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國亮
【摘 要】家族制管理是一種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的企業管理模式,它是民營企業初創期的唯一選擇,不可否認這種模式為民營企業渡過創業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及企業的成長,企業的競爭方式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技術競爭轉向為人力競爭,受限于家族制管理的特征,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有家族制管理想現代企業管理轉變,但所有的變革都不是容易的,本文針對家族制管理想現代企業管理遇到的阻礙和困難,結合成功轉型企業的經驗來淺談管理模式轉變的途徑。
【關鍵詞】家族制管理;轉變;現代企業管理;途徑
在企業創建初期,我國很多中小企業都會采用家族制管理這一模式,如前文所述,家族制管理是一種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的企業管理模式,企業成立初期,家族制管理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金問題、企業規模問題、市場問題等多種可能面對的問題,家族制管理模式中大部分公司成員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親屬關系,這在企業創業初期,家族制管理模式能夠一定程度上適應這個起步階段的企業發展,也發揮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隨著企業的發展,這種管理模式已經跟不上企業的發展,家族制管理模式的缺點逐漸暴露,轉型勢在必行。
一、現代企業管理的優勢
與家族制管理模式相比,企業管理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企業的所有權。主要優勢表現為以下幾點:
1、不講情面只講規則,沒有特權只有職權。在家族制管理模式中,不乏有濫用情面及特權的人物存在,而現代化企業管理則是靠個人能力說話,因為沒有親屬關系所以不用在意有人使用特權。
2、兩種管理制度最大的不同的所有權不同,家族制管理權更多的是來自于所有權,而并不是職位,而現代化企業來自于職位職權,其實從本質上看,兩種管理模式與普通員工歸根結底都是一種契約關系,但是給人的感覺卻很不一樣。
二、現代企業管理的特點
縱觀企業管理制度的演變過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它是能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制度,早在十四屆三中全會,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特征就被提出,并被十五屆四中全會再次被提出、強調?,F代企業管理的基礎必須是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一有限責任制度為保證,具有產權清晰、自負盈虧、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的特征,具體如下:
1、產權清晰。產權清晰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某些國有資產可以被國家相關部門或機構行使占有權、使用權、處置權等權利;其次,國有資產必須有清晰劃分界限。
2、權責分明。企業所有者和勞動者在企業中的地位作用都是不同的,他們各自的權利與責任也是有差異的,所以“權責分明”就要求把企業所有制與勞動者間的權利和責任明確區分開來。
3、政企分開。就是把政府管理職能與企業經營職能分開。
4、管理科學。管理科學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說,一是較為寬泛的一方面,它要求企業管理合理化、科學化;二是從狹義上來說,管理科學就要求很多管理方面科學化、合理化了,例如員工管理、銷售管理、服務管理、制度管理等等。
三、家族制管理的弊端
家族制管理模式是無法在企業發展中立足的,隨著企業發展壯大,家族制管理模式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影響越來越嚴重。
其一,企業組織機制存在障礙。隨著企業的成長,公司內部可能會形成很多的利益小團體,由于企業內部大部門員工都沾親帶故,使公司高層管理者在處理很多事情時沒有堅定的立場,他們自身也會進退兩難,當企業管理者的親屬違反公司制度或工作中犯錯時,管理者也許會礙于情面無法做出公正的裁決,這必然導致普通員工的不滿,久而久之,企業內部氛圍會變得烏煙瘴氣。
其二,人力資源上存在很大弊端。家族制管理企業中外來員工很難享有股權,沒有發展空間,沒有利益的趨勢,他們很難把心留在企業中,由于外來員工的缺少,企業的發展也會相應的被限制,因為守著企業的始終都是管理者親屬,外面的精英進不來。
其三,獨斷的決策。許多企業在初期成長時獨斷的決策的確為企業的提供了幫助,毋庸置疑,許多企業成長初期靠的就是獨斷的決策,但是隨著社會發展、企業的發展,管理者的經驗可能就不那么適合發展中的企業了,此時管理者的獨斷決策可能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四、家族制管理向現代企業管理轉變的途徑
1、產生改變的意識是首要任務。
俗話說,思想決定高度,只有對家族制管理模式的弊端有了明確的認知,只有擁有轉變家族制管理制度我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思想才能談轉變。為了轉變管理模式,企業管理人員必須認識到使用現代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轉變過程不是一個輕松容易的過程,需要企業管理者堅定信念,理解轉變后的積極作用,要明白家族制管理模式已經不能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幫助了,家族制管理模式的歷史使命就是在企業發展初期為企業提供資金、解決人力不足等問題,社會在不斷的變革更新,企業的發展是需要不斷涌入新鮮力量的,而家族制管理模式不利于社會精英的吸納,因家族制管理產生的內部的管理問題對企業發展來說更是一種致命傷害。所以,在轉變過程中,企業領導者必須要有企業發展必須轉變管理模式的意識。
2、擯棄家族至上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制度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大多數困難都與家族文化有關,企業的管理者因為將家族成員的利益放在首要考慮范圍內,對普通員工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們可能因此鬧情緒,煽動同事情緒、甚至導致集體跳槽的嚴重后果,所以企業管理者必須認識到家族不應該放在首位,不管大小事務,必須以公司利益公司發展為首要前提。因此,在轉變過程中,要對公司發展的實際前提有清晰的認識,保證將公司整體利益放在第一位。
3、必須完善企業管理機制。
如前文所言,漏洞百出的家族制管理模式很可能導致人才的流失,更可能出現招不到人的情況出現,所以企業管理者必須要建立健全企業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改變工作方式,做到職權大于特權,所有的權利和利益都是可以公平競爭的,而不是靠親屬關系。其次,還需要完善人才選拔系統,人才的使用不能只有管理者親屬,必須培養來自社會各界的人才,廣納賢才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另外,企業重大的決策也不應由管理者獨斷,一個人的想法總是有限的,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應該讓各部門的員工都參與決策,這樣科學、民主的方式更能促進企業的發展。
五、結束語
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家族制管理模式向現代化管理模式轉變是必然趨勢,否則企業的命運很有可能走向滅亡,現代管理模式更科學、更民主,在對企業的各項管理中心,能夠讓員工更滿意、更有沖勁,對企業發展只有利沒有弊,由此可見,實現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能更好的促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鄺達.家族制管理向現代企業管理轉變的途徑研究[J].青年時代,2016,(17):230.
[2]卓榮耀.由家族制管理機制向現代企業管理轉變的途徑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2):21-21.
[3]馮鵬程.中國家族企業及其財務戰略問題研究[D].福建:廈門大學,2007.
[4]劉洋.社會關系網絡轉型與家族企業成長研究[D].福建:廈門大學,2008. DOI:10.7666/d.y144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