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英
【摘 要】參與經濟全球化使我國社會經濟的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加速了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同國際交往日益密切,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強國民的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當前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愛國主義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過程全球化、交易和投資全球化、商品交換的全球化、資本投入全球化的過程,愛國主義是指每個人或每個集體對自己祖國的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它體現一個民族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有為自己民族的獨立、繁榮和富強而奮斗的精神。
一、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弘揚愛國主義的必要性
(一)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我國為了擴大開放于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了對外開放的步伐,擁有了加速發展的機遇,但又直接面臨著各方面的挑戰,這些挑戰有來自于政治、經濟和文化多個領域,對我國的愛國主義傳統、民族凝聚力帶來不小的沖擊和挑戰。可見,怎樣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對我國公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廣大公民的愛國熱情、提升公民對自己祖國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政治課題。
(二)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經濟賴以發展的計算機網絡等領域,都是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占統治地位,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以及國際交流的頻繁、公民的眼界更寬,國外一些新事物展現在了自己眼前,一些人就有可能產生一些盲目的個人崇拜,認為外國的月亮是圓的,什么都是是外國的好,崇洋媚外,這一切都是很危險的。
(三)隨著中國文化市場的開放,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進一步利用網絡、電視、廣播、報刊、書刊等傳播形式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資本主義的價值觀,以及資本主義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被帶到國內來,它們打著文化輸出幌子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消極文化毒害我們民族的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挫敗民族自豪感。
二、怎樣做好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愛國主義
(一)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國家立國的政治基礎,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們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戰的革命斗爭做出的決定,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前發展的必然結果。幾十年的革命和建設證實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由此可見堅定不移的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為愛國主義提供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保證。當今國際形勢非常復雜,一些經濟發達的敵對勢力無時無刻的都在侵蝕著人們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我們必須堅定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
(二)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全球化并非世界一體化,而是多極化的,全世界不可能只存在一種社會制度、一種意識形態、一種價值觀,也不可能把某一種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強加給所有民族和所有國家。我們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只有幾十年,而發達國家有幾百年的歷史,經濟發展各個方面都還處于初級階段,經濟發展的一些領域和發展的國家相比還有差距這是事實。如果我們沒有了民族自尊心,一味地崇洋媚外認為外國的月亮都是圓的,不珍惜自己的來之不易,國家是強盛不了的,實現新時期的中國夢便無從談起。所以在全球化經濟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以我們是國家的一員為榮,以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為榮,以損害國家利益為恥的價值取向。
(三)強烈的憂患意識。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有三十多年了,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各方面的實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國家在國際舞臺的地位聲望在不斷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但是,我們必須理性的承認,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發展還很不平衡,地區發展也不平衡,還有貧困人口存在,我們還遠不及世界發達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差距還很大。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上,我們會遇到相當大的挑戰和艱難,我們的路還很長。所以我們必須加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吸取發達國家的經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的國際地位才能鞏固和加強。
(四)理性理解愛國主義。愛國主義,不是狹隘的簡單的國家民族主義。中國的文明發展進步,必須虛心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的技術水平和管理經驗。利用先進技術和資金,為我所用,在建設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少走彎路,積極學習,擴大開放力度,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五)加強祖國的歷史和現狀教育。對公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要求每個人全面了解我國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了解它幾千年來創造的燦爛文化和遭受的列強的侵略和屈辱。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些歷史或者忘記它,就會出現盲目的崇拜,使自己的思想意識和政治立場出現問題。同時要對公民進行國情教育,使大家清楚認識我國的國情,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盡管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在提高,生產力水平還不發達,改革開放中還有艱難險阻,強化祖國歷史和現狀的教育,可以激發人們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增強憂患意識和民族凝聚力。
(六)營造愛國主義的社會氛圍。學校要多形式經常性的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制定計劃,用講座的形式進行主題報告,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利用圖片宣傳欄等形式宣傳愛國主義教育。組織學生前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深刻領會愛國主義的歷史、文化和思想內涵,電影電視報刊雜志廣播等媒介,具有特殊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影響面廣,更加直觀,受眾容易接受,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渠道。還有要充分發揮重要節日、紀念日的特殊教育功能,運用升國旗、唱國歌等形式,創造莊嚴神圣的教育氛圍,強化人們的愛國意識,培養民族認同感。
綜上所述,在經濟發展一體化的今天,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發展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同時,必須在愛國主義的前提下進行,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去為新時代的經濟騰飛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