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強烈發展趨勢下,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受到了我國領導者的廣泛重視。我國海洋經濟在獲得相應的成就的同時,也逐漸顯現諸如海洋產業結構不合理、投入資金不足、海洋安全等問題。因此,要想實現我國海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必須從吸引各方面的資金投入、優化海洋產業布局、加大海洋科技研究力度、維護海洋安全等等方面進行,才能有效促進中國海洋經濟實現良好發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就是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創新路徑。
【關鍵詞】海洋經濟;發展路徑;創新
一、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結合相關調查研究,我國的自然條件、經濟和社會環境都能夠對海洋經濟的發展起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我國正處于海洋開發利用及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成長時期,我國海洋經濟在世界沿海國家中處于中等的發展水平,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約其發展的問題。
(一)海洋產業結構不合理
海洋產業結構布局是否合理關乎著海洋的功能和價值能否良好的發揮出其應有的效益,不合理的海洋產業結構布局將會對海洋產業整體效益的發揮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而我國海洋產業結構的布局存在著較為嚴重的不合理現象。第一,海洋產業結構的空間分布呈現不合理的現象,沿海地區之間的海洋產業分布不均衡,環渤海地區山東和天津分別占全國海洋經濟總產值的18.4%和3.2%,而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廣東和福建分別占有全國海洋經濟總產值的22%和11.4%,且存在部分海域的開發受到制約的情況。第二,海洋產業結構長時間得不到優化,海洋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漁業在全國海域產業增加值構成中分別占有42.05%、20.96%、16.2%,且新興海洋產業(如海洋生物制藥業、海洋電力業)的發展遲緩等。
(二)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與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
我國在海洋經濟和科技創新方面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但仍然與海洋經濟發達的國家存在顯著的差距。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國正在著力于建設海洋經濟強國,要求各沿海地區充分發揮地區優勢,提高對世界海洋經濟的貢獻率??萍嫉倪M步對世界海洋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大于50%,雖然我國海洋產業對全球GDP的貢獻率由20世紀60年代末的1%快速提升至8%,但海洋科技對于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貢獻仍不足30%,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目前我國海洋科學研究成果普遍處于實驗階段,還未能形成產業廣泛應用于海洋經濟。
(三)缺乏足夠的海洋開發資金
海洋經濟的發展需要強大的項目資金予以支持,而我國海洋產業的開發資金仍然存在較大的缺口。各級政府對海洋產業的投資雖有所增加,山東省于2016年著力于建設海上糧倉項目,省財政設立2.3億元的“海上糧倉”建設發展資金,支持現代漁業園區、海洋牧場等首批9大類111項重點項目實施,但仍有待提升,制約了海洋經濟的發展深化。
(四)陸海統籌未形成格局
陸海統籌戰略是指從陸地開始進行規劃,有效結合沿海城市陸地來發展海洋經濟。但我國陸海統籌戰略的實施還處于探索階段,發展規劃仍然為陸地發展模式的延續,主要還是近海灘涂、陸地的開發,并且呈現錯綜無序的、急功近利的狀況。同時,我國電力工業、交通運輸業、重化工、鋼鐵等產業持續發展,不僅導致我國重工業產業結構的趨同,還對我國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不利于海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1]。
(五)海洋安全難以保障
我國海洋地理位置和權益形式錯綜復雜,圍繞著資源爭奪、島礁主權、海域劃界和通道安全等矛盾日益凸顯。因此,保障海洋安全,構建完整的海上交通運輸線,是促進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而目前,我國海洋運輸業的發展仍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海域、島礁的主權仍然不夠分明,這些都是影響我國海洋安全和海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我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路徑
我國海洋經濟要想突破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從合理開發海洋資源,優化產業布局,加強政府資金投入力度,保障海域安全等多方面來進行。
(一)合理開發海洋資源,實現海洋產業結構優化
首先,應當結合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部署,合理規劃、調整和完善相關海洋產業發展的重點目標和任務,研究制定開拓海洋戰略空間、規范海洋開發秩序、維護海洋權益和推進海洋領域國際合作等政策措施,切實提高功能區劃的科學合理性和前沿性[2]。其次,應當促使海洋產業不斷優化和提升,使其逐步向資金、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積極發展海洋金融、信息等服務業,推進數字化海洋工程和海洋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海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最后,應注重市場對海洋產業的多樣化需求,并依托相應的高端技術促進海洋生物醫藥業等的發展,有效提高海水和海洋能的利用效率,從而提升海洋產業在我國經濟總值中的占比[3]。
(二)建立完善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推動海洋經濟發展
為了推動海洋經濟的發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第一,需要結合海洋的區域和資源優勢,深化海洋科技研究和創新;第二,應當充分加大海洋科技的研究力度,促進海洋科技早日實現產品化并廣泛投入應用;第三,為了實現海洋經濟的創新和發展,需要因地制宜的建立各地區的海洋科技企業,并加大對海洋人才的培養和結構優化,共同建立研發中心和科研基地;第四,聯合相關沿海城市,如廈門、大連、青島等,建立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推動海洋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擴張海洋高技術產業規模。
(三)加大政府對海洋經濟發展的資金投入力度,建設海洋工程項目
加大政府對海洋經濟發展的資金投入力度,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需要加大信貸資金支持力度,鼓勵相關部門和銀行等機構參與海洋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項目發展,促進海洋經濟;第二,政府應當鼓勵相關沿海企業通過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形式進行直接融資。同時,可以通過拓寬融資渠道等方式,促進海洋經濟;第三,政府應當積極主動的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海洋經濟的發展,并廣泛吸引外國資本進行投資,通過世界銀行、跨國財團等企業的資金,擴大外資規模。
(四)貫徹落實陸海統籌戰略,促進海洋資源和環境的廣泛利用
我國應當加大對海洋發展的宏觀調控,以促進海洋和陸地區域實現協調發展。首先,應當綜合考慮我國海洋資源的豐富程度、環境承載壓力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統籌臨海城市的資源,整合相應的海域開發計劃,打造陸海統籌主體功能區。其次,對臨海海域板塊進行重新規劃,建立起中央政府主導的海域管理機構,推動我國海域區域經濟的規劃和開發工作。最后,應加大對我國全體人民的海洋知識普及力度,促使全體人民重視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加大對海洋污染綜合防治技術的研究,優化海洋的污染情況。并建立合理的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機制,從而促使我國海洋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維護我國海洋運輸安全,給海洋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
在維護我國海洋運輸安全方面,我國不能只通過軍事力量來鎮壓。而是應當在確保一定的海洋軍事力量的情況下,采取雙邊或多邊協商,加強各國之間的信任與合作,共同抵抗外敵對海洋區域的威脅,從而實現海洋區域的雙贏。我國應當不斷深入加強與俄羅斯、日本等國家的海洋戰略對話,從而減少由于失誤發生的海上艦艇事故和摩擦。因此,我國應當盡快開展海洋運輸安全戰略,不斷提升我國遠洋運輸自主能力。中國只有充分保證海洋運輸的安全性,積極發展海洋經濟,才能夠有效保證在世界海洋事業中具有足夠的話語權。
(六)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促進友好的海洋國際合作
海洋權益包括海洋經濟、政治、科技和安全等權益,是我國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海洋的界限劃分存在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致使我國部分海域的安全形式不容樂觀。因此,為了保證海洋安全,促進海洋經濟、科技等方面實現迅速發展,我們應當充分掌握實時的海洋事務形勢,積極利用各種手段,提高海洋執法力量。另外,為了維護中國海洋權益,我國還應當不斷加強海洋國際合作,和平解決相應的海島主權的爭端,并不斷優化近海防御政策,面向遠洋全面提升海上力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海洋經濟需要從合理開發海洋資源,優化產業布局,加強政府資金投入力度,保障海域安全等多方面來創新,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探討了海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的路徑,以期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胡靜文,寧凌.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的文獻綜述[J].現代商業,2017(25):24-27.
[2]馬蘋,李靖宇.中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學術交流,2014(06):106-111.
[3]吉偉倫.中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能力的研究綜述[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7,37(05):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