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宜居宜業”是評判城市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要不斷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就應立足實際,打造宜居宜業城市。本文從優化城市生活品質、打造綠色生態環境、提高城市行政效能、提升國際化公共服務水平、完善城市法治環境等方面入手,為建設宜居宜業城市,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 宜居宜業 國際化水平
“宜居宜業”是評判城市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要不斷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就應立足實際,打造宜居宜業城市。近年來,全國各大中城市都在著力提升城市宜居宜業水平且成效顯著,在此過程中既有學習借鑒也有獨立創新,但仍存在與當地文化、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本文立足西安實際,以充分發揮西安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人力資源、智力資源優勢為抓手,努力在優化城市生活品質、打造綠色生態環境、提高城市行政效能、提升國際化公共服務水平以及打造公平法治環境上尋求突破,進一步打開我市宜居宜業的外向度。
一. 優化城市生活品質
認真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一尊重五統籌”要求,提出規劃要高站位、建設要高標準、管理要高水平、生活要高品質的“四高”目標,統籌市政設施、道路交通、生活休閑環境的協調發展。系統推進公交都市建設,加速城市“斷頭路”征地拆遷工作,推進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系統的)的投入使用,加快對西咸新區、咸陽市地鐵的推進力度,完善城市慢行道路網絡,規范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營運管理及其配套公共停車場的建設,努力打造以軌道交通和BRT為骨架,以常規公交為網絡,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其他方式為補充的多層次公共交通體系;完善和規范外籍人士主要居住地交通指示牌等名牌的中英文標識,加快推廣電子化公交站牌等公共設施;打造國際化時尚消費中心,統籌布局核心區商業業態,進一步提升小寨、大唐西市等商業區的國際化服務水平,將曲江、高新等成熟商圈打造為頂級休閑商業區;按照國際標準,推進海綿城市、智慧管廊建設,推進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
二. 打造綠色生態環境
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盡快出臺《關于著力打造綠色生態環境的工作方案》,完善環境監管體系和生態文明績效評價體系,建立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責任追究制度,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探索建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推進建設用地和能源、碳排放量、排污量、用水量等資源要素交易,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市對周至等國家及陜西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機制;嚴格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支持燃煤火電機組“煤改氣”“煤改電”或煤改清潔能源,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建筑立體綠化發展、推進建筑能耗監測體系建設、可再生能源應用建筑節能改造示范;同步推進城市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及綠地廣場建設,均衡綠地布局;建立并健全垃圾收集、利用和處理體系,重點加快餐廚垃圾處理廠建設;大力推廣生物防治的環境治理方式,減少環境危害。
三. 提高城市行政效能
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加快完善智慧城市建設。積極搭建全市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形成以目錄管理系統、交換系統和數據資源中心為主要構成,內網和外網共建的模式,實現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完善市政府門戶網站、雙微等平臺的外文版建設,積極研發和推廣西安市政府政務手機APP(中英韓文版),加大涉外政務信息公開度,提高網上政務辦理便捷度和服務水平;優化海外人才入境手續及我市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我市標準統一、程序規范的來華工作許可制度,實現工作許可、簽證和居留有機銜接,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安片區內企業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員工的就業許可審批手續,應放寬簽證、居留許可有效期限;優化外籍人士在華永久居留申請流程,優先辦理高層次外籍專家的在華永久居留申請;公安機關應盡快提供互聯網外國人辦理臨時住宿登記服務。
四. 提升國際化公共服務水平
完善國際化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已開設涉外醫療服務醫院及市急救中心的國際化服務水平,積極探索國際醫院設立途徑,推進醫療衛生領域國際化合作,完善涉外醫療服務結算體系;加快市內各區國際社區規劃建設,引導建設外國餐飲特色社區,社區內應開通外籍人士服務熱線,建立外籍志愿服務隊,并吸納符合條件的外籍人士承擔社區管理工作,實現“洋人自治”;進一步完善我市國際學校辦學格局,爭取國際學校與國際社區配套建設,積極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外知名教育機構,鼓勵中小學聘請外籍教師,以及開展教師、校長海外培訓活動;深化圖書館國際交流,增強公共圖書館國際服務功能;依法向外籍人士提供涉外宗教活動場所;提升本地媒體及公共熱線的多語種服務水平。
五. 完善城市法治環境
推動法治西安建設與國際接軌,努力營造有序、自由、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盡快出臺《西安市城市國際化促進條例》,借鑒國外立法實踐,建立涉外事務管理清單制度,引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推進我市涉外糾紛解決機制立法進程;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打造良好治安環境,探索并推進涉外公安案件協助處理的新方式;盡快成立國際商事仲裁院、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自貿試驗區法庭及檢察室,設立涉外人民調解委員會;推進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知識產權管理機制,盡快出臺知識產權評議辦法;不斷加強涉外法治工作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提升處理涉外案件及涉自貿試驗區案件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涉外案件的法律服務水平,培養懂外語的律師隊伍,建立涉外律師人才庫、繼續擴大外語翻譯人才庫資源。
作者簡介:黃蕊(1983年—),女,漢族,陜西洋縣,講師,法學碩士研究生,中共西安市委黨校,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