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旭芬
◆摘 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我國的知識經濟不斷發展,在這個信息化時代,當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到了更高的層次。同樣,信息化的到來也給圖書管理工作的人群帶來了機遇與挑戰,而提升信息時代圖書管理工作的技能,已經成為了日益被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信息化時代讓人們了解圖書管理工作的現狀,探討這項管理工作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并就做好圖書管理工作提出幾項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科學技術;知識經濟;圖書管理工作;發展趨勢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精神追求不斷提升,而對待知識也有一種渴望,每天進入圖書館的人越來越多,因此,圖書管理的事務也變得越來越繁雜。這就需要圖書管理者改善圖書館的管理系統,補充必要的軟硬件設施。良好的讀書環境,才能夠提高讀者的精神文化和知識水平。
一、圖書管理工作的現狀
圖書館是人們汲取文化的根源,是增強個人文化知識和專業性文化的根本途徑。知識是包含著精神文化知識,專業性文化知識,以及哲理性文化知識,青年學者只有充分吸收有益的文化,才能夠立足于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然而,由于我國圖書文化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學生文學素養的局限,他們會進行選擇性學習,才會造成圖書管理工作的問題不容樂觀。圖書館規模小且資源有限、專業性知識服務大,管理模式單一等諸多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二、信息化時代管理工作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一)發展機遇
1.傳播資源迅速,范圍廣泛。信息時代下,傳播消息速度提高,范圍廣,為青年學者的文化知識的汲取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奠定了有利的基礎。而相對較大范圍上的信息傳播也能夠促進圖書館的信息收集,在汲取相對成熟的知識來擴充自己圖書館的信息,為其提供了比較豐富的原材料,也提高了圖書館的圖書質量。它可以不斷提升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保證了傳播過程中信息的有效性和實時性。
2.信息的實時共享,提高了信息溝通效率。信息實時共享可以保證圖書信息及時反映到圖書管理者的面前,不會在圖書管理交接的時候混亂和錯漏讀者的信息,這樣才能提高圖書管理者的辦事效率。
3.信息與書籍的傳播,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圖書館閱讀時,可以體會到圖書管理工作的帶來的方便與快捷,幫助你有效的尋找到自己想要閱讀的書籍。想要借閱的學生也可以辦理借書證,通過借書證來借閱圖書,廣泛地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在知識的海洋中感受到圖書管理的快捷與便利。
4.便于圖書的管理,儲存空間大,易于尋找。圖書管理者在擺放圖書的時候,應該注重于圖書的擺放順序,在信息化的時代,通過對圖書管理將計算機聯系在一起,這是一種絕對有效的辦法。學生可以通過電腦檢索出自己尋找的書籍,方便快捷。
(二)面臨的挑戰
1.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推進,網絡“爆炸時代”已經來臨,而圖書的管理和推廣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微弱,因此搜索引擎已經成為讀者心目中的首要選擇,這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圖書館在信息搜索中的核心位置,圖書管理工作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網絡的新形勢、新時代、新方法、新要求。使用高新技術、智能服務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界的潮流和普遍性趨勢。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圖書管理的信息技術,將科學的信息技術與圖書管理工作聯系起來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圖書管理的困難之處。
三、信息時代下圖書管理工作的應對措施
1.在先進的科學技術的不斷推進下,圖書管理工作已經呈現了一種新形勢。圖書管理者應該更新自己的服務觀念。在最新型的服務制度下,有效地利用知識系統,在最簡單的科學管理方式下,不斷使讀者感受到圖書管理工作帶來的便捷,在推廣閱讀資料時也能夠有效的利用最新資源,提高讀者對其的興趣。
2.優化信息時代圖書管理工作的服務體系,使服務更加個性化和人性化。在服務的過程中,必須考慮讀者的真實想法。在服務的方式上,應該注重服務態度,在推廣閱讀書籍時,要根據讀者的個人喜好和需求來進行相對應的服務,滿足讀者的需要。在服務的內容上,提供服務的個性化要根據個體所在的特殊環境,從而開發各種各樣的管理圖書的系統,為讀者帶來更多的舒適與便捷。
3.推薦圖書館的自助服務。圖書館的自助服務旨在讓讀者更加切實的掌握圖書的位置,準確快捷地將圖書資源尋找到。這種服務是信息技術下必然形成的產物。直接獲取圖書資源和內容,讓讀者來圖書館體會到更加優質的服務。
四、結束語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圖書管理工作也應該順勢而變,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的素質,選拔優秀的圖書管理者,轉變服務觀念,完善人才培育,為圖書管理工作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培養圖書管理工作人員的信息素質以及處理業務的能力,在信息技術發展的同時,推進圖書管理工作及推廣閱讀工作的任務。
參考文獻
[1]臧魯燕.信息時代數字化圖書館管理模式創新的幾點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19):133-134.
[2]琚園園.信息時代提升圖書管理員素質的策略[J].河南農業,2017,(30):58-59.
[3]榮婷.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圖書管理模式創新探討[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3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