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曉娜
【摘 要】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巨大浪潮中,中國經濟正漸漸加深融入到世界中去。然而,在國際產的產業價值鏈條中,中國的許多本土企業正經歷著跨國企業集團技術和外國保護主義盛行市場的封鎖和打壓,被強行鎖定在全球價值鏈的低價值部分中,最后,國內市場只能感嘆和羨慕其它跨國公司的高利潤。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我們國家謀求發展的歷史必然和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對我國的自主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主動培養,是我國增強自身創新能力,打破外國企業的技術封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中之重,而專業孵化器則是負責完成這一步驟的主要載體之一。
【關鍵詞】專業孵化器;產業;創新
孵化器是當前社會發展模式下產生的新的經濟組織形式,通過為研發、生產和運營提供一系列的共享設施,并予以通信、網絡、辦公地點、系統培訓以及相關政策,法律,營銷上的專業咨詢來對創新企業進行支持,以降低創業者所需要承擔的風險和起步成本,提高企業的生存率和成功率。在2017的數據統計中顯示,我國孵化器機構已經達到3255家,相關載體性孵化器機構7533家,此外還有眾創空間類型機構達4298家。而在這些孵化器機構中,傳統的孵化器機構還占有著較大比例,截止2017年低,我國納入政府備案的孵化器機構只有863家,且備案的專業化孵化器僅17家,可以說,我國孵化器還有著較大的專業化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
一、孵化器發展的專業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我國的傳統綜合性孵化器中,通常來自不同行業的初創公司都會被聚集在有限的空間中,但由于不同企業發展所需的研究設備,研究方法和專業人才都不完全相同或有著較大差異,綜合性孵化器中難以提供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設備和支持。
技術性及創新型企業是當前我國將已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為實質產能和進行產業化的中堅力量。但由于大多數中小企業(尤其是新技術企業)在起步階段通常有著融資難,缺少研發資金和設備,并對市場缺乏可行的預估和歷史經驗,導致這部分企業在起步階段具有較差的抗風險能力和生存能力,且難以得到相關投資機構的資金注入,也無法發揮出應有的產業潛能。專業孵化器的主要特點就是能夠提供更加專業的創業設施、更專業的技術服務和專業的管理及專業的政策指導,目的在于在幫助創新型中小企業解決研發過程中所難以克服的硬件設施和技術限制,為企業在研發和創新的過程中予以更多的具有專業性質的技術條件支持,為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創造優秀的發展環境。
現在在上海、西安、成都和武漢等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比較集中和發達的經濟地區,已經出現了相當專業的孵化器機構。這些專業機構的形成促進了產業集群的形成和進一步的發展,促進了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城市經濟發展。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起著建設性作用。
二、專業孵化器的特點
1.能夠整合各方面資源,支持企業初步成長
專業型的孵化器可以有效的對孵化企業所需的“物理空間+專業化服務”系統進行構建,提高資源整合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中介和專業機構服務效率,最終形成一個以孵化器和企業孵化為核心目的展開的一連串服務體系和制度。同時,由于在專業型孵化器中,同樣的產業和其它關聯產業的中小型企業呈密集狀態群聚集著。在物理空間上高度集中且相互接近,這使得企業之間的合作更加緊密且更加方便技術上的創新和交流,客觀地帶有學習和交流的空間條件。
孵化器作為政府在輔助企業成長職能上的延長,有著較高的政策影響力,因此企業及時且靈敏的掌握相關政策,有助于企業進一步得到政府的支持,跨越創業中面臨的難關。專業的孵化器能夠更加了解產業的特點和未來走向,能夠提供更加專業的知識對機構內企業進行指導,進一步了解創業企業的實際需求。此外,孵化器中的專業團隊和相關高校、科研院以及跨國公司的研究開發機構通常都有密切關系,能夠有效的為創業企業提供專業的相關信息咨詢和服務,對創業企業所尋求的幫助能夠進行第一時間推薦引導,在開拓企業視野的同時找準自身的開發方向,突破項目發展的瓶頸。如某公共服務平臺公司在設立后,3年以來每周為創新企業提供1次免費的培訓教育,引進業界知名的專家關于創業企業的難題和發展前景進行講解和討論,多次幫助企業進行新藥申報并取得證書,取得了一系列項目的成功。
2.培養創新技術,提高創新能力
專業性的指導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實際創新能力,外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歷史經驗很明確的告訴我們,對于一個產業的健全發展,除了需要龍頭企業的領導作用以外,一系列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的支持也是十分必要的。缺乏實力基礎的創新型企業很難能夠承受住市場的變化,在市場中就像弱小的樹苗一樣,通過專業孵化器的培養之后,成為能夠獨自存活的新生小樹群,并且機緣巧合下能夠有幾棵成長為優秀的大樹,從而支撐起產業的天空,為后來的企業鋪路。
在建立起孵化器機構時,必須依據不同地域的特點和產業方面的具體優勢以及資源結構對產業方向進行選擇,誘導不同產業中各種各樣的優勢力量的統一集結。專業孵化機構應該具有相應專業配套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員,進入孵化機構的企業必須具有產業上的關聯性和相通性,進而達到促進產業鏈與技術鏈的有機結合的目的,最終促成區域創新系統的形成。有時一批高新技術產業所需的實驗和檢測設備都以幾百萬元為起步價格,小企業無法承擔其購買資金,并且很多時候該設備只在研發的某幾個階段需要得到使用,如果每個企業都去自己購買,則會造成有限的研發資金被浪費在設備購買上。由專業孵化對所需的設備進行購買,既能提高設備的利用率,也能夠為創業企業提供技術服務。A市的某公共研究室在此方面進行了相關有益的探索,為服務范圍內的120多個小企業提供了近15項低價樣品測試和數據分析設備,3年的時間里經手了3萬7000多項的項目產品的測試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光是在采購設備方面所節省下來的資金,就為企業就節約了近1.5億元左右。
三、專業孵化器的未來發展方向
1.實現政府的主導作用,為創業者提供專業的公共服務環境
專業培訓機構是政府支持創業企業公共服務環境、政府培養創業企業成長的一項措施,也是政府支持自主創新的又一個主體,因此專門培訓機構在運營初期完全進入市場化階段。政府可根據專業電梯對產業發展的貢獻度設定指標,形成政府采購服務的具體政策,輔助專業電梯服務、技術人才引進等。政府應重點建設產業密集度高的地區,集中投入有限的資金培養為創業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使政府在科技成果轉變和產業化過程中已投入的資金發揮更大的作用。
2.結合創業投資,活化孵化器機能和長期發展空間
新興的技術產業通常有著投資成本大、風險高、回收周期長的特點。一方面,創業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而另一方面,由于風險投資機構不熟悉高新技術產業,缺乏對未來預期發展能力的預測經驗,不敢進行大膽投資,孵化器在創業企業入駐時的篩選過程和入駐后的服務過程中,能夠對企業的情況進行相對深入了解,為專業孵化機構進行早期投資提供信息支持。
四、結語
總的來說,在專業孵化器機構中所提供的相關硬件設備支持只是企業發展的物質基礎,而其所衍生出來的專業化服務能力,才是其核心發展的競爭性實力,孵化器中所提供的信息、人才以及設備上的共享交流性服務不應該受到物理空間的局限,專業的孵化器機構應當以自身的服務專業化為主要目標,努力向外拓展服務范圍,整合我國更多的中小型創新企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李偉杰,劉婷,王繼明.地方政府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路徑研究[J].經濟問題2014.10
[2] 程強,武笛.科技創新驅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