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討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中開展PBL教學的可行性。方法 將某職業院校2017級、2018級臨床專業、2017級農村醫療專業12個班學生分成2組,其中奇數班級分為PBL教學法實驗班;偶數班級分為傳統教學法對照組班。采用主觀問卷和客觀試題分析兩種手段實施教學效果評價。結果 在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中采用PBL教學能夠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的激發出來,加強和臨床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以及進一步提升學生考試成績。結論 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中開展PBL教學模式效果良好。
[關鍵詞] 人體寄生蟲學;PBL教學;教學效果;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c)-0129-02
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正是因為有了人體寄生蟲學課程,才變得更加緊密[1-2]。為此課程中不可忽略的一個環節,實驗教學更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但在傳統的人體寄生蟲實驗教學上由于受到了各種因素的限制,由此造成其只實施觀察和列舉的授課手段,無法切實地發揮出學生對此課程的學習興趣;當前也有很多學校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用了數據庫,但此實驗教學也日益暴露出了諸多的弊端:如此教學手段極易會讓學生養成一成不變的學習模式,一旦標本發生細小的變化就無法分辨,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除了上述的敘述外,此種教學模式還很難有效地聯系其寄生蟲標本和臨床表現等之間的關系,局限了寄生蟲實驗教學的發展[3]。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所采用的模式主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作為引導方向的教學措施。此種教學措施深受醫院學生的歡迎。該次研究在寄生蟲實驗教學中,主要通過對PBL教學法的應用,從而進一步探究和分析其教學效果,目的就是為了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提供更好的研究方向。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部校區2017級、2018級臨床專業、2017級農村醫療專業12個班學生535名學生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根據班級的形式對此次研究的所有學生實施分組,單數班級為PBL教學法實驗班;雙數班級分為傳統教學法對照組班。
1.2? 研究方法
在PBL教學實驗班中,由教師提前一周提出典型病案。按照班級的形式將所有學生分成8組,并在各組中選出組長,由組長組織小組學生查閱和此疾病有關的文獻等,在實驗講課的過程中組織各小組學生進行報告。報告時學生可按照報告中所出現的內容進行提問,回答問題的可以是報告人,也可以是報告小組當中的成員。而對于討論問題過程中所出現的爭論問題,則由帶教教師給予針對性的解釋和回答,并點評學生分析病案和報告中表現突出和不足之處。傳統教學組講授課程時采取常規教學的方法。
1.3? 評價指標
在完成PBL教學之后,采用自制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教學效果進行調查,同時分析學生期末考試的成績,通過獲取的問卷調查結果及學生考試成績,從而綜合性評價教學效果。
1.4? 統計方法
學生考試成績利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實施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PBL教學法教學效果問卷調查對比
隨機抽取2個PBL教學實驗班實施問卷調查,調查詳情結果見表1。
2.2? PBL教學組和傳統教學組學生考核成績分布對比
期末考試成績分布對比顯示詳情結果見表2。
3? 討論
此次研究的學校一致認為,人體寄生蟲學PBL教學和傳統的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手段相對比,有著不可或缺的優勢[4-5]。PBL教學一改以往“填鴨式”教學,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教師提出的具體寄生蟲病案例作為基礎實施討論式教學;這讓教學以教師課堂上講授為中心向學生為主體上轉變,盡可能地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主研究、分析、解決問題。
對于學生來講,①其學習的興趣充分地激發了出來,提高了學習的動力,最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②在正式上課之前準備和課程實踐期間,進一步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加強了和團隊之間的合作意識;③整個過程中將學生自主和終身學習能力、運用知識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得到了較好的培養,同時還對學生探究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進行了有效的創造。
對于教師來講,通過設計教學問題,讓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相關的專業知識,進一步拓寬了臨床知識應用能力,提升了自身業務素質,與此同時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加深了和學生的溝通以及師生感情,能及時了解學生表現情況,并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相對應的措施。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Tostenson教授講過:“PBL是一種有功效的和高效率的教學手段”。在人體寄生蟲學中實施PBL,將課程學習和寄生蟲病例兩者聯系在一起,讓學習者投入到問題中,著重將學習置身于繁瑣、有價值的問題情境中,不但加強對理論教學的重視,又加強對創造性以及能力的培養,最后較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從現階段各個高等醫學教學應用PBL教學法的情況來看,其已經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但其在推廣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有待改進的地方[6]。隨著高校人數的驟然增長,由此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即一名教師在高達百人的理論課上進行授課,顯而易見,這對于實施PBL教學法是極其不利的。而實驗課程所采用的以“小班授課”為主的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上起到了明顯的作用,其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和風格都和PBL教學法相適應[7]。本次的研究也表明,在學生學習寄生蟲課程的過程中,可將PBL教學應用在其中,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當中來,除此之外,還能夠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事實上,從研究的結果來看,此種教學模式加強了實驗期間各項事物的聯系,切實地改善了以往枯燥的實驗課講授方法,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仍需要重視的是在PBL教學在實施教學期間,需要教師積極地做好有關的引導工作,始終把握好課堂上的主題內容,在班級內學生對有關問題進行討論和發言期間不但要注重民主性,還要重視總結的集中性。只有充分地融合民主和集中,才可以在人體寄生蟲實驗教學中將PBL教學效果發揮到最大。由此可見,在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中采用PBL教學能夠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加強和臨床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以及進一步提升學生考試成績。
[參考文獻]
[1]? 范巧云,王健,沈靜.LBL結合PBL教學模式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5):47-49.
[2]? 陳達麗,田玉,陳琦偉.小班化背景下的人體寄生蟲學教學模式探討[J].熱帶醫學雜志,2016(11):130-133.
[3]? 黃學貴,劉暉.LBL和PBL教學法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綜合應用[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7,30(2):130-131.
[4]? 李江艷,楊小迪,常雪蓮.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10):806-808.
[5]? 宋福春,周子宇,路小歡.多媒體教學在人體寄生蟲學實驗中的初步應用[J].考試周刊,2017(6):151-152.
[6]? 洪芬芳,鄒節新,張小燕,等.設計性實驗在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中的開設與評價[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11):908-911.
[7]? 劉明社,趙世林,劉益萍.利用網絡資源開展人體寄生蟲學課堂教學實踐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8):657-659.
(收稿日期:2019-02-18)
[作者簡介] 柳江南(1965-),女,湖南醴陵人,本科,實驗師,研究方向:病原生物學及免疫學實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