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魁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其目的不僅在于傳授學生知識,更在于傳授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然,老師在教學中本著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設計內容,有針對性地選用方法,改變小學語文教學現狀是進行有效教學的保證。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方法
小學生剛開始系統地學習知識,他們的學習習慣、態度以及對語文學科的認識都不全面,甚至沒有形成語文觀。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在新課標下要進行有效的教學,就要了解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語文和數學是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兩門基礎學科,是整個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價值和意義不能忽視。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不高,教學中關于方法的問題層出不窮,影響教學質量,更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針對并結合國內的許多學者對教學方法這一問題的研究,再結合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驗,想借此談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一些方法,與朋友們分享。
一、注重學生對新課的預習——為有效教學打基礎
預習對于新課的學習起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對課堂教學也是一種有力的保障??墒怯捎谡J識的原因,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家長等,對于課前的預習都沒有充分地重視起來,導致學生對預習的作業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敷衍應付,再加上老師根本對于學生的預習效果也不檢查,更是助長了學生對預習作業不屑一顧的態度。其實教學經驗告訴我們,預習是課堂有效教學的保障,可謂是好處多多。首先,可以讓學生熟悉課文,了解課文中的內容,掌握課文中心思想;其次,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的生字、生詞早早地進行查字典學習,把拼音、注釋都了解清楚,為課堂更好地學習課文打基礎;再次,還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的好詞、好句、好段進行分析、摘抄,為自己的寫作打基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最后,可以讓學生有意識地寫課文的感受,一兩句、三四字,甚至是如微博一樣的一段話都行,只要學生能堅持這個習慣,無論是對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還是寫作水平的提升,都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等。如果學生在課前做了充分的預習,對課文的內容、生字以及課后的習題都進行了思考和練習,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課堂上老師的所講,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在學習新古詩《泊船瓜洲》之前,如果學生能對寫作背景、作者、詩句進行全面、充分的預習,在課堂教學就能容易被老師的講解吸引進去,進行更加專注的學習,保證學習質量。
二、努力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每一個老師都有自己獨有的一套教學方法,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所以說,教學方法的恰當、有趣、科學、活潑與否,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關鍵。首先,老師可以設計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眾所周知,導語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老師一定要重視導語的設計與運用,不能忽視。在教學中設計導語其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吸引學生進入老師預定好的教學氛圍。所以說,老師一定要認識到導語的作用,在設計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用心設計,才能真正使導語為課堂教學服務;其次,靈活運用有效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在教學中不斷發展、變化和更新創造的,在同一堂課上可能由于種種原因,老師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更適合課堂教學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比如,情境創設、問題設疑、游戲融入等等。比如,在《黃河的主人》一課的學習時,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音頻和視頻播放功能,調動學生對外部事物的感知,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黃河的雄姿和氣勢,體會和認識艄公機智勇敢,且為戰勝險惡環境而展現的大無畏精神。這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為更好的課堂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主動性
新課標把體現學生主體、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當成課堂有效教學的途徑。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摒棄傳統老師唱獨角戲的模式,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才能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不但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內容、選用方法,還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習慣,以學生為基礎,努力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興趣,全面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擺脫被動接受慣性,從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總之,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和主體性的發展和提升,所以老師的一切教學設計、內容選擇等等,都要以學生為基礎,根據學生的需要,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學習,不斷探索,增長其學習能力,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索朗頓珠.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6):55-58.
[2]黃碧玉.小學語文教學中強化朗讀與培養學生讀的能力初探[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