據輸出則表示無檢驗結果,儀器提示測量的可信指數在6及以上,則表示有良好檢驗可信度。散瞳檢影驗光:在兒童處于自然狀態時,使用帶狀光的檢影鏡檢查,記錄結果,若檢測結果有:①遠視球鏡>+3.0 D或<+1.0 D(存在發展為近視可能性);②雙眼球鏡度之間差異超過1.5 D;③柱鏡>0.75 D其中一項者,則表示為可疑屈光異常。對于可疑屈光者進行視力復查,若存在視力異常則交給眼科專科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使用1%阿托品滴眼,每日1次,連續3 d滴眼后再次檢影驗光,保證診斷結果準確性,隨后予以相應治療。
(2)問卷調查方法:對所選兒童的臨床資料進行登記,包括兒童家長對眼保健知識的了解、眼疾家族史、兒童偏食史、生長發育史、視物異常習慣(看物體或者電視瞇眼、歪頭、往前湊等)、家庭環境和照明情況等相關因素。
1.4判斷標準
根據《弱視的定義、分類及療效評價標準》中相關標準擬定,近視、散光、遠視,近視S<-1.0,散光C<-1.0,遠視S>+3.0。
1.5觀察指標
1.5.1 屈光狀態? 觀察本組學齡前兒童眼屈光狀態篩查結果,統計其眼屈光異常率。
1.5.2 屈光異常的相關因素?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單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研究本組眼屈光異常兒童發生屈光異常的相關因素。
1.6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0.0統計學軟件包分析本研究數據,不同年齡、性別兒童眼屈光異常檢出率等計數資料對比行χ2檢驗,使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展開單因素、多因素分析,分析屈光異常的相關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學齡前兒童的眼屈光狀態調查結果
本組學齡前兒童共1200例,發生屈光異常者122例,其屈光異常率為10.17%(122/1200)。其中男63例,屈光異常篩出率為8.92%(63/706);女59例,屈光異常篩出率為11.94%(59/494),男、女屈光異常篩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3歲兒童眼屈光異常率為14.57%(37/254),4歲兒童眼屈光異常率為10.97%(34/310),5歲兒童眼屈光異常率為8.84%(29/328),6歲兒童眼屈光異常率為7.14%(22/308),隨著年齡增長,屈光異常篩出率逐步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兒童眼屈光異常單因素分析
經問卷調查、單因素分析,在14個調查因素中,家長文化程度、家長是否了解眼保健知識、眼疾家族史、視物異常史、每日看電視和電腦時間是兒童眼屈光異常的影響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出生是否足月與兒童眼屈光異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兒童眼屈光異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家長是否了解眼保健知識、視物異常史、眼疾家族史是學齡前兒童發生屈光異常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3。
3討論
屈光不正,指的是患眼處于一種無調節狀態下,光線經屈光系統而無法在眼底視網膜上成像或成像不清晰[6]。其中,如果聚焦點在視網膜前,則稱之為近視,若聚焦點位于視網膜后則稱之為遠視,若不能形成焦點,則稱之為散光[7,8]。其中,近視包括真性近視、假性近視、混合型近視,在檢查時應使用阿托品滴眼,如果滴眼后近視消失,則稱之為遠視或者正視,即假性近視,若滴眼后患眼的近視度數無明顯改變,或者變化程度小于0.5D,則稱之為真性近視[9-11]。如使用阿托品滴眼后,患眼的近視度數下降,但未能達到正視標準,就混合型近視。當前,國際上關于弱視的定義被廣泛接受的是一名國外學者提出的“視覺剝奪或者雙眼之間不正常交互作用導致雙眼或者一眼視力下降”[12]。然而,經系統眼科檢查而無法發現患眼有明顯器質性病變者,并在適當治療后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轉,因此加大對青少年兒童屈光狀態的篩查十分必要,有助于及時發現屈光不正或者假性近視等情況,從而及時治療,保護青少年兒童的視力[13-15]。
學齡前兒童處于視覺發育敏感期,“屈光異常”可謂影響視力正常發育的主要原因,有報道[16-17]證明,屈光不正是兒童出現視力問題的主要因素,占比高達99.43%,應高度重視,積極檢測學齡前兒童的眼屈光狀態,并分析其發生屈光異常的相關因素,從而指導臨床屈光不正預防工作[18-20]。經本次課題研究發現,學齡前兒童發生眼屈光異常的概率較高,高達2.50%,其發生與性別無關,且伴隨年齡增長而下降,推測與兒童年齡增長、視力發育日益完善有關,要求相關人員早期作學齡前兒童眼屈光狀態篩查,從而對屈光異常者予以早期科學干預。
本研究經問卷調查發現學齡前兒童發生屈光異常的相關因素較多:兒童家長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不了解眼保健知識、有眼疾家族史、有視物異常史、看電視和電腦時間>1 h是常見因素,其中家長是否了解眼保健知識、視物異常史、眼疾家族史是學齡前兒童發生屈光異常的獨立危險因素。由此可見,家庭眼保健意識薄弱,對兒童出現屈光狀態影響較大,而眼疾家族史也與兒童屈光異常有關。經分析,兒童家長文化程度較低,關于眼保健知識的了解情況也普遍較差,影響兒童關于家庭視力保護方面的教育效果,不能及時糾正兒童關于視物的不健康行為,如寫作業時坐姿不正、長時間看電視或者電腦等,長期如此可形成視物異常習慣,因而屈光不正兒童普遍存在視物異常史。同時,因當前家庭經濟狀態改善,獨生子女較多,兒童在極小年紀即接觸了電子產品,即使其眼球調節能力較強,但眼球調節肌群長期處于緊張狀態,亦容易發生屈光異常。若家長了解眼保健知識,能夠培養兒童健康的用眼行為,糾正其視物異常習慣,對預防兒童眼屈光異常有積極影響。因此,應加強對學齡前兒童家長眼保健知識的健康教育,并保證兒童飲食均衡,多攜帶兒童進行戶外活動,督促兒童培養良好用眼衛生習慣。
綜上,學齡前兒童眼屈光異常與家庭眼保健意識、兒童用眼行為存在密切關系,應引起兒童眼保健工作者高度重視,積極進行學齡前兒童眼屈光狀態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并對屈光異常者建立個案管理,加強家長眼保健意識,促使兒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周薇薇,韓冰,劉春民,等. 深圳市龍崗區初中生視力發育及屈光狀態的流行病學調查[J]. 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7):4217-4220.
[2] 孫麗穎,丁剛,李雪,等. Spot視覺篩查儀在學齡前兒童屈光篩查中的應用[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6,18(8):469-472.
[3] 韓冰,周薇薇,劉春民,等. 深圳市小學初中學生視力發育及屈光狀態流行病學調查[J]. 國際眼科雜志,2016, 16(11):2103-2106.
[4] 王立華,陳巍,馮晶晶,等. 北京市海淀區2~3歲幼兒視力和屈光狀態篩查結果分析[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6,18(8):478-482.
[5] 林思思,陳嘉瑋,鐘洪亮,等. 浙江省瑞安地區學齡期兒童前房深度與屈光狀態的相關研究[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6,18(3):178-180.
[6] Jonas DE,Amick HR,Wallace IF,et al. Vision Screening in Children Aged 6 Months to 5 Years:Evidenc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J]. Jama,2017,318(9):845-858.
[7] 吳海霞,柏玲,楊翎,等. 南京市浦口區2012-2015年學齡前兒童視覺損傷與視力保健狀況調查[J]. 江蘇醫藥,2016,42(9):1072-1073.
[8] 曹敏輝,楊夏敏,安琪,等. 莫廷視力篩查儀對264例嬰幼兒視力屈光參數縱向監測的結果分析[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6,24(10):1073-1076.
[9] 陳妙虹,張福燕,曾鍵,等. 重度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早期治療后眼屈光狀態研究進展[J]. 眼科新進展,2017, 37(10):988-992.
[10] 熊嬋,劉珍凱,紀開寶,等. 視屏終端的使用對人淚膜及眼表的影響及非侵人性眼表綜合分析儀的應用價值[J]. 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6,34(5):443-447.
[11] 劉香,徐華,褚航,等. 屈光不正與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雙眼立體視的研究[J]. 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6,24(2):5-7.
[12] Gomes GB,Vieiraandrade RG,Sousa RVD,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oronasopharyngeal abnormalities and malocclusion in Northeastern Brazilian preschoolers[J]. Dental Press Journal of Orthodontics,2016,21(3):39-45.
[13] 吳鳳鳴,李亞軍,肖滿意,等. 屈光不正性弱視兒童白質結構變化的擴散張量成像(DTI)分析[J]. 眼科新進展,2017,37(6):551-554.
[14] 姚昱歐,尹虹,黎曉新,等. 激光光凝治療對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視野及屈光狀態的影響[J]. 中華眼底病雜志,2017,33(2):148-152.
[15] 童奇湖,陸勤康,王惠云,等. 前彈力層下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矯正成人近視性屈光參差對雙眼視覺的影響[J]. 浙江醫學,2017,39(4):270-272.
[16] 梁曉翠,周煉紅,易貝茜,等. 屈光相關性弱視137例兒童立體視覺損害情況的調查分析[J].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6,34(12):1271-1274.
[17] Etchell A C,Ryan M,Martin E,et al. Abnormal time course of low beta modulation in non-fluent preschool children:A magnetoencephalographic study of rhythm tracking[J]. Neuroimage,2016,125:953-963.
[18] 郭寅,唐萍,吳敏,等. 青少年高度近視患眼眼底特征及其與屈光狀態的相關性[J]. 中華眼底病雜志,2016, 32(6):628-632.
[19] 王俊峰,吳冬梅. 學齡前兒童屈光異常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1):42-44.
[20] 李江,唐劍波. 帶狀光檢影在學齡前兒童屈光狀態篩查中的應用[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7,25(7):745-747.
(收稿日期:2019-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