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笑瑩
【摘 要】本文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為例,通過選取了一百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調查問卷分析,研究了95后大學生的就業價值觀念取向,并結合學校的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引導策略。
【關鍵詞】95后;就業價值觀念;引導策略
就業價值取向作為一種傾向性態度,它是指就業主體在就業過程中所產生的對職業價值的興趣、評價、定位及選擇的偏好[1]。95后大學生他們的對于自我的認知、定位、對于職業的興趣評價相對于80后與90后而言,明顯不同。他們更加個性,注重自我感受,并且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與發展,他們更樂于接受新興職業。本文選取了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一百名不同專業的同學進行調研進行分析,為95后大學生就業價值觀念的引導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
一、95后大學生就業價值觀念變化概述
1.顯著的“慢就業”狀態
95后大學生相對80后、90后大學生在畢業時面對的經濟壓力更小一些,他們中很大一部分群體不會選擇立刻就業,或者在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做工作前可能不會選擇就業。在本次調查問卷中,有39%的同學不會選擇立刻就業。而在選擇不立刻就業的學生中,有62%的同學會選擇升學,有18%的同學會選擇考察創業項目或者立刻進行創業。值得深思的是,有10%的同學畢業后會選擇畢業旅行來放松自己,而不會選擇立刻面對就業壓力。
2.更加注重工作的“幸福感”
95后大學生選擇工作更在意的是個人的興趣與特長是否能夠得到施展,他們同時追求生活品質,希望有足夠的薪酬來維持自己較有品質的生活。與去大城市打拼相比,他們更喜歡選擇到充滿詩情畫意的旅游城市發展。當然他們也勇于面對工作中的困境,在工作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也能理性面對。
3.樂于接受新鮮職業
近年來隨著網絡發展,誕生了很多新興職業,例如網絡作家、美妝博主、電競主播、旅游體驗師、酒店試睡師等。這些職業通過網絡平臺傳遞到公眾面前的,往往都是光鮮亮麗的一面,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非常大。通過本次調查,這些新鮮職業對于95后的吸引力顯然很大,有58%的同學都對新興的主播、網紅、旅游體驗師等職業十分感興趣,表示愿意嘗試。當然,也有接近40%的調查對象認為,此類新興職業并不靠譜,或者并不適合自己,不會嘗試。由此可以看出,95后對于新興職業是持有一個樂于嘗試,但是也比較理智的態度。
二、影響95后大學就業價值觀念因素
1.個人因素
95后大學生相比80后與90后,他們更加個性、富有創造能力,充滿想象力,對生活要求的品質更高,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95后大學生所具備的價值觀與傳統的就業價值觀可能產生相斥的情況,他們可能認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喜歡用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追逐人生的樂趣與實現人生的可能。
2.學校因素
就業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就業率則既是各高校不斷提升就業工作的目標,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就業工作質量的發展。每年全省對于高校統計一次就業率的時間在六月份,最終就業率統計截止時間在八月份,這就要求各高校引導畢業生在6月份盡早就業。而往往這個時間段,很多畢業生職業目標相對模糊,他們在是否考研、參加公職類考試,實習,做畢業論文等事情中糾結,很容易進入到“慢就業”、“緩就業”的狀態中,而學校往往是倡導同學們“快就業”或者“先就業,再擇業”。這兩者之間產生的沖突,也讓畢業生感覺無所適從。
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對于95后就業價值觀念影響的比重逐漸加大,很多家長在學生就業時都會直接給予意見,甚至采用強烈干預的手段。家長們考慮孩子就業主要是考慮工作是否穩定,待遇是否優渥,是否離家較近。近年來“考研熱”與“公職類考試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長堅持讓孩子報考,或者直接灌輸給了孩子就業的觀念,而忽略了孩子孩子本身的意愿。
三、95后大學生就業價值觀念引導路徑探析
1.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起點。
現階段高校普遍開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而該課程的開設恰恰是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念的起點。如何提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實效性,讓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走進同學們內心深處則值得思考。建議各高校重視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通過教師培訓,集體備課、賽課、慕課等方式提升課程質量。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室,同學們對于自己的職業規劃感到困惑時可以到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室尋求幫助,進行咨詢。同時,建議各高校廣泛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職業生涯訪談”等課余活動,將同學們在職規課上學習的知識應用,引發同學們課后的思考。
2.利用新媒體平臺是重點。
95后大學生正是經歷了由IT時代向DT時代轉變的一代年輕人,他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互聯網、離不開智能手機、更離不開各種新媒體與自媒體。傳統的就業價值觀念引導往往是立足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課堂,取得的效果欠佳。而利用新媒體平臺選取貼近同學們實際生活的角度發布圖文,經過訂閱轉發,進行就業價值觀念的引導往往起到良好效果。目前各高校與各學院都有官方的微信平臺公眾號與微博都運營的有聲有色,可以在高校的官方的新媒體平臺上開辟專欄,邀請專業的就業指導教師與同學們進行直播線上互動交流。各高??梢栽诿磕甑木蜆I季發布“就業百強先鋒”、“我的就業故事”、“就業那些小事兒”等專輯,加強榜樣引領,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就業價值觀念。
3.強化職業人思維教育是關鍵。
應屆生進入職場后由于不適應職場規則,往往產生“水土不服”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因為畢業生沒有很好地完成由學生身份向職業人身份轉變。正是由于缺乏職業人的思維方式,導致同學們無法快速適應職場發展,從而產生“對工作抱怨”、“對同事不滿”甚至頻繁跳槽的情況,所以在校期間強化應屆畢業生的職業人思維教育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關鍵。各高??梢酝ㄟ^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活動,開展例如“職業人講堂”、“優秀校友報告會”“職業人體驗營”等活動,帶領同學們走近職場,體驗職場生活,強化職業人的思維方式。
4.個人、學校與家庭達成一致是難點。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95后學生大多數家庭環境較為優越,他們相對于80后,90后而言,家庭經濟環境更好,父母由于受教育水平更高,在孩子就業方面所給予的意見就更大,所以往往出現了孩子的就業觀念與家長的就業觀念不一致,或者家長對于孩子就業方面干預過多,導致孩子對于就業沒有良好的自我認知跟科學定位。所以,如何讓學生個人、學校與家長的就業觀念協調統一也是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難點。建議高校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多邀請家長進行參與,可以邀請家長每年學校就業工作會議,參與線上就業指導活動,為同學們與家長們搭建關于就業價值觀念討論的平臺,也通過微信等方式多向家長宣傳國家最新的相關就業政策,輔導員也可以利用家訪等機會加強與家長之間關于孩子未來就業問題的探討。
【參考文獻】
[1]戰冬梅.‘90后”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分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3):34.
[2]劉建榮、鐘運華.“‘90后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特點及引導”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4).
[3] 沈艷彬.淺談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11):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