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月
【摘 要】 保險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轉嫁風險最主要的手段,而且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部門,對一國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保險市場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并沒有給保險公司帶來高績效,對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行深入研究并找到解決對策對我國保險行業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保險市場 寡頭壟斷 壟斷競爭
一、我國保險市場競爭現狀
1.我國保險行業競爭呈現出地域上的不平衡。在少數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等,保險公司數量已經達到30家以上,競爭非常激烈,而廣大經濟不發達地區的保險市場仍然是寡頭壟斷市場。
2.行業壟斷程度較高。根據貝恩市場結構模型,CH4≥75時,市場屬于高度集中型,50≤CH4<65為低中度集中性,截至2014年,我國最大的壽險公司中國人壽占市場份額為55.36%,最大的財險公司中國人保所占市場份額為81.1%。這說明我國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市場壟斷性均較高,在現階段以至于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處一直于這種競爭狀態。
二、寡頭壟斷下我國保險市場利潤率低的原因
1.保險業寡頭在競爭的博弈中陷入了“囚徒困境”。雖然保險業市場規模隨著經濟發展在不斷擴大,但是保險公司產品同質化嚴重,只能競相降價爭取保戶,使壟斷者存在一些既得利益,由于歷史優勢,短期內可以獲取壟斷利潤,過分借助地方政策進行統保控制市場,而未進行必要的技術與制度創新,產品同構現象嚴重,對差異化競爭策略重視不夠。其結果是,處于寡頭壟斷地位的幾大保險巨頭在長期內并未獲得高利潤、高績效。
2.營銷成本高。保險這種商品的特殊屬性決定了人們具有購買惰性,從而保險公司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保險的營銷上。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經濟不發達地區保險營銷模式單一,以人員推銷為主,這種營銷方式只能讓成本和收益呈線性方式增長,不能像某些新興產業一樣按幾何方式增長,因此保險行業的利潤率并不樂觀。
3.中國保險業整體發展不成熟,整個行業尚處于初級階段,具體主要表現為以下四點:
(1)保險市場不成熟。保險業競爭程度不足,產品品種同質化現象嚴重,價格不是完全依賴市場形成的。
(2)保險機構不成熟。與發達國家保險機構相比,我國的保險公司在產品創新、營銷、理賠等環節效率較低,尤其是在取消保險從業資格證后,推銷人員入職門檻低,各種人員良莠不齊,有欺騙投保人的現象,給整個行業的信譽造成損害。
(3)保險監管不成熟。由于監管不當或監管制度的某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使壟斷價格合法化。如在一些地方車險市場上的“新車共保 ”、“航意險共保”,實質是由幾家保險公司通過協議瓜分市場,這種合謀行為極大損害了投保人的福利,不利于中國保險市場的健康發展。
(4)保險消費不成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禁忌提起風險,對保險認識不足,不會主動購買保險分散風險。購買了保險的人中相當一部分是非理性消費,對保險產品并沒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
三、我國保險市場競爭結構的若干改良對策
1.政府應降低保險業準入門檻。市場進入壁壘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市場的競爭狀況,應充分引進競爭,促進保險行業正常秩序的形成。逐步放松分業管制,鼓勵跨行業的經營競爭。混業經營已成為當今全球金融業發展的一大趨勢,但我國當前實行的還是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金融混業經營的趨勢,我國保監會應加強與人民銀行、銀監會和證監會的政策協調與溝通,逐步取消分業經營的限制,促進保險業參與廣義金融領域的競爭。降低保險市場的集中度,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分散保險市場風險。
2.優化保險營銷。(1)簡化和優化產品設計,降低保險購買人的挑選成本,降低保險產品自身的成本,避免捆綁繁雜的無用保險;(2)推出互聯網保險產品。傳統保險公司的銷售傭金成本,包括大量保險推銷人員的費用,占到保費收入的15%左右,運營成本也占保費的10%左右。對互聯網保險公司來說,這里可以節省很多費用。借助大數據等手段,根據保民的需求精準推薦產品,針對每個人的真實情況,提供差異性的定價,而非平均定價。(3)降低保民的溝通咨詢、理賠等在保的服務成本。比如智能核保、智能機器人客服、快速自動理賠、照片驗證定損等,通過這些先進的科技手段,可有效降低各種保險服務的成本。
3. 全面建立以償付能力為核心的監管制度。(1)對保險公司的監管要逐步轉向以償付能力的考核為中心,減少對經營行為的直接干預,為企業管理及技術創新創造寬松環境;(2)在保證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實行市場化的保險費率管理體制。根據我國實際,實行市場化的費率制度,應該是逐步放松費率管制:先可考慮將所有商業性險種費率的制訂權完全下放給保險公司,同時在當前費率事先審批制中,逐步實施事實上的寬松監管,即較少使用否決權和修改權,然后再逐步向費率管理事先備案制、事后備案制過渡。
4.行業并購,強強聯合,實現規模效應。國際金融業發展趨勢表明,集團化、大型化和全能化已成為金融巨頭的發展主流。截至2004年底,我國共有保險公司61家,專業保險中介機構1344家,保險業總資產11853.6億元,但與國外相比,我國保險公司的競爭力仍處于劣勢,如全球最大的保險集團之一美國國際集團公司,2002年資產總額為5612.29億美元,相當于人民幣46413.6億元,這一家公司的資產額即遠遠大于中國保險業的資產總和。因此,中國的保險業要想在國際競爭中獲勝,并購重組、發行股票.上市、強強聯合將成為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 丁少群,閻建軍,卓志.談我國保險市場壟斷競爭型結構轉變[J].商業時代,2006(09):78-79.
[2] 譚謨曉.中國保險市場的壟斷和競爭狀況研究[J].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學報,2008(03):77-81.
[3] 楊琳.我國保險市場競爭格局演變特點及趨勢[J].中國保險,2005(0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