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 吳茜婷
【摘 要】高職院校建筑行業法規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為教材落后于時代需求、教學方法和模式陳舊,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存在較為嚴重的厭學情緒,最終導致這一課程的教學效果難以達到理想狀態。基于此,有必要針對高職院校建筑行業法規類課程教學進行針對性改革,有效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最終從整體上提高建筑行業法規類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行業法規類課程;“診所式”教學模式;改革
一、前言
行業法規類課程指的是高職院校非法律專業中與專業存在密切聯系的法律規范和技術規范性課程內容,建筑行業法規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建筑行業法規類課程的教學對于學生準確掌握與專業課程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非常關鍵,在學生后續就業和工作過程中能夠對其產生科學正確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準確掌握建筑行業建設過程中相關的法律法規問題,一方面能夠有效確保建筑整體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取得良好發展。
當前高職院校非法律專業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法律意識和法律實踐能力比較薄弱,這不利于學生對本專業的有效學習,也不利于學生就業以后科學有效開展工作。基于此,需要針對高職院校建筑行業法規類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后續就業和發展打下基礎。
二、高職院校建筑行業法規類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分析
我國的高職院校在實施建筑行業法規類課程的教學時,為了將學生代入具體的法律場景,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生活生產活動過程中感受建筑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其內涵,決定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虛擬法律診所的方式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
(一)活動籌備階段
在這個階段,老師首先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活潑、開放、自然的教學氛圍,有效激發顯示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將學生從傳統課堂上固定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在此基礎上老師要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掌握學生對建筑專業知識的學習情況以及對相關法律法規的掌握情況,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個性特點等進行了解,為后續開展虛擬診所教學打下基礎。
(二)活動實施階段
老師組織學生模擬具體的法律診所環境,并提出相關的虛擬案例,然后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具體教學活動。首先,老師要組織學生做好虛擬法律診所教學的各項準備工作,為了幫助學生順利進入角色,老師要按照一定要求對學生進行分組,并給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建筑行業法規案例。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由學生分別扮演法律診所的具體角色,然后組織學生就其中的法律問題進行討論、溝通,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針對具體案例提出其中的關鍵點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并就具體案例引導學生學習掌握相關的建筑行業法規知識和相關法律內容,促使學生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有效學習。在此基礎上老師還要引導學生對學生存在較大疑問的環節和關鍵內容進行重點講解,促使學生學習掌握其內在法律邏輯,引導學生如何采用法律思維來思考相關的法律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實踐能力。
(三)講評階段
組織學生完成法律診所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以后,老師要針對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并就其中的關鍵法律問題和法律知識進行講解。在此基礎上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和分析,促使學生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學習和分析,逐步掌握其中需要關注的法律法規內容,并促使學生進一步發展法律意識。在講評階段,老師還要鼓勵學生在課余多閱讀與建筑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讀物和著作,幫助學生進一步開拓視野,引導學生以法律知識去解釋建筑行業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提高學生應用法律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四)活動總結階段
完成虛擬診所教學活動以后,老師要引導學生對課堂上分析的具體案例進行總結,重點找出其中需要關注的法律法規問題,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印象。在此基礎上老師還要組織學生將虛擬診所教學過程中使用的相關資料等進行收集整理,并鼓勵學生對各個小組的扮演、討論和結論進行分析、點評,利用這個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自身法律意識,同時也通過這個過程對學生的教學成績進行初步考核。
三、高職院校建筑行業法規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行業法規教材的選擇要貫徹診所式教育理念
為了確保高職院校建筑行業法規類課程教學能夠滿足社會和學生后續就業發展需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科學選擇相關的法律案例,并注重貫徹診所式的教育理念,從而幫助學生通過學習有效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形成良好的法律實踐能力。當前,針對高職院校建筑行業法規類教學的相關資料較多,但是其中很多與當前的社會實際和學生發展需要存在一定差距,難以發揮出最佳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老師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科學選擇,不斷提高虛擬法律診所教學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具體來講,老師在實施虛擬法律診所教學的時候,要選擇真實的建筑行業案例,并注意引導學生對案例的整個流程進行學習了解。這有助于增加學生對建筑行業法律法規的深刻感受,有助于學生對案例中蘊含的法律教育意義產生強烈共鳴,進而達到良好教學效果。其次,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實施虛擬法律診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教學主體的作用,要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角色扮演,并引導學生就具體的案例進行針對性分析和討論,從而引導學生對其中的法律知識產生有效理解個掌握,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二)法律診所的定位要準確
在高職院校建筑行業法規類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虛擬法律診所,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要注意準確掌握法律診所的定位。部分學校根據教學實際需要成立了具體的法律診所,這對于引導學生進入具體法律環境無疑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高職院校均具有成立法律診所的條件,這些學校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模擬法律診所,并結合需要模擬具體的法庭環境,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就具體的建筑行業法律法規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分析,通過這個過程引導學生準確認識建筑行業中需要關注的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促進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還可以根據需要引導學生進入具體的律師事務所進行實習,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到相關的行業法規案例中去,以實際案例來強化學生對相關法律診所的了解和掌握,滿足學生在診所式教學中所需的場所、真實案例的來源,同時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為學生以后就業奠定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行業法規課程引入“診所式”教學,克服了案例教學的呆板,可以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促進學生法律意識的養成。可以說,法律“診所式”教學是目前行業法規課程教育實踐環節教學的綜合性有效方法。當然,“診所式”的教學方法如同其他實踐環節教學方法一樣,也要克服一些現實困難。如需要解決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活動場地和經費問題,解決“診所式”教學的板塊化問題。但只要我們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宗旨,這些問題將來都會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唐善德. 基于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探究[J]. 門窗, 2017(4):99-99.
[2]丁奕之, 吳俊. 高職院校建筑類合同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智庫時代, 2017(1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