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遙
【摘 要】在第6次大面積提速調圖以后,行車安全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從而就導致車務段安全管理與實際的情況出現了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基于此,本文首先將闡述車務段安全管理的內容,然后闡述車務段接發車慣性事故的分類,最后闡述車務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應的策略。
【關鍵詞】車務段;行車;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U292.19 【文獻標識碼】A
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做好安全工作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這也是鐵路運輸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近年來,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在逐漸提高,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對于鐵路安全管理的重視度持續提高。因此,做好車務段行車安全管理是至關重要的。
一、車務段安全管理內容
在車務段安全管理工作中,現代安全管理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現代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要的工作重心在激發員工的熱情與工作積極性方面。在生產力相關的眾多要素中,人員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決定因素,具體來說,人的管理指的就是通過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來促使員工都能夠主動地加入安全管理過程中【1】。此外,現代安全管理也非常重視領導者在安全管理中所起的作用,領導者必須要嚴格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觀念,并建立以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此外,車務段的安全管理也涉及行車安全管理、人身安全管理等,其中行車安全管理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大多數的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等都是因行車事故導致的,要是行車安全情況良好,那么旅客與貨物運輸的安全性也就能夠得到有效保證。
二、車務段接發車慣性事故分類
通常情況下,車務段接發車慣性事故的分類如下圖1所示。從圖1中能夠看出,做好車務段安全管理對于車輛的行車安全來說是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的。
三、車務段行車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系統的管理模式
當前,很多車務段的安全管理主要使用的是經驗型管理模式,科學性有待加強,很多規章制度和安全措施有待落到實處。雖然部分車務段已經通過安全大檢查等方式找出了一些對安全管理不利的因素,但是,并沒有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而導致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當前的管理模式與實際情況不符【2】。
在站段合并之后,車務段的管理模式卻沒有隨之調整,依然使用的是傳統的“車務段—車站”的管理模式,在所管轄車站的數量大幅度增加之后,車務段對于車站管理力度逐漸弱化。例如,涪陵車務段當前總共的管理線路是936.4千米,共包括49個車站。在同時需要管理多個車站的時候,車務段往往只能使用遠程指揮的方式,不能到車站進行實地解決問題,車務段對于現場監督檢查和指導力度偏弱,導致現場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從而就使得安全保障的系數大大降低。
(二)部分干部和職工的業務素質較低
第一,政治思想素質較低。一些干部和職工存在缺乏理想、工作積極性低的問題。第二,職工的教育培訓體系不夠完善。由于職工的招聘渠道較小,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專業對口的高校畢業生,從而也就出現了對于職工的培訓問題。雖然部分站段已經設置了教育培訓機構,但是,并沒有對職工進行系統性的培訓,也并未建立起健全的培訓體系,從而也就使得職工的綜合素質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四、提高車務段安全管理水平的對策
(一)確保良好的設備質量
鐵路行車的前提就是設備,設備的質量與行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密切相關,而且也和鐵路的未來發展相關【3】。為了能夠滿足大提速鐵路行車安全要求,需要使用先進的維修方式,加大對于設備的檢修力度,以此來提高設備的質量。此外,也應該加大綜合檢修基地的建設力度,加強動車組運用管理,規范動車組的檢修流程,從整體上提高動車組的維修水平,然后也就能夠提高機車車輛的使用質量。
(二)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
站段能力的提升,具體表現在站段領導者與車間、班組管理水平的提高方面。因此,必須要加大車間、班組的建設力度,提高車間的管理水平,優化配置車間管理干部與專業技術干部,有效提升現場處理問題的水平與班組的自我控制水平。
在建立起基本的框架以后,通過強化車間班組,把更多的現場控制權轉移到車間與班組,然后不但可以讓車務段機關有更加充足的精力去調查,并通過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規章制度來解決隱患問題,而且也能夠達成現場人員控制現場的目的。因為管理的范圍較小,車間都是直接對班組進行安全控制的,日常的管理與實際情況更加接近,在出現一些特殊問題的時候,可以及時地應對與解決。
(三)提高人員素質
1.要加強班組長的選拔和培訓
班組是車務段的基層組織,而班組長是最基層的生產組織者與管理者,因此,提高班組長的綜合素質和實際發揮的作用,能夠有效地確保安全生產。具體來說,應該盡可能地將那些思想意識高、文化水平高的生產骨干提拔到班組長的崗位中,并引進競爭機制,努力優化班組長的隊伍,落實好班組長脫產培訓、考核評比等相關的規章制度,采取競爭上崗的模式,以此來提升班組長整體的素質。
2.加強培訓基地建設
在新技術、新設備投入使用之后,應該配備對應的模擬訓練設備,做好培訓基地的建設工作,加大對于職工的業務培訓力度。此外,也應該和一些高校與科研單位合作,在此基礎上實現對于提速調圖以后調度人員與車務段工作人員培訓教材的進一步完善。最后,也應該要建立起健全的培訓方案,讓干部職工可以從整體上掌握新設備的技術性能與應用方式,并細化相關的規章制度與作業標準,以此來保證培訓工作的質量和有效性。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車務段是鐵路與運輸的核心指揮部門,對于列車的調度和指揮都是由車務段負責。因此,做好車務段的安全工作能夠有效確保鐵路的安全運輸。對于車務段的相關工作人員來說,必須要提高對于安全工作的重視度,清楚了解其中存在的隱患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控制和解決。此外,也應該通過分析安全事故的實際情況來深入了解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安全管理的相關對策,從而也就能夠更好地保證行車安全。
【參考文獻】
[1]賈程皓,宋瑞,何世偉,陳勝波.鐵路行業安全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5(03).
[2]王中華,趙寧,戴廣龍,趙道體.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法的車務段安全分析[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4(01).
[3]王平.淺談鐵路車務系統安全風險政績考核體系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