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互聯網作為當下人們應用最為廣泛的工具在各行各業和人們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誰掌握了信息技術的更新就掌握了未來。對于會計行業而言,如何將互聯網與會計結合促進會計行業的發展和創新,是財務人員近年來孜孜不倦嘗試,不斷創新的動力源泉。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離不開信息技術。在海量的財務數據中歸納出有助于行業和企業發展的規律,在大量獨立的個體中需求聯系,只有“互聯網+”才能做到,要基于信息技術和現有的財務理論創新出適合當前社會、企業、會計行業進步的成果則是本文想要表達的主要目的。
一、引言
自2015年以來,中國政府多次發布相關文件,指導和鼓勵“互聯網+”的發展,并提到“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滲透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在經濟全球化和競爭壓力的情況下,中國企業應該能夠緊跟時代潮流,順應時代發展,與時俱進。對于企業來講,會計是企業主要部門,也應跟上時代腳步和行業發展,從而改正傳統會計的缺點。“互聯網+”為會計工作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為會計職能轉變創造了新的環境。通過這一新的刺激措施,將引入會計行業引入新技術,實現信息化,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做出貢獻。
市場規模巨大,潛力巨大,企業的層級也越來越分明,而另一方面傳統的財務管理體系已無法適應新的需求,特別是在企業業務明顯不同的領域,如何重構財務管理系統并將其與“互聯網+”相結合,從而在平時工作中發揮作用的公司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互聯網+對現代企業會計的影響
信息技術是當前社會各業發展的重要動力,而近年提出的“互聯網+”更是對財務領域的重大機遇和挑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與財務領域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兩者的關系進行探究,通過總結和詢問,現代互聯網+對會計行業的影響有以下幾點:
(1)“互聯網+”促進靜態財務模型向動態系統管理會計模型的轉換。秦榮生(2015)提出,會計與“互聯網+”的結合促進了會計服務的完善。對于會計服務效率也有了一定了提高,描繪了會計服務平臺理念,優化了對于會計服務的資源配置,形成了會計服務信息集成系統,流程,物流,資金流。整合會計服務公司的分布,完善會計服務監管。新教學形式與“互聯網+”相結合,將會計服務的重點從財務會計轉向管理會計。(2)互聯網+提高會計服務效率。竇松豪(2017)指出“互聯網+會計”模式提高了中小型企業會計工作的效率、促進信息的實時共享,使會計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和全面,優化企業內部資源。但同樣此模式更是為中小型企業帶來了會計信息失真、會計軟件適應性難保證和相關法規不完善等問題。戴百華(2015)提出“互聯網+為會計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支持,為會計師的轉型帶來了新的機遇,為會計職能提供了”信息處理和供應“到“信息分析、使用決策”,從“崗位”創造新的會計環境。(3)互聯網+為會計數據提供了更廣闊的存儲空間和通信空間,為企業“走出去”服務。郭兆穎和齊天華(2017)認為“互聯網+”與會計相結合的產物不僅要執行預算、核算、決算等基本職能,還要加強企業的對外投資、內部控制等的管理能力。(4)新模式與互聯網+相結合,不僅使企業內部資源和監督管理機制得到優化,還令會計信息披露更加透明。李寶生(2015)指出,“互聯網+”擴大了會計數據的載體,并促進了會計假設在使用和使用范圍方面的不斷擴展。此外,它還發揮了動態的業務功能,如會計分析和預測,管理評估和規劃發展。同時,“互聯網+”推動了整體會計工作與時俱進,協助會計管理職能轉變,為會計從業人員轉型帶來了新機遇。更是促進了會計相關領域的發展。(5)互聯網+促進會計和互聯網在各個領域的整合,促進會計和其他行業的融合。張玲、崔永利(2017)提出,如果會計行業想要更好地將“互聯網+”融入會計,就必須加強互聯網與會計在各個領域的結合,而不能直接關注它。
三、互聯網+在會計上的具體應用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全國各地建立了大數據中心,傳統的會計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于財務領域的訴求,在理論,功能,效率和會計信息的提供方面,它都落后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如今,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其發展都離不開信息的快速傳遞。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財務部門與企業整體運作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企業數據的價值也越來越重要。這也促進了金融轉型和金融信息的發展。財務管理財務程序的標準化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促進了企業現金流量的控制,資金的集中管理和信息管理。并使用云計算和大數據進行數據分析以獲取有用的數據。該數據提交給信息用戶,以協助業務運營和決策。金融轉型和信息化基于云計算和云計算理論的發展,以及會計共享服務等會計信息系統。
云計算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引入的一種新的信息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概念。該概念最初由IBM在2007年提出,以宣布其云計算程序。從那時起,云計算作為一個新型概念迅速的吸引了企業和研究部門的關注。信息研究所的專家認為,云計算的功能是基于大數據,分布式處理,并行處理,網絡計算,網絡存儲的進一步發展和改進的前提,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
財務共享服務也隨之出現,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也隨之而來。對于金融共享服務,它主要是指依靠信息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通過金融業務流程處理,進而達到優化組織結構,規范流程,從而進一步達到提高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創造價值的目的。一種分布式管理模型,為內部和外部客戶提供專門的生產服務,以適應市場發展。
在線會計服務是一種基于云計算技術和云計算理論的新型會計服務系統。在線會計服務的概念與云計算的服務概念類似,財務軟件由供應商提供給用戶,但不用在企業內進行安裝也不用擔心滯后性。企業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以租賃形式購買軟件服務。這種服務不受時間和地區的限制。它可以通過互聯網開展金融工作和管理經濟活動。
四、國內外互聯網+會計應用研究現狀
王文靜,胡錦平(1999)提出了基于互聯網的“網絡金融”概念,它通過網絡金融,遠程報告,遠程訪問等遠程處理功能實現。計票、遠程審計等。大力加強主管部門下屬機構的財務監督管理。這使得“大企業”和“復雜系統變得簡單明了”。
楊楠(2010)總結了會計網絡化的實現。他認為,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企業的未來發展將獲得他們所需要的信息。訪問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包括來自公司分支機構的會計數據,Web技術,遠程傳輸和遠程查詢。通過收集這些信息并將其發送到總部,可以及時管理公司的業務活動,關注企業的戰略決策,降低業務風險,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e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鄭平和何雪峰(2011)首先提出了云會計的概念。他們認為云會計是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約瑟夫 布拉德利(Joseph Bradley,2015)說:“這是公司為互聯時代做好準備并做出必要改變的關鍵時刻。”所有事物的互聯不需要企業內各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也是企業與產業鏈中其他合作伙伴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張慶龍(2015)在“金融轉型始于共享服務”一書中寫道。財務會計的轉變是日常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分工。企業價值創造活動的功能將會計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決策支持,預算預測,資金協調,財務規劃和稅收籌劃。康諾以及評估和其他高附加值的工作.。換句話說,會計工作的轉型應該從財務會計的角度進行。
秦榮生教授表示,“互聯網”時代的會計信息將為適應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和應用時代提供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物聯網。會計信息化需要在后擴展,會計技術,服務模式和組織形式上取得突破,指導會計信息化進程。會計信息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金蝶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孫惠紅指出,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在商業組織中將是超傳統和輕量級的。他經營李健丹華,智能產品和服務,以及多元化的商業模式。企業管理和文化多樣性,以及處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會計信息創新-金融共享促進信息創新,連通性增強了會計信息化的價值創造,云計算觸發了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將呼應“管理匯集”的創新。“凝聚力”,“智能”和“創新”將成為會計信息發展的重點。
從文獻中可以看出,現代會計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利用互聯網來開發會計信息。推動會計信息服務功能和會計工作模式將發生變化。從文獻的角度來看,國內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會計信息,包括云計算和云計算。會計信息化帶來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型和會計功能。
五、網絡環境下中國企業財務工作的創新實踐
隨著國內企業共享服務的不斷深入,實施金融共享服務的政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魏淮,中興通訊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作為對財務工作概念的一個很好的解釋。他認為,財務共享服務是財務人員對數據的收集和分類,使得財務數據更加豐富。財務數據的集中是通過服務更好地解釋數據,數據分析傳遞給企業的所有部門,更好地應用于企業的經營活動中,使企業能夠在數據的支持下更好地規劃未來,實現企業的增值。這種方法需要。他的工作更高,可以成為企業決策和業務定位的重要支撐,大力發展財務人員的管理職能。使財務部門更符合公司的發展政策,更具創新性。
自2005年以來,中國的一些企業集團也開始嘗試在第一階段發揮領導作用。在金融領域實施共享服務。2005年,中興通訊首次提出“財務共享服務”的概念,物美集團緊隨其后。隨著金融共享服務理念的深入,2006年,中國移動,華為,國泰君安等公司開始將金融共享服務模式應用于企業財務管理。2008年,中國電信OM啟動省級。四川長虹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漳州老窖建設和協助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2011年,華為在斯德哥爾摩莫桑比克,瑞典,達拉斯,硅谷,班加羅爾,印度和莫斯科,俄羅斯都建立了金融共享中心。從那時起,華為建立了全球金融共享。服務中心位于四川省成都,逐步整合全球金融業務的全過程。為了實現10*10*10的發展戰略,中英兩國鐵保險建立了財務共享服務體系。2012年,陽光保險集團開始在北京和成都分別建立國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此外,在中國共享服務的發展過程中,近10年來,蘇寧,海爾,寶鋼,美國等企業專家系統實現了財務共享管理模式。
六、結論與展望
由于參考資料有限,我國對“互聯網”的研究還不夠,時間和精力有限,研究水平有限,“互聯網”對現代會計的影響也是有限的。對于會計管理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文章通過對“互聯網”下現代會計的影響和變化的研究,發現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和產業模式在互聯網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變化對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溝通產生了積極影響。
一方面,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財務人員的思維方式正在發生著改變。過去,強調對會計和規模管理以及事后結果,而不是對預測和調整的重視,現在這些都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有助于金融穩定。從會計職能發展到管理職能。在共享服務下,會計職能的變化已得到填補,會計人員已從會計分局中解脫出來。做好各項工作,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會計人員能夠參與公司的戰略決策。提供有價值的財務數據,以支持公司的發展。另一方面,新信息技術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財務工作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取以互聯網為思維方式,應大力發展信息共享模式的信息傳遞、業務流程標準化和標準化。在互聯網的幫助下,集團公司可以通過建立財務云平臺部署財務共享中心,中小企業可以使用公共云計費平臺。開展會計信息工作。互聯網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在這個時代,現代會計在各個方面都受到互聯網的影響。
未來,隨著開發工具的發展,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發展,現代會計將被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移動辦公和無紙化將成為現代會計工作的新方式。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財務工作將產生越來越多的變化以適應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寶生.對“互聯網+會計”的幾點考慮.財會金融,2015,15:277.
[2] 楊繼杰,張林.互聯網+會計的應用研究.?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8:298.
[3] 羅珉,李亮宇.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價值創造視角.中國工業經濟,2015,1:97-109.
[4] 王小紅,楊孝安,荊媛.互聯網+時代下企業會計優化路徑的創新性研究.管理觀察,2015,26:110-114.
[5] 關欣.“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轉型路徑分析.財經界(學術版),2015,19:241.
作者簡介:馬士彪(1995—),男,研究生,新疆財經大學,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