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志國
【摘 要】相比較與國外豐富的發展歷程,績效評價體系的發展在我國則顯得相對緩慢。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期,態勢良好,但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平衡計分卡體現了兩個基本的理念,即:“平衡發展”的理念和“因果關系鏈”分析的理念。但是新的體系需要與不同企業的自身發展愿景、市場環境等因素緊密聯系,這就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在不同的領域不斷的嘗試。
【關鍵詞】平衡記分卡;企業管理;績效考核;財務衡量
一、研究背景
相比較與國外豐富的發展歷程,績效評價體系的發展在我國則顯得相對緩慢。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期,態勢良好,但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一, 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需要有先進合理的評價體系來有效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及發展趨勢; 第二, 評價企業績效需要企業建立合理結構, 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 從而幫助我國企業與國際規則接軌, 使企業在競爭中壯大自己; 第三, 不可依照傳統方法,要提出全新的管理辦法以提高整體效率。平衡計分卡這一概念,能夠使企業兼顧長期與短期、財務與非財務、內部與外部、領先與落后的指標,同時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在四個層面上形成一個統一的因果關系鏈,從而實現企業的各種戰略方案。所以,平衡計分卡的作用就不只是它設計時的初衷那么簡單了,它逐步發展為企業戰略執行的重要工具。
二、平衡記分卡的內涵
平衡計分卡體現了兩個基本的理念,即:“平衡發展”的理念和“因果關系鏈”分析的理念。
“平衡發展”的理念。相比較于傳統而古老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平衡記分卡這一概念最大的不同就體現在他的“平衡”中,例如,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平衡;結果與動因的平衡;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平衡;而平衡記分卡這一理念的核心部分就是財務與非財務指標之間的平衡。“因果關系鏈”的提出。前面提到了平衡記分卡存在四個內涵,而這四個內涵又是相輔相成,互相連通的,缺少了哪一個環節,都不能使平衡記分卡這一流程合理高效地運轉。所以,平衡計分卡就建立在這樣一條由四個內涵所組成的“因果關系鏈”中。這一假設的提出便于人們更好地去理解什么事真正的平衡記分卡,也使大眾能夠充分了解到它的核心運作,這四個內涵被毫無保留地體現在平衡記分卡的因果關系鏈中。相應的前一個視角就作為比較的條件。平衡記分卡的意義在于它可以使企業的發展戰略、股東的權益、社會的責任、員工的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同時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大方面的有機整合可以提高企業運營的效果。以此可以達到客戶、股東、員工三者利益最大化。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一)國外研究現狀
Demartini C(2014)在關于平衡記分卡的研究中提出,平衡記分卡的優勢是讓公司的戰略策略與公司管理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其出現徹底改變了戰略制定方式。平衡記分卡的出現使許多人關注到了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與績效管理之間的關系,戰略應當關系到公司整體而并非只作用于企業高層。經過更加具體的研究反應了通過平衡記分卡設立的績效考核體系在提高業績的同時,還有利于公司戰略發展,對于發展目標也具有指導作用。
綜合上面的研究可知平衡記分卡作為公司管理的方法,不僅能夠有效進行績效管理,還能緊密聯系公司戰略發展,能夠良好的作用于組織工作實踐中。公司高層可將公司戰略目標作為平衡記分卡績效體系設計的指導,使得員工工作任務與公司戰略目標相匹配。不同公司可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平衡記分卡的調整改進,增強公司的組織協調能力,提高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二)國內研究現狀
候倩(2016)等人從公司的財政科技方面入手,統計了4年的數據,綜合利用了平衡記分卡理論重新建立管理評價指標,之后利用模糊層次分析將評價指標重新評估,對于各指標進行權重賦值,最終得到基于平衡記分卡理論的新評價系統。通過這一評價系統,希望將我國科技財政支出方面的考核完善,提高科技財政經費的使用合理性,從而實現我國科學技術健康發展的目標。
李小霞(2015)等人分析了國內多個省市的環保評價體系,結果表明國內的環保監督部門設立的評價指標不夠科學合理,需要進一步改善。在思考改善措施時,引入了現代績效管理理論,將環保指標綜合放入平衡記分卡評價框架內。首次發現了以更廣更深遠的視角建立環保監督體系,并從多個方面進行評價體系的保護,使得環保政策可以順利落實。本研究將平衡記分卡的理論應用于環境保護之中,拓寬了研究者的視野,引發了關于多領域應用平衡記分卡的思考。
于濤(2013)等人嘗試將平衡記分卡引申到煙草行業的管理中,對某煙草公司的現有評價系統做出多方面的探討。通過分析發現當前階段煙草市場績效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包括監察力度不嚴、市場刺激不足、行業發展方向不清晰等。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有目的性的將平衡記分卡理論納入管理中,考量企業發展方向及長遠目標,重新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在指標體系的建立時,利用層次分析結合SWOT分析的多元措施對指標的合理性進行研究,最終建立科學定量的體系。通過實際公司經營狀況反映,新的指標體系可以使整個行業的績效管理提高一個層次,為公司的革新提供新思路。通過平衡記分卡理論,將不同指標納入框架,最終實現政府高層的科學考核。葛寶山(2013)等人在研究中將BSC、經濟增加值及績效棱柱法進行了對比分析,之后針對國有企業績效管理上的實際問題,對原有平衡記分卡進行改良,加入了其余兩種管理理念,形成了廣義平衡記分卡。研究者闡述了廣義BSC的主要框架及評價指標體系的改進措施,最終將此成果應用在實際公司經營中,驗證了其可行性。
四、對企業管理的作業
(一)思維更加開闊
企業發展的戰略制定與目標規劃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開闊的思維方式是科學制定發展戰略的前提。企業管理層對企業發展現狀的認知程度取決于其自身的認知能力,其思維不夠開拓必然無法充分認知企業運行規律,科學的績效管理便無從談起。平衡計分卡的運用使得企業管理層對當前新時代條件下企業發展形成更深入的認識,企業的績效管理效率得以提升。
(二)協調企業各項因素
平衡記分卡對企業管理以指標的形式進行劃分,并對各個指標進一步細化,比如可以從財務、客戶、內部業務等方面進行初步劃分,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關鍵環節進行細化。由于這些指標之間的關系密切,因此需要遵循其內在邏輯關系,從而有效達到各方面因素的協調。
(三)兼顧企業內部各方利益
企業的內部運行機制較為復雜,需要將各方承擔的責任細化。當前信息化時代下,信息傳播的速度與廣度均有巨大提升,企業的各項活動更加透明,為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的潮流,以及內部員工、消費者、政府部門等的要求,需要將責任的劃分明確化,因此企業需要具備充分信息對其工作進行說明,平衡記分卡是對這一要求的有效補充。
五、結語
綜合以上國內外的研究可知,國外在績效管理方面的研究已經較為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思路,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際探討方面都較為完善。相較之下,國內的研究多從實際出發,從實例企業入手,逐步延伸至理論層面的探討,而在理論創新方面仍有不足之處。同時在績效評價體系構建方面,突出關注指標的科學性、戰略的匹配性、指標的可操作性以及評價的量化,通過評價體系指導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績效管理的研究中,讓更多的先進思想和建立方法納入新體系構建的視野中,也是許多研究者努力的方向。但是新的體系需要與不同企業的自身發展愿景、市場環境等因素緊密聯系,這就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在不同的領域不斷的嘗試。
【參考文獻】
[1]宋婕. 標準成本法與作業成本法的結合應用研究[D]. 山東農業大學, 2009.
[2]郭敏捷. 平衡計分卡在制造業中的應用研究[D]. 華東理工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