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穎

【摘 要】 本文在首先對城商行的經營現狀進行了梳理,并對城商行的股權結構現狀進行了描述。然后通過選取對受互聯網金融影響最大的四個省,直轄市的部分城商行2015-2017年3項財務指標,從盈利能力、經營增長、資產質量和償付能力四個方面構建了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并從股權集中度對城商行經營績效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
【關鍵詞】 地方金融發展 城商行 股權結構
一、城商行經營現狀及股權結構描述
(一)城商行經營現狀
1.資產規模增速較快
截止到2017年年底,城商行總資產為31.72萬億元,其規模在銀行類金融機構中所占份額為12.56%,增速較過去五年平均水平下降10.8個百分點,高速擴張時期已過,增速漸趨合理。從總資產規模的增長速度來看,通過跨區域經營、引進戰略投資者、兼并重組、融資上市等改革措施使得城商行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2010年,城商行總資產增長率達到了38.25%,明顯高于其他兩類商業銀行的增速。盡管,近幾年來城商行總資產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是從2008-2017年,城商行總資產的增速為仍明顯高于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
2.資產質量有所下滑
2017年,城商行的不良貸款額下降到了85億元。城商行的不良貸款額2010-2013我國宏觀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下滑,鋼鐵、煤炭、水泥等傳統行業的業績出現明顯滑坡,而商業銀行的貸款恰好集中于這些過剩產能行業,從而導致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出現了井噴的態勢。截止到2013年年底,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額達到了548億元。然而,2013年后城商行的不良貸款余額較前幾年有所下降,情況趨于緩和。
3.城商行抵償風險的能力不斷提高
截至2017年末,城商行不良貸款率為0.7%,低于行業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2015年城商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15%,同比增長33.33%,城商行的不良貸款增長過快,但是從歷史數據來看,自2010-2013年,城商行的不良貸款一直保持在0.9%左右,并且在2015年后,城商行不良貸款率又有所下降。在此期間,城商行的不良貸款率一直低于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明城商行在銀監會、當地政府以及自身的努力下,逐步顯示出城商行發展的成熟性。
撥備覆蓋率是從正面衡量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指標,也能很好地體現出商業銀行抵償風險的能力。一般來說,我國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不得低于150%。2017年我國城商行整體撥備覆蓋率為296.88%,高于商業銀行整體的平均水平,說明城商行抵償風險的能力不斷提高。
(二)城商行股權集中度的現狀描述
股權集中度主要描述股權在各個股東之間的分配情況,根據股東持有的公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本文將高度集中型選擇為占股20%以上的股東,10%-20%的股東視為相對集中型,0%-10%的股東視為集中度較低的股東。
近年來對城商行影響最大的莫過于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金融業態在中國橫空出世,并且增長速度極快。P2P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典型模式憑借線上化、平等化以及去中心化的特征,實現了以較低成本獲得較高程度的市場化運作,使金融資源在更大程度上自由流動。本文根據網貸之家的統計,選擇P2P注冊平臺最多的前四名省份,直轄市:廣東省,浙江省,山東省,上海市來觀察地方政府對城商行的控股態度。對其年報公布的前十大股東進行終極控股股東追溯,將終極控股股東分為中央政府、央企,地方政府、自然人、外資、廣泛持有公司,逐一查前十股東背景,然后將其股份加總至所屬終極控股股東得出最終控股比例。根據查找結果可知,中央政府和央企參股城商行的比例不高,分別有89.3%和82.4%的中央政府股東選擇持股5%以下股份,20%和10%以上持股比例的中央政府則更少;地方政府仍是城商行的主要股東,42.9%的城商行有20%以上股份的地方政府股東;廣泛持有公司股東在各個標準上有巨大差異,具有20%以上股份的廣泛持有公司股東的僅有3.4%,具有10%以上股份的廣泛持有公司股東的為18.9%,具有5%以上的廣泛持有公司股東的達到68.2%,即近70%的城商行具有5%以上的廣泛持有公司股東,但這些廣泛持有公司股東極少持有20%以上股份;外資和自然人參股城商行比例不高,且沒有較大的股份層級差異。
二、樣本選取及經營績效綜合指標的構建
(一)樣本選取
由于本文主要研究股權集中度對城商行經營績效的影響,本文根據網貸之家的統計,選擇P2P注冊平臺最多的前四名省份,直轄市分別是:廣東省,浙江省,山東省,上海市。樣本銀行的選取廣州銀行,杭州銀行,湖州銀行,嘉興銀行,臺州銀行,金華銀行,紹興銀行,上海銀行,濰坊銀行,東營銀行,浙江隆泰行商業銀行,浙江民泰商業銀行。
(二)經營績效綜合指標的構建
本文通過主成分分析方法從城商行的盈利能力、經營增長、資產質量和償付能力四個方面構建經營績效綜合指標。
1.指標的選取與定義
一級指標選取盈利能力,經營增長,資產質量,償付能力。盈利能力下設二級指標總資產收益率x1,凈資產收益率x2,成本收入比x3,經營增長下設二級指標凈利潤增長率x4,資產質量下設二級指標不良貸款率x5,撥備充足率x6,償付能力下設二級指標資本充足率x7。
通過主成分分析法我們得知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和利潤增長率在第一主成分中的因子荷載較大,因此,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城商行盈利能力和經營增長能力,同理,第二主成分中,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的因子荷載矩陣明顯高于其他變量,從而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城商行經營的資產質量。資本充足率在第三主成分的因子荷載較高,說明第三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城商行經營的償付能力。綜合來看,這三個主成分能夠較好的解釋影響城商行經營績效的四個方面。特征向量的計算方法為主成分載荷矩陣除以特征值的平方根,可得: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建立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的表達函數, 即:
F1=0.48*zx1+0.51*zx2+0.32*zx3+0.37*zx4+0.34*zx5+0.38*zx6+0.06*zx7
F2=-0.38*zx1-0.23*zx2+0.09*zx3-0.35*zx4+0.59*zx5+0.55*zx6-0.15*zx7
F3=-0.01*zx1-0.12*zx2+0.56*zx3-0.29*zx4-0.08*zx5-0.04*zx6+0.76*zx7
經營績效綜合指標評價結果為三個主成分的加權之和,即計算公式為:
R(40.421*F125.966*F217.729*F3)/84.117,從而可以得出2017年樣本城商行經營績效綜合指標。
三、股權結構對城商行經營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的選取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為城商行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即本文第三部分所得出的R。解釋變量包括股權集中度和股權屬性來,其下設指標有:CR1表示該城商行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CR10表示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比例。
(二)股權結構與城商行經營績效的回歸分析
本部分利用股權集中度與股權屬性的面板數據分別與城商行的經營績效進行回歸分析。
R=5.457392-0.789250CR1+0.139250CR10。CR1的系數為負,表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對城商行的經營績效具有負向影響,主要原因可能是樣本城商行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在20%左右,并未形成超強的控制能力,對于降低城商行的經營績效不會形成顯著的影響。此外CR10的系數為正,表明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城商行經營績效成正比。說明股權集中度越高,城商行的大多數股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容易出現大股東侵占小股東利益現象的發生,從而導致城商行的績效水平下降。
四、結論
本文通過選取對受互聯網金融影響最大的四個省,直轄市的12家城商行的數據進行實證研究。證明股權結構通過股權集中度以及股權屬性兩個角度影響了區域金融的發展,從而給當地的金融生態環境帶來了影響。具體結論包括:首先,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對城商行經營績效的負向影響不明顯,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城商行經營績效顯著負相關。其次,地方政府對城商行的經營績效有顯著影響。應此我們應該在改善股權結構,調整股權屬性結構,加強對城商行股東的監管方面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