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楊秀春 王盼
摘要 目的:分析對甲狀腺瘤患者實施低位小切口切除術后患者病情和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及術后并發癥控制情況。方法:2014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甲狀腺瘤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組。試驗組給予低位小切口切除術治療,給予傳統手術治療者設定為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結果: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病情改善情況、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和并發癥控制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與傳統手術治療相比,對甲狀腺瘤患者采用低位小切口切除術治療有著更顯著的效果,可明顯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獲得提升,故值得推廣。
關鍵詞 低位小切口切除術;甲狀腺瘤患者;生活質量
甲狀腺瘤是甲狀腺部位的一種良性腫瘤,患者常伴有呼吸或進食困難、聲音沙啞等臨床癥狀,需要及早治療,防止發生惡性變化。2014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甲狀腺瘤患者80例,分別給予不同治療方案,旨在進一步對甲狀腺瘤患者實施低位小切口切除術治療的具體效果進行探討。現將具體研究結果報告如下。資料與方法
2014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甲狀腺瘤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40例,女27例(67.5%),男13例(32.5%);年齡23 - 71歲,平均(45.36±0.97)歲。對照組40例,女29例(72.5%),男11例(27.5%);年齡25 - 70歲,平均(45.79±0.86)歲。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與排除標準:①納入標準:經常規檢查人組患者均被確診甲狀腺瘤,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能積極配合完成試驗;②排除標準:進行抗病毒治療及合并精神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其他嚴重合并癥者。
方法:①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手術治療。②試驗組患者采取低位小切口切除術治療:手術實施前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麻醉效果產生后開始手術,在患者鎖骨正中上1.2 cm處作1個4-6 cm的切口,在甲狀腺下級處尋找喉返神經,在具體位置被確認后,對下極血管進行斷扎,氣管表面對峽部分進行離斷扎,游離喉返神經到達喉部,游離腺葉背側,需在腺葉松動后處理甲狀腺上極;完成上述操作后,將患側的甲狀腺剔除,縫扎甲狀腺殘端。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病情、術后并發癥控制情況,并分析比較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f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分別用(x+ s)和%表示。P<0.05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治療后,試驗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甲狀腺瘤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良性腫瘤[1],主要臨床癥狀是甲狀腺異常腫大,患者吞咽或呼吸困難[2],主要集中在女性群體,年齡分布較為廣泛,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甲狀腺瘤患者在確診后需要及時接受治療,否則有較大概率發展成惡性腫瘤[3]。對于甲狀腺瘤患者臨床上主要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4]。小切口切除術手術創口較小,避免了對頸前肌群的傷害,術后瘢痕不明顯,對外觀影響小,且明顯降低了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風險。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治療后患者病情改善情況、并發癥控制情況和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結果與王雋、權紅光的研究結果有一定的相似性[5]。通過上述結果表明,應用低位小切口切除術對甲狀腺瘤患者進行治療,獲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對患者的預后有益。
綜上,應用低位小切口切除術與傳統手術治療相比對甲狀腺瘤患者進行治療,患者可獲得更顯著的效果,可使患者生活質量水平獲得明顯提升,故該方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曉龍,隋劍穎.低位小切口切除術與傳統手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7):122.
[2]管友財,曾輝敏.低位小切口甲狀腺瘤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的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1):35-39.
[3]張亮.低位小切口切除術與傳統手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6.6(2): 106-108.
[4] 陽光,陳煒,唐武,等.低位小切口切除術與傳統手術治療甲狀腺瘤的效果對比研究[J].吉林醫學,2015,10(3):216.
[5]王雋,權紅光.低位小切口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31(33):131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