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貝瑩
摘 要:本文主要講述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揚長避短。具體從三方面展開,包括:一,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二,小組合作,監督互助,實現共贏。三,暢通渠道,獲取信息,及時溝通。
關鍵詞:初中生;氛圍;習慣;合作;溝通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作為班級的教育者、組織者、領導者,班主任的工作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而班級管理則成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從教以來,我與班級學生共同管理這個班集體,一起探討,一起進步,收獲頗豐。下面的三個方面是我的班管理的核心:
一、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于每個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一個班級的學習氛圍是否濃厚,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的效果。在我的班級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師生齊學,共享進步。作為統籌全局的班主任,我需要協調學生各科的均衡發展,更要學會引導他們去探索和追求有利于他們成長的新知識。所以,我時刻提醒自己學會換位思考,并讓自己充分融入學生的角色,以感同身受的方式感染、引導他們。課堂上,我會以簡單明了的方式呈現新知。自習課上,我會經常巡堂,翻看學生不同的教科書,指導學生不同科目的作業,并適時給予他們不同學科學習方法上的建議。課后,我喜歡跟學生聊天,他們聊明星、游戲,我則會跟他們分享這些"名人"背后的奮斗歷程。
(二)班務日志,每日一小結。值日班長每節課下課后都會請任課老師進行課堂反饋,并記錄課堂表現積極優秀的同學,或記錄下一些有待改進的現象。這不僅僅限于課堂表現,還包括了課前準備、桌椅整齊、遲到、衛生、文明禮貌等方面。每天晚上都會對當天的情況進行總結、反思,就每一節反饋良好的課堂、每一件優秀事跡,給學生加分,反之,則進行扣分,并及時分析不良現象,找到解決的對策。每天的分數將通過累計的方式,反饋到每周的家校卡上,并直接與學校年終各項評優掛鉤,包括校園師范生、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等。
(三)建設班級圖書角,配合語文老師創辦班級"精文刊"。圖書角由專門的圖書管理員負責,登記同學們帶來的書刊,分類擺放。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勤思考,做筆記,并將優秀的"讀書筆記卡"在班級櫥窗展示,在黑板頂角附上我們的目標"讓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此外,為配合語文老師將每次的優秀作文編輯成冊,做成年度班級精文刊,班主任鼓勵學生多閱讀,常練筆。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二、小組合作,監督互助,實現共贏。
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之間交流信息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溝通的過程。所以分組和活動實施都很有講究。
(一)四人小組分配方式:首先選定小組長。小組長必須是總成績在班級前茅,自我約束能力強、認真負責的同學。老師和小組長根據其他同學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成績分配另外3名組員。
(二)職責明確,全面評價:小組長負責監督組員的課前準備,課堂紀律,及時與任課老師溝通,反饋學習情況,協助其他兩名組員幫助后進生趕上班級步伐。在小組評價方面,不僅僅包括學習方面,還包括了日常規范、文明禮儀、作業等。每周一小結,每月一大結,評出優秀小組和進步小組。這些評價都將成為年終評優的重要參考。
三、暢通渠道,獲取信息,及時溝通。
對于班級的各項大小事務,班主任要通過各種渠道洞察一切,及時掌握最真實的信息,這樣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杜絕或解決各種問題。
(一)在班級內部培養信息小助手,及時地發現并匯報問題,聯系各科老師,適時對部分學生進行表揚或發起通牒。通常,班主任就出現的問題,先征求小助手的意見,讓他們獨立地與相應的同學進行溝通教育。若問題未得到解決,班主任會給出指導意見,小助手進行二次溝通教育。如果情況較為嚴重或處于燃眉之急,則由班主任親自解決。有時候,在教育教學中,班主任需要換位思維,站在學生的角度,替他們保守小小的錯誤檔案。這也有利于增加師生之間的信賴感。
(二)周末之際,充分發揮網絡和家長的作用。周末,學生都返家了,我會時常關注一下孩子們微博上的留言,QQ空間更新的心情、日志,微信的朋友圈。網絡,確實是當今班主任的千里眼,它幫助我直觀、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所思所行,所喜所悲。在發現學生思想和行為上出現波動或異常的時候,積極與家長溝通,及時調整返校后的思想教育,并發動班級的同學主動、積極關心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單親家庭的孩子。
班主任工作,給予了我一個跟學生一起成長的平臺。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班級有氛圍,有合作,有溝通,讓學生沉浸在學習上你追我趕,生活上互助感恩的良好氛圍中。我也堅信,老師與學生們的共同努力,能夠讓班集體朝著更加團結、有競爭力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肖盛懷.《班主任修煉之道》[M].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13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