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
關鍵詞:新課標 ? 高中語文教材 ? 文化因素
高中語文是一個很重要的的課程,相伴它的高中語文教材也非常重要,語文與其他課程的差別在于,它不僅要教授課本上的知識,而且還要肩負著道德思想教育、傳播正能量的的任務,這樣的性質決定了高中語文教材要不斷順應時代潮流,改革創新,其中的文化因素對教材產生非常重要的因素,語文教材是我國文化傳承給下一代的一種表現和責任,對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因素文化因素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一、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因素的重要性的探究
社會經濟在不斷地前進發展,決定了知識文化也要與時俱進,這也在一定方面影響著高中語文教材,在學校教育中,我們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傳統的知識文化,也要與時俱進,帶動學生去了解社會發生的新聞,與社會發展同步進行,往往高中生們面對和認知的社會情況一般都來自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化,所以說選擇適合的高中語文教材,對于現今語文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在影響著高中生的思維模式和認知水平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傳統教育的不利影響愈加明顯的情況之下,語文教材要推陳出新。語文就是講我們中國的文化,注重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材文化因素的投入,注重培養高中生的核心素養,改變思維方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以后正確人格的樹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文化因素對人的影響是長期的,人們一旦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念,很難改變,一旦將文化化為行為準則和思維方式,那么就會長期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所以在高中這個階段,語文課程要肩負起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任務,使用恰當的,適合學生的,文化因素影響大的語文教材非常重要。
二、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發展狀況
我國現階段的高中教材都是文選系統,結合語文教學大綱、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選文原則和選文標準來進行教材選擇,從而來引導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并將其作為知識傳授的主要媒介,主要達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以及立德樹人的目的。
現如今的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因素發展現狀比較獨立和單一,首先,在語文學科沒有改革之前,常常與政治哲學和儒家思想聯系在一起,學生接受到的文化教育并不純粹,并且受幾千年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下,為滿足君王統治的需求,文化思想方面比較孤立,無法滿足文化多元化的需求。其次,在我國半封建半殖民社會階段,社會動蕩不安,經濟也處于癱瘓狀態,文化必須改革,刻不容緩,在這個階段,推動了語文成為了一個單獨的學科,不再與其他課程雜糅在一起,并且開始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文化,白話文逐漸取代文言文,文化教育不斷普及,我國打破閉關鎖國,逐漸開始世界密切交流,彼此學習對方的優秀文化,用于我國的改革當中來。
三、現如今高中語文教材文化因素面臨的弊端
首先,語文教材知識雜亂,缺乏總結。現在的高中語文課本包含的知識越來越多,包括古代的,民國的,現代的,各個國家的文化知識,雜亂無章。這讓學生在吸收和理解方面非常的困難,文化的分散導致缺乏一定的神韻,缺乏知識點系統有序的總結,讓學生在記憶方面變得有負擔,本意是想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化,最終卻導致學生對語文愈加的沒興趣,這會影響到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其次,理論之間相對獨立,聯系性較低。如今的高中語文教材理論比較豐富,,因為缺乏專業的人才,從而導致所用理論缺乏共通性的認識,現階段的一般都是各個理論家依據自身當時身處的背景環境而產生,環境的艱巨導致理論性過強,而理論與理論之間卻缺乏一定的聯系,這也是我國高中語文教材文化因素具有弊端的緣故之一。我們應該積極尋找方法去改正弊端。
最后,缺少引用,隨意套用文化。缺少很多的文化知識,高中語文教材更多的文學文章和文言文之類的,缺少更多的時政新聞,社會實際發生的事情在語文教材非常少見,更注重理論知識的背誦,而偏離事實,在引用一些文化知識時,一般會直接套用很少與實際社會事實相聯系,具有很大的粗糙性,如果一直脫離理性思考的引用文化,那么,很有可能對高中生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產生很多的不良影響。
四、在新課標下,改善高中語文教材文化因素的措施
我們依據高中語文教材的發展階段和現在高中語文教材存在的問題和缺點,提出來一些改善問題的措施和建議。
首先,革新編審觀念。編審觀念對教材對文章的選擇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審觀念已經無法滿足現時代的文化要求,我們對文化因素進行嚴格的篩選,語文教材編審要與社會實際相符合,改革創新編審觀念,工作人員可以參考依據現在的時代要求來進行編審思想的改革創新,在依據學生們的在語文課堂上的需求,選擇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喜聞樂見的文章。
其次,強調課外語文學習,鼓勵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文章,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想滿足學生對文化知識的需求,那么只有薄薄的課本上的知識是根本不夠的,老師應該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課外書籍,豐富學生的知識文化素養。文化因素的傳導不是通過一個具體的事物,具體的物品來進行的,而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文化灌輸來進行的,所以老師學校應該引導孩子們多了解課外知識,利用文化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老師通過留作業的方式來進行,讓學生去閱讀一篇課外文章,然后寫讀后感,或者讓學生收集好句子,進行演講節目等等方式,強化對文化因素的滲入,滿足新課標下對高中語文教材的改革創新。
最后,拋棄傳統文化的糟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面對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學生們應該能夠辨別,具有一定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引用文章時,也應該進行一定的篩選,將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現時代要求的文化從教材中剔除出去,更不能直接套用傳統文化,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學生們也要有一定得辨別能力,更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閱讀文章事時有自己的見解,要去主動的思考,而不是等待老師強行灌輸知識,被動的學習遠遠不如積極主動的學習效率高,教材中積極引進刺激學生思考的文章素材,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未來語文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好處。
五、結語
高中語文教材在新課標改革下,對其文化因素改革創新,增添文化色彩的融合,鞏固語文的主要地位,使高中語文教學更加的具有文化色彩,加速語文教材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減少語文與生活的距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培育正確的價值觀念,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通過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力度,改革創新傳統語文教學的編審思想,刺激學生獨立思考等方面來對教材進行改革。
參考文獻:
[1]冷海宜.關于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9):106.
[2]朱開紅.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J].文學教育(中),2011,(10):120.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