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宇濤
【摘 要】 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更新和信息和通信技術改變和創新,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廣泛,網絡金融服務成功打破了傳統金融行業的壟斷地位,成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其中,移動支付作為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以支付寶和微信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已成為支付市場的主導力量,并深刻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本文通過SWOT分析法全面地、多角度地分析了移動支付可能面臨的挑戰,試圖挖掘并找到發展的可能性,綜合全文對市場中的監管部門,第三方移動支付公司給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移動支付 挑戰 機遇 SWOT分析
一、移動支付的基本概述
(一)移動支付的內涵
移動支付,又稱為手機支付,是指企業、個人通過移動終端或互聯網,直接或間接地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發出商品交易完成后的支付指令,從而實現貨幣的支付或流通職能。
(二)移動支付的主要特點
移動支付與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融合,既是一種電子支付,同時兼具了可移動、及時、專有性等特點,即消除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用戶可以及時獲取所需要的服務、應用和信息并能根據個人喜好和習慣定制專屬的消費方式和其他個性化服務。
二、 移動支付發展SWOT分析
(一) 優勢(strengths):
1、能降低成本,提高金融交易效率。移動支付對于金融交易的效率的提升有著顯著的作用,目前來說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重要推力之一。如尹志超等人在移動支付對創業的影響的實證分析中表示,移動支付可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減輕信貸的束縛, 家庭創業的概率以及企業經營的效率均因此明顯地得到提高。
2、消費者粘性較強。隨著移動支付服務平臺的發展,人們對移動支付服務平臺和在線支付平臺的依賴也在增加,通常情況下,人們可能忘記帶現金,但是不會忘記帶手機,這也為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發展契機。目前來說,移動支付的客戶端比較穩定,具有一定粘性。
(二) 劣勢(weaknesses)
1、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基于移動支付的技術特性,用戶的信息獲取和分析將更加便利的同時,安全性問題也儼然成為了用戶最擔心的問題,比如惡意軟件的侵害、數據泄露、詐騙以及不可靠的多方驗證等等觸動著人們的神經,并威脅著移動支付的發展。
2、用戶信用評估體系不完善問題。由于網絡法治還存在很大的漏洞,其懲罰力度小且管理難度大的特點,使得網絡犯罪率持續增長,打壓不盡。特別是P2P網貸平臺,由于評價信用的體系不夠完善且進入的門檻低,詐騙等問題時有發生,給市場參與主體造成巨大的損失。
(三) 機會(opportunities)
1、經濟環境好,政策大力支持。國家鼓勵發展大數據技術,創新移動支付新模式,促進大數據技術與移動支付的完美結合。國家對移動支付領域的許多政策扶持,無疑為移動支付的推廣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大環境。
2、廣闊的市場需求前景和發展空間。伴隨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移動支付作為擁有最先進的技術和最新運營模式的新興產業,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需求前景,尤其體現在農村地區。目前,相當多的農村居民已經擁有了移動設備,而且移動支付公司積極推動互聯網的普及,這些因素都將成為第三方移動支付在農村地區得到較好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根據《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可以得知, 截至2019年2月,我國農村網民數量為2.22億,農村移動支付發展空間巨大。
(四) 威脅(Threats)
1、技術更替的挑戰。隨著蘋果公司對智能穿戴等方面投入的大量的研究, 智能穿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一部分的功能基本上都會更換智能手機的基本功能,這給移動支付最重要的媒介——手機帶來挑戰。
2、交易資金流向監管難度大。第三方支付加入后,甲想向乙跨行轉賬,相當于把資金從甲的A銀行賬戶轉到第三方機構的A銀行賬戶上,然后第三方機構再把它存在B銀行賬戶的錢,匯至乙的B銀行賬戶上。這相當于繞開了中央銀行的監管,通過兩筆同行轉賬,完成了一次跨行匯款。
央行無法了解真實的交易信息和難以控制金融資金的流動性,這大大地妨礙了中央銀行行打擊洗錢、金融監管、貨幣政策和金融數據分析等工作的開展。
三、 移動支付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對監管部門的建議
1、加強宏觀審慎監管。監管機構應加強對移動支付的宏觀審慎監管,首先通過識別和識別系統性風險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并評估系統性風險系數;第二,制定監管規則和標準,降低系統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第三,在系統性風險爆發后立即進行干預,以減少其干擾的程度。
2、實行職能金融監管。職能金融監督是指對整個金融系統的系統性風險進行事前預防,重點是金融產品的核心功能,并在這些功能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監管機構和監管規則。第三方支付機構涉及的應用場景較多,監管部門對其實現的特定的功能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職能監管。
(二)對第三方移動支付公司的建議
1、提高服務質量,增進客戶粘性。面對數十億用戶,互聯網競爭對手往往會采取補貼戰爭的策略來增加市場份額,但補貼不是一種持久的策略,提高服務質量是關鍵。具體而言,各大第三方移動支付公司可以將金融服務的觸角盡可能多地伸向客戶工作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實踐普惠金融服務。通過創新適應市場需求的服務模式,努力整合線上和線下金融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注重客戶的個性化體驗,提高客戶粘性。
2、拓寬線下移動支付網絡,拓展農村發展空間。由于農村地區的市場十分廣闊,第三方移動支付初期可以采用補貼和免費政策來引導農村居民傳統金融意識和支付習慣的形成,線下與各大商鋪加大合作力度,積極推廣移動支付,完成線下支付的全域布局。
【參考文獻】
[1] 尹志超,公雪,郭沛瑤.移動支付對創業的影響——來自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微觀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19(03):119-137.
[2] 徐淵,王艷.移動互聯網金融:產生條件、發展趨勢及面臨的挑戰[J].南方金融2014(0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