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蘭丁
【摘 要】 供給側改革大環境下,農村商業銀行面臨著發展的機遇和挑戰,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信貸風險控制難度也比較大。本文就我國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現狀進行闡述,明確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對供給側改革下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策略進行探究,旨在促進農村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供給側改革 農村商業銀行 信貸風險 控制
引 言
在農村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信貸風險是由于銀行對于貸款客戶風險控制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銀行存在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實際上就相當于是銀行客戶違約所造成的風險。信貸風險的大小主要以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作為指標。信貸風險控制往往關系著農村商業銀行的綜合發展,因此對供給側改革下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展開研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1我國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現狀
近年來國家經濟承受著一定下行壓力,供給側環境下,實體企業經營效果并不理想,對于農村商業銀行來說,不良貸款率也有所增加,這一問題也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從靜態角度來進行分析,農村商業銀行處于五大行的中位水平,這與農村商業銀行起步較晚以及資產規模較小存在一定關系。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在總貸款余額中所占比重較大,信貸吸進發放后收回難度較大,信貸風險水平較高。從動態角度來進行分析,近十年來農村商業銀行數量不斷增加,但與此同時,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也逐年增加。
2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
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的過程中,監管審批流程不夠規范,貸前對于客戶的經營狀況以及資信狀況等缺乏深度調查,審批資格條件存在一定問題,對于貸款客戶的信用狀況缺乏一個系統化的評估與分析,僅以企業規模大小為依據,憑個人經驗來對客戶償債能力進行衡量,甚至為完成當年任務不惜鋌而走險,擅自返款審批權限,試圖吸納更多貸款業務,資信不良的客戶得以進入,導致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出現。農村商業銀行內部管理不到位,管理效率較低,管理層濫用職權謀私的情況存在,內部控制不到位,導致農村商業銀行存在一定信貸風險。農村商業銀行對于市場與政策變化的把握不到位,缺乏專門的行業分析人才,風險評估與預警體系不完善,導致不良貸款率隨之提升。信貸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進而對農村商業銀行貸款決定的正確性產生影響。部分信貸人員對于市場的前瞻性不足,無法準確把握市場變化,農村商業銀行對于信貸人員的培訓也不夠重視,這就導致信貸業務質量受到一定影響。
3供給側改革下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策略
3.1完善信貸審批流程
農村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業務類型多樣,但以信貸業務為主,在供給側改革下信貸風險的控制是農村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要對信貸審批流程進行規范和完善,在信貸業務開展過程中,嚴格依照審批流程和貸款制度進行操作,并結合農村商業銀行實際情況出發,對信貸風險控制機制加以完善,令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應對能力得到有效強化。在農村商業銀行信貸審批過程中,主要包含貸前、貸中和貸后三個流程,貸前需要農村商業銀行業務部門對客戶所遞交的書面申請及相關資料進行嚴格審批,判斷其是否與準入條件相符合,并對貸款客戶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對其生產經營以及信用等狀況作出結論。在貸中,對貸款企業的抵押物及擔保人資格進行核查,規范做好抵押物登記,或者簽訂擔保合同,之后提請審批。貸后落實風險管理,持續跟進貸款人,全面把握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建立評價模型,并構建信貸風險預警體系,落實貸后檢查與催收等工作,及時發現信貸風險并加以有效應對。若農村商業銀行信貸客戶出現逾期未支付或推遲支付的情況,會導致其信譽度降低,進而影響其融資能力。對于農村商業銀行來說,信貸審批流程的規范與完善,能夠促進信貸風險控制的有效落實。
3.2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供給側改革下,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的實現,要注重內部管理制度的健全化,這就有助于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控工作的穩定有序推進。通過對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進行分析可知,高層管理人員個人意志對于貸款發放存在一定影響,這也是導致不良貸款風險出現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農村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要對內部管理制度加以健全,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從而科學防范信貸風險。具體來說,在農村商業銀行內部,要對業務部門、授信審批部門以及信貸管理部門的具體權責加以明確,真正實現分權制衡,共同對信貸質量負責,這就能夠促進各部門之間相互協調和相互制約,對于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的實現至關重要。在此基礎上,要科學防范以放貸權利謀私的問題,要在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建立制約機制,對高層權利進行科學分散,令高層人員互相牽制,農村商業銀行貸款審批逐級落實,信貸審批流程各部門人員工作的開展,要在自己的職責權限范圍內,權責清晰,就能夠避免后續出現責任推諉的情況。要保證農村商業銀行業務流程的規范化和有序性,一個部門一個崗位的工作結束后,迅速轉移至下一人員或部門,不可對整體業務流程進度產生影響。在內部管理制度的健全過程中,要對責任追究制度進行建立,一旦發現貸款質量問題,需要查明具體責任部門及相關責任人。
3.3加強行業分析人才隊伍建設
供給側改革大環境下,農村商業銀行一線信貸人員在行業分析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知識系統不夠健全,行業分析能力弱化,無法敏銳的去感知宏觀環境變化,信貸分析的深度不足,這就無法為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開展提供準確判斷,進而存在一定信貸風險。針對此種情況,要加大行業分析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對人才隊伍結構進行優化,容納財務人才以及行業分析專家等。農村商業銀行可積極求助于科研院校、證券機構等專業領域,保證行業風險評估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3.4提升信貸人員專業素質與綜合能力
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有效控制,要注重信貸人員專業素質與綜合能力的不斷強化,以更好的勝任崗位工作,科學防范信貸風險,維護農村商業銀行的持續健康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農村商業銀行要強化人員主體意識,組織開展多元化的職工培訓、委托培訓等活動,提升信貸人員的專業素質,并在實踐中鍛煉其信貸評估能力,全面提升人員隊伍的綜合素質,積極更新風險管理理念,從而在供給側改革下高校推進信貸業務,并科學防范信貸風險。對于新招聘的信貸人員,要對準入機制加以規范,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增強其可塑性。對于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老員工,則應定期開展專業知識考核和業務能力強化訓練,以全面提升其職業水平。農村商業銀行可開展定向培養,潛移默化的提升信貸人員的職業技能,強化其風險預防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在供給側改革大環境下,必須要對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形成一個客觀的認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落實信貸風險控制,對信貸審批流程加以完善,對農村商業銀行內部管理制度加以健全,并從多個角度入手,打造優質人才,滿足行業分析與信貸工作的現實需求,從細節上加大信貸風險控制,促進供給側改革下農村商業銀行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萬里.供給側改革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8(24):288-289.
[2] 楊亭亭.供給側改革下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控探討[J].中國市場,2018(25):54-55.
[3] 曹蓮娣.供給側改革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范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1):220-221.
[4] 李謙.供給側改革下對農村商業銀行網點轉型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7(03):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