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輝華 樊瑛 廖飛燕 黃斯娜 崔浩


【摘要】 目的 探索腹腔鏡手術聯合縫合止血和電凝止血治療卵巢良性腫瘤對術后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方法 70例卵巢良性腫瘤患者, 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電凝止血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縫合止血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月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竇狀卵泡數。結果 治療前, 兩組患者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竇狀卵泡數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 兩組患者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均明顯低于治療前, 竇狀卵泡數明顯少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觀察組患者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分別為(5.17±1.40)、(5.45±1.15)U/L,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83±1.82)、(6.77±1.04)U/L, 竇狀卵泡數(4.77±0.94)個多于對照組的(3.14±0.88)個,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予以卵巢良性腫瘤患者腹腔鏡手術聯合縫合止血方法較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電凝止血方法對卵巢儲備功能影響小, 可降低卵巢損傷,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腹腔鏡手術;縫合止血;電凝止血;卵巢良性腫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30
卵巢良性腫瘤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疾病, 該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 但好發于生育年齡婦女[1]。早期卵巢良性腫瘤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 中晚期時腫瘤快速生長, 患者會出現下腹不適、尿頻尿急及靜脈曲張等, 甚至有癌變的可能, 若治療不及時會給患者生育帶來影響。該疾病主要采用手術治療, 但大量的臨床研究證明, 單一地使用腹腔鏡手術不能達到理想治療效果, 這可能與止血方式有關。目前臨床一般采用電凝止血和縫合止血, 前者止血快速, 后者則隨著科技發展使用逐漸減少, 兩種止血方法對卵巢儲備功能帶來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本研究腹腔鏡手術聯合縫合止血和電凝止血治療卵巢良性腫瘤對術后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8年9月于本院就診的70例卵巢良性腫瘤患者, 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35歲, 平均年齡(30.03±3.11)歲;病程1~4個月, 平均病程(3.11±0.72)個月;體重45~60 kg;平均體重(55.26±3.88)kg;卵巢大小(130.38±33.78)cm3。觀察組患者年齡25~36歲, 平均年齡(30.46±3.62)歲;病程1~5個月, 平均病程(3.31±0.96)個月;體重45~61 kg, 平均體重(55.31±3.98)kg;卵巢大小(123.77±20.86)cm3。兩組患者年齡、病程、體重、卵巢大小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確診為卵巢腫瘤患者[2];②在治療前告知患者及家屬本次研究詳情, 已經同意并且自愿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腎、脾等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②意識不清及有精神病史等患者;③不配合本次研究患者。
1. 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電凝止血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縫合止血方法, 具體方法為:腹腔鏡手術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對其白帶狀況進行檢查, 調整患者為膀胱截石位, 對其進行全身麻醉(全麻), 使用二氧化碳建立氣腹, 后穿刺置入腹腔鏡, 確認卵巢腫瘤具體情況, 在血管少、遠離卵巢門區域做一切口, 采用組織牽鈍性分離, 將瘤體剔除;若發現腫瘤較大時, 可先在瘤腔插入吸引器, 將囊液吸出一部分后再進行剝除。注意在操作過程中保持動作輕柔, 防止對囊壁造成傷害, 如果出現囊液流出情況應及時使用大量生理鹽水對盆腔進行反復沖洗, 術后應放置透明質酸鈉, 避免出現盆腔粘連情況。縫合止血療法:結合觀察組患者實際情況, 使用可吸收縫合線對其傷口進行縫合, 可應用鎖邊縫合、連續縫合或者是“8”字縫合法。電凝止血療法:采用高頻電凝刀對對照組患者傷口進行止血, 功率調整為30~40 W, 電凝時間為3 s, 進行點狀止血。
1. 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月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竇狀卵泡數。選用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竇狀卵泡數作為檢驗卵巢儲備功能指標[3], 使用陰道超聲(GE Healthcare Austria GmbH & Co OG, 型號:Voluson E8)對患者竇狀卵泡數進行檢測并予以記錄。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前, 兩組患者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竇狀卵泡數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 兩組患者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均明顯低于治療前, 竇狀卵泡數明顯少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觀察組患者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分別為(5.17±1.40)、(5.45±1.15)U/L,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83±1.82)、(6.77±1.04)U/L, 竇狀卵泡數(4.77±0.94)個多于對照組的(3.14±0.88)個,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腹腔鏡手術具有傷害小、創口小及術后恢復快等優點, 目前已被廣泛運用于臨床, 但在手術過程中對卵巢儲備功能是否產生影響仍是臨床值得關注的問題[4]。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 在進行腹腔鏡手術時采取電凝止血方法時雖然可以對患者創口進行快速、高效的止血, 但同時也會給卵巢帶來影響, 損害其儲備功能。相比于電凝止血, 縫合止血技術使用率由于科技的發展正逐步降低。雖然使用頻率正逐漸降低, 但該技術對卵巢周圍組織損傷較弱, 可有效保證卵子質量、降低卵泡的損耗, 從而降低對卵巢儲備功能的傷害[5]。
卵巢儲備功能主要是由卵巢內卵泡的質量以及數量體現, 該功能不僅反映了女性的孕育能力, 還具有保護卵巢的作用。其中, 雌二醇可分泌出卵泡, 對子宮內膜的轉變有促進作用, 一旦出現損傷, 會對女性的排卵和受孕能力造成影響, 即使是在后期強制進行排卵受孕, 流產率也較高。黃體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在女性生長發育中占據不可缺少的位置, 以上兩種物質主要是由腺垂體分泌, 前者對雌激素的分泌有促進作用;后者可加速卵泡的發育及成熟, 兩者協同作用可進一步促進黃體的形成和孕素分泌[6-8]。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前, 兩組患者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竇狀卵泡數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 兩組患者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均明顯低于治療前, 竇狀卵泡數明顯少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觀察組患者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明顯低于對照組, 竇狀卵泡數多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予以卵巢良性腫瘤患者腹腔鏡手術聯合縫合止血方法較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電凝止血方法對卵巢儲備功能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 予以卵巢良性腫瘤患者腹腔鏡手術聯合縫合止血方法較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電凝止血方法對卵巢儲備功能影響小, 可降低卵巢損傷,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靜靜, 劉雅紅, 應小燕. 卵巢創面電凝和縫合對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7, 17(10):877-881.
[2] 肖超, 肖雪, 鄂琪敏, 等. 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中電凝止血與縫合止血對卵巢儲備功能影響的Meta分析.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5, 31(8):618-622.
[3] 于堅偉, 郭愛琴, 魯花麗. 腹腔鏡手術聯合縫合止血和電凝止血治療卵巢良性腫瘤對術后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研究.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2):419-421.
[4] 秦煒, 張棟武. 卵巢囊腫切除術后雙極電凝與傳統縫合止血對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7, 9(1):47-50.
[5] 楊海燕 . 卵巢良性腫瘤腹腔鏡剝除術兩種止血方法對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 寧夏醫科大學, 2012.
[6] 匡貴榕, 楊武, 陳麗. 腹腔鏡單側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中電凝止血對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 吉林醫學, 2014, 35(24):5396-5398.
[7] 王俊芳, 張琴, 逯霞, 等. 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剔除術術中止血方式對女性月經及性激素水平的影響. 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1(18):2816-2818.
[8] 張勇. 縫合止血與雙極電凝止血對卵巢良性腫瘤患者性激素和卵巢功能的影響對比研究. 山西醫藥雜志, 2016, 45(22):2650-2652.
[收稿日期: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