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涯
摘要:如何讓德育工作更好地融入到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效力,根據經驗,給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議。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滲透;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5-0017-01
隨著德育教育工作的不斷向前發展,各中職學校越來越認識到德育教育對中職學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班主任該如何更好的將德育工作滲透到日常管理中,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身正為范,以德服人
師德是古往今來做為教師的根本和核心。班主任肩負著培養學生樹立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規范的重任,老師的“師德”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對學生一生的發展會留下深刻的痕跡。如果班主任是一個有道德、智慧和人格魅力的好人,那么學生可以相信、傾聽和服從他。因此,教師必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通過自己的道德品質去感染和激勵學生。素質教育改革下的中職學校班主任只有不斷提高自身德育素養,讓學生在他的管理活動中獲得道德素養的熏陶,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感悟“德”,這樣才可以堅定不移的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審美觀,讓學生成為一個具有道德素養的人。
2.關愛學生,以情動人
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除了要管教結合,更要發揮“愛”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須要用一顆真摯的情感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中,充分彰顯“愛”的主導地位。班主任作為學校規章制度的執行者,給學生的印象一直是嚴厲、死板的,這種印象很難與學生形成正常的交流溝通,不融入真情實感,沒有愛的教育,德育工作就會顯得枯燥,缺乏生命力,只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說教了。班主任只有把自己的精力和激情傾注于工作中,發自內心的關愛、幫助他們,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真情,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慢慢的就會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向心力,逐步贏得學生在心理上對班主任的認可和信賴,這樣自然而然就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接受班主任的教誨,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由此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狀態,達到德育工作的效果。在此過程中,要不斷拓展和學生交流的途徑,不能單一化,可以主動跟同學們一起做游戲,主動到寢室了解同學們的生活需求和問題,和孩子們一起讀書,閑暇的時候也可以和他們一起講故事,平時的聊天更是必不可少,讓學生既敬畏,又喜歡。愛學生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須具備的品質,更是每一位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必要條件。
3.加強心理疏導,培養健全人格
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首要部分,那么對學生人格的教育就顯得愈來愈重要。良好的心理狀態已成為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中職學校的學生主要來源中考落榜的學生,甚至有一部分還是在社會中返回的,他們當中有許多“問題生”。通過調查發現,這類學生大多數來自單親家庭,留守兒童家庭,甚至還有孤兒,他們嚴重缺乏家庭的關愛和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導致叛逆、封閉心理的形成,不是性格行為爆裂,就是顯得呆滯不合群,這是現階段中等職業學生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這兩種類型的學生都很容易產生打架斗毆及自殺等惡性、極端行為,是班主任管理中最大的安全隱患。所以,作為班級教師,必須重視這一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給予學生人文教育和關懷。主動帶著他們參與班級管理,參加各項活動,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打開心扉,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這個心理疏導過程是一個持續的、反復的過程,在實施的過程中依然會有我們班主任無法完成的環節,這個時候就要請學校專門的心理咨詢中心老師配合進行疏導。情況嚴重的,就要及時聯系家長,暫時停止學習,進入專門的心理治療機構進行治療。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心理活動錯綜復雜,認知能力有偏差。如果學生沒有及時得到正確的心理咨詢,他們容易患抑郁癥,甚至導致惡性事件。中職生的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定期還可以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來給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講座,也可以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競賽活動,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輕松的校園生活、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增強抗壓能力,掌握相應的相關知識和方法學會自我疏導,走出一定時期的心理困境,使德育工作發揮重要的作用。
4.拓展思路,創新教學
道德教育本身是一件很單調的事情。長久以來很多中職院校依然保留傳統教學的模式,強行灌輸德育教育,以說教的形式為主導,沒有感染力,很難觸動學生的情感,從而導致很多德育教育失去了開展的意義和價值。中職班主任創新自己的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中職班主任對德育教學要進行創新。一方面,可以通過德育教育宣傳片,或者邀請現實人物現場座談互動等進行情感熏陶和情境感染,宣傳的內容應接合學生的生活,這樣才容易觸動中職學生情感,讓學生愿意主動接受。另一方面,通過舉辦德育教育相關活動,帶領學生參與,在活動中體驗德育教育的價值,幫助學生真正樹立德育意識,提高德育素養。平時可以進行相應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社會實踐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們接受德育教育的興趣,逐步讓學生階梯式的從主觀上接受德育教育,讓學生實現傳、幫、帶的模式,最終提高全體學生的德育素養。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日趨復雜,任重而道遠,因此,中職學校班主任必須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管理模式,讓德育教育有效地的滲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實現學校教育教學的目的,為社會的發展能真正培養出更多的受社會尊重、企業歡迎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