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轉 歐陽麗芬 陳綺虹 韓鳳瓊 林桂花


【摘要】 目的:探討不同家庭支持模式對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婦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GDM孕婦150例,根據家庭人口組成類型、居住情況和居民健康需求并結合實際情況等因素,將其家庭支持模式分為細節組、常規組、友情組,各50例。比較三組調查問卷結果、血糖水平、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妊娠并發癥、分娩方式及巨大兒情況。結果:三組早午晚餐就餐時間是否規律、是否了解GDM的運動要求、家里烹飪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細節組住院及隨訪期間血糖值均低于其他兩組(P<0.05);細節組順產率高于其他兩組,并發癥、巨大兒發生率均低于其他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細節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均少于其他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模式利于GDM孕婦的血糖控制,減少并發癥,本研究中細節組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 家庭支持模式; 健康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mily support modes on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Method:A total of 150 pregnant women with GDM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family population composition,living conditions,residents health needs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family support model,they were divided into detail group,routine group and friendship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esults of three groups of questionnaires,blood sugar level,hospitaliz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expenses,pregnancy complications,pregnancy outcomes and macrosomia were compared.Result:Whether the time for breakfast,lunch and dinner was regular,whether the exercise requirements of GDM were understood,the comparison of home cooks in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blood sugar of detai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two group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follow-up(P<0.05).The spontaneous rate of detai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wo groups,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macrosomia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in detail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other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Establishing a good family support model is conducive to the blood sugar control of GDM pregnant women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the detailed group in this study has a better effect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Family support model; Health edu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hunde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Foshan 528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10.043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發生或首次發生的糖尿病,一種特殊類型的內分泌代謝異常高危并發癥。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孕婦GDM發生率為1%~2%,全世界為3%~5%。GDM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易導致感染性炎癥、胚胎發育不良或死亡,增加巨大兒發生率,引發難產、產道受損等危害,對患者及胎兒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將來患2型糖尿病機會增加。早期干預和建立完善、有效的GDM家庭支持模式有利于控制血糖,減少母嬰并發癥。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3月31日在本院產科門診規范產檢、診斷為GDM的孕婦150例。診斷標準:采用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檢測,空腹血糖≥5.1 mmol/L,餐后1 h血糖≥10.0 mmol/L和2 h血糖≥8.5 mmol/L中任何一項異常即為GDM。納入標準:均診斷為GDM。排除標準:流產史、糖尿病史及合并嚴重并發癥者。根據家庭人口組成類型(主干、核心)、居住情況(穩定、中等、不穩定)和居民健康需求(是否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和維持治療)并結合實際情況等因素,將管理的家庭劃分為細節組、常規組、友情組,各50例。所有孕婦知曉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1)細節組(穩定居住型,經常在本院或大良地區就診和維持治療的離職或主干家庭):用藥治療+家庭醫生責任制下家庭評估、健康檢查、病情評估、健康學校、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組,專家咨詢、危險因素監測(如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及時填報心腦血管疾病管理卡)、網絡平臺、微信或服務熱線管理,隨訪人員每周跟進家庭主要成員是否支持配合飲食習慣的改變,盡量在家烹調飲食,通過營養門診指導孕婦的飲食,家屬陪同一起學習,并根據孕婦的食譜進行全家飲食習慣的改變,避免孕婦看見家屬的食物而難以控制進食高血糖的食物;定時到營養門診隨診,建立“保健院甜蜜圈”,對生活中的問題定期隨訪,并詢問家庭成員的飲食是否一起改變,對無配合的家庭進行個別談話,引起家屬的重視。(2)常規組(穩定或中等穩定居住型,不常在本院或大良地區就診和維持治療的離職或主干家庭):常規用藥治療+健康檢查、病情評估、信息調查、健康教育、危險因素監測(如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及時填報心腦血管疾病管理卡)、家庭成員評估、微信平臺或服務熱線管理。(3)友情組(非穩定居住型,在職或主干家庭):常規用藥治療+網絡平臺或服務熱線管理。對三組孕婦均建立孕期健康管理檔案,進行問卷調查,實施系統的健康教育及家庭飲食指導,隨訪至妊娠結束,并于產檢時監測血糖值,通過B超與產前診斷檢查胎兒有無畸形,并定期跟蹤評估家庭飲食的支持及改進[2-3]。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統計各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通過檢測患者血糖情況、分娩方式及有無并發癥,分析評價不同家庭支持模式對血糖控制與妊娠結局的影響。(1)由產科營養門診對入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就餐時間、飲食要求、運動要求、藥物治療、家庭成員對糖尿病的認識、孕婦對糖尿病危害的認識等。(2)觀察三組住院及隨訪時的血糖水平。(3)比較三組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4)隨訪至孕婦分娩,觀察三組妊娠并發癥、分娩方式及巨大兒情況,其中妊娠并發癥包括子癇前期、新生兒低血糖、羊水過多、產后出血,傷口愈合不良。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基線資料比較 細節組年齡24~41歲,平均(36.02±3.11)歲;初產婦23例,經產婦27例;孕周:24~28周26例,29~35周20例,35周以上4例。常規組年齡21~42歲,平均(35.26±3.02)歲;初產婦21例,經產婦29例;孕周:24~28周28例,29~35周16例,35周以上共6例。友情組年齡22~43歲,平均(35.68±3.10)歲;初產婦22例,經產婦28例;孕周24~28周22例,29~35周25例,35周以上共3例。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三組調查問卷結果比較 共發放調查問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為100%;三組早午晚餐就餐時間是否規律、本人是否了解GDM的運動要求、家里烹飪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細節組就餐較規律、本人了解GDM的運動要求比例較大;三組其他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三組住院及隨訪血糖比較 三組住院及隨訪期間血糖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細節組血糖值均低于其他兩組,見表2、3。
2.4 三組妊娠并發癥、分娩方式及巨大兒情況比較 三組妊娠并發癥、分娩方式及巨大兒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細節組順產率高于其他兩組,并發癥、巨大兒發生率均低于其他兩組,見表4。
2.5 三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比較 三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細節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均少于其他兩組,見表5。
3 討論
目前因全面二孩政策的開放,高齡孕婦的增加,GDM的發病率有逐漸增高的趨勢,GDM對母親及子代均可造成巨大的危害,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因此研究GDM不同家庭支持模式,GDM孕婦得到家庭支持及理解,配合治療,改變家庭飲食習慣,以確定臨床效果。拓寬GDM不同家庭支持模式應用范圍,廣泛應用于GDM患者,在孕期更好的控制血糖,減少母嬰并發癥,改善母嬰結局,降低因GDM各種并發癥導致的剖宮產率,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有利于醫院提高醫療護理業務水平。
家庭是人類一個內在的基本特征,也是最持久的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模式。家庭對其成員的成長及獲得在社會中生存、發展的技巧有著重要的支持作用。家庭結構和飲食習慣的改變都可能對GDM孕婦產生重要影響[4]。建立家庭模式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的依從性,有利于熱量攝入的控制,也是糖尿病防治的基礎[5-11]。王昕等[12]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家庭功能缺陷,建議在臨床工作中,醫務人員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時,可以積極爭取患者家屬的配合,從家庭功能入手,改變飲食結構。馬金秀等[13]研究證實,家庭強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農村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第一,通過與家屬溝通,了解其信息需求,可取得他們最大程度的配合,使其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患者的診治活動中,提高家屬和患者一起解決問題的能力[14];第二,家屬了解了糖尿病的相關治療、護理知識,提高了照顧患者的能力,同時家庭成員間、家庭與醫護人員間信息溝通更為有效,利于疾病的管理[15-16];第三,通過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家屬在為患者提供照顧時,能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體貼,患者也更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家庭成員間的情感反應及情感介入增加,家庭的角色定位更為明確,使家庭能更好地實現各項功能,進而患者乃至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17]。
微信是最典型的“新媒體”代表之一,擁有高度的互動性、及時性、私密性及分享性等特點,成為諸多用戶青睞的社交平臺,再加上官方認證之后的高級功能開發,使得其功能延展性更大,被運用于諸多領域[18]。另一載體是產科微信公眾平臺,則擁有粉絲近六千名,用于定期推送孕期妊娠期糖尿病相關健康管理資訊[19]。而在微信聊天群中,糖媽媽可以在線即時發布文字、語音、圖片、小視頻等方式,就每天飲食熱卡、血糖值、運動量、胰島素注射方法和量的調整、體重增減情況問題向其他產婦及醫護人員提出自己困惑或尋求支持和鼓勵,可以獲得較理想的健康教育效果[20]。
本研究分別給予GDM孕婦不同的家庭支持模式,結果顯示,三組早午晚餐就餐時間是否規律、是否了解GDM的運動要求、家里烹飪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細節組就餐較規律、本人了解GDM的運動要求比例較大;三組住院及隨訪期間血糖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細節組血糖值均低于其他兩組;三組妊娠并發癥、分娩方式及巨大兒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細節組順產率高于其他兩組,并發癥、巨大兒發生率均低于其他兩組;三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細節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均少于其他兩組。
綜上所述,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模式利于GDM孕婦的血糖控制,改善妊娠結局,本研究中細節組效果較好,值得推廣,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有待于日后擴大樣本量,做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陳鈺儀,王少晶,康祥錦.健康教育圖教育方式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3):462-463.
[2] Knowlden A,Sharma M.A 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n Online Preventative Program for Childhood Obesity:Protocol for the EMPOWER Intervention[J].JMIR Res Protoc,2012,1(1):5.
[3]趙偉,吳國華,王鵬,等.家庭參與式健康管理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自護行為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40):4062-4064.
[4]周勇妹,鐘寧,高文娟,等.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與血糖控制情況相關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4):1566-1568.
[5]楊瑞云,鄭瑞昌,蔡玉冰,等.高血壓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對孕期婦女保健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3,19(7):150-152.
[6]瞿俊檣,陳志剛.家庭醫生責任制下社區糖尿病家庭分類管理模式淺探[J].社區醫學雜志,2016,14(10):38-40,46.
[7]貢浩凌,戴莉敏,劉媛,等.醫院-社區-家庭護理干預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4):399-403.
[8] IDF Clinical Guidelines Task Force.Global Guideline for Type 2 Diabetes:recommendations for standard,comprehensive,and minimal care[J].Diabet Med,2006,23(6):579-593.
[9] Chan J,So W,Ko G,et al.The Joint Asia Diabetes Evaluation(JADE)Program:a web-based program to translate evidence to clinical practice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 Med,2009,26(7):693-699.
[10]吳偉珍,李湘元,粱麗霞,等.微信平臺健康教育項目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產后體重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0):33-35.
[11]李超,張杰強.微信科普信息傳播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視界,2014(31):50,199.
[12]王昕,葉蘭仙,任建功,等.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9,26(8):557,560.
[13]馬金秀,陳運香.家庭強化教育對農村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9,24(17):80-81.
[14]楊靈芝,田艷珍,羅嬌.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0,25(23):63-65.
[15]武萬珍.整體護理模式對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征孕婦胎兒結局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52-55.
[16]張利華,周秀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進展[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7):2567-2569.
[17]吳淑容,林桂春,鄭玉珍,等.家庭支持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飲食依從性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5):77-78.
[18]胡艷粉,李領俠,張瑩,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我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圍生期并發癥及妊娠結局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143-150.
[19]花云.手機應用軟件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人文關懷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11):1018-1021.
[20]董麗敏,印娟.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結局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5,37(19):3006-3009.
(收稿日期:2019-01-27) (本文編輯: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