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呈 王世棟
【摘 要】 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同其他國家的民商事活動日漸增多,國際私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文將先從國際私法發展史、立法理念做深入探討,繼而推導政府利益分析說在國際私法中的重要地位,最后結合理論中的國際主義與國家主義做重要闡述。
【關鍵詞】 國際私法 政府利益分析說 最密切聯系原則
一、國際私法理論發展史
在歷史上國際私法一共有過三次劇烈的思想變革,而每一次的理論變革都將會給國際社會的發展帶來顛覆性的革新。第一次變革發生在中世紀羅馬法復興時代,早期的羅馬法和《優士丁尼法典》并不是變革的起源點,它起源于中世紀中晚期的意大利城邦之間,當時國際私法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兩個相互沖突的法律體系同時存在時,應該適用哪一個法律體系?當時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理論,法則區別學說:“主要從法則的性質出發,并認定人法具有域外效力,而物法只具有域內效力。”第二次變革是提出了法律關系本座說,為近現代國際私法的發展夯實了理論基礎,它取代了法則區別說在國際私法中的影響,時至今日許多大陸法系國家仍然在沿用法律關系本座說,法律關系本座說致力于為每一個法律關系構建雙邊沖突規范,實現法律關系的場所化。第三次變革是提出了政府利益分析說,這次變革史稱“美國沖突法革命”,這次革命主要波及的是以美國為首的普通法系國家,主張“當兩個國家在法律適用上均有政府利益,法院應適用法院地法; 當只有一個國家在法律適用上有政府利益,則應適用該國法律”,它被稱作“新單邊法”。
二、政府利益分析說中的國際主義與國家主義
(一)政府利益分析說概述
政府利益分析說首先是由世界著名法學教授柯里在《沖突法論文選》中提出。他講道政府利益亦即經濟社會政策指導立法方向,所有的法律都要以其為立法宗旨,而且它對法律的選擇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他極力排斥傳統的沖突法,并且認為法院在審理案件時要查明法律所體現的政府或州的利益,柯里對政府利益的理解過于單一、片面,他認為政府利益主要就體現在國家或州的“立法意圖”。本人認為有的立法計劃是落后于社會發展的,因此它所體現的“立法意圖”并不一定符合政府的利益,因此不能絕對的說政府利益體現的就是國家或州的“立法意圖”;而且國家或州的“立法意圖”有時會與政府的利益相悖,政府機構在制定法律的時候并不能事無巨細,充分客觀的考慮到法律在具體執行時候的狀況,故法律行為有可能會損害到政府的利益;國際私法中的政府利益分析說可能更多的是要處理國際事務,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大國就要求更多的考慮其它國家的利益。綜上所述,政府利益分析說固然在未來的國際私法制定中地位重要,但是其內涵還有待完善。
(二)政府利益分析說中的國際主義
政府利益分析說主要應用于國際私法領域,政府利益分析說中國際主義也是國際私法國際主義中的重要表現形式。美國一位法學威廉.巴克斯特(William Baxter)認為“政府利益分析說”存在很多漏洞,因此為了完善、修正此學說,他提出了“比較損害”理論,此理論在1963年被提出后引起了美國法學界的高度關注,此理論指出:如果不適用某個州的法律,會給該州帶來巨大的利益損害,則應該適用該州的法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案例發生在1976年加利福尼亞州最高法院,是一起上訴案件名叫“伯恩哈德訴哈拉夜總會案”,此案件是“比較損害”理論在司法案例中的實際運用。此案件如果按照柯里的“政府利益分析說”按照法院地法去審理,則會嚴重損害其他州的利益,并且會滋生一種讓當事人隨意挑選法院的惡習。巴克斯特的學說排斥“政府利益分析說”中的“法院地法優先原則”,主張適用與此案件利益關系最大地的法律,雖然這樣也會相對較小的損害那一州的相關利益,但是從長遠來看各州都將受益。本人認為柯里的“政府利益分析說”在面臨法律選擇的時候,可以用此方法來權衡相關法律背后的利益,但是面對司法案件時要限制性的運用。
(三)政府利益分析說中的國家主義
政府利益分析方法在中國國際私法中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兩點:將傳統的國際私法作為基礎,兩者共同為法官的自由裁量提供引導。國際私法是沖突法,政府利益分析方法拋棄傳統的沖突法規則獨立存在是不可取的,傳統沖突規則追求的是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的穩定與秩序,增強了法律規則的確定性和可預見性,政府利益分析方法主觀性強,拋棄傳統的沖突規則是對傳統沖突法法律本質的否定,是不符合法律邏輯的。政府利益分析方法與傳統的沖突法規則在精神層面是高度一致的,它們的發展歷史和出發點是共同的,只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沖突法規則變得死板和機械,為了彌補其漏洞,政府利益分析方法應運而生,但是它們的目的都是保護其本國和自身的利益,因此政府利益分析方法自然要以傳統沖突法規則的存在為前提。
我國的傳統沖突規則在實踐中還仍然發揮著作用,并且還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它在司法實踐中的基礎性地位目前是不可撼動的,而且它可以引導法官做出公正的判決,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沖突規則內部也在優化,對具體案件的適應性顯著提高。同時政府利益分析理論作為時代的新產物,結構和內涵都極具創新性,當傳統沖突規則存在個案不公平的情況下,政府利益分析方法可以起著“兜底作用”。我國的國際私法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吸收國外的先進理論,例如美國的“最密切聯系理論”。“政府利益分析說”與“最密切聯系理論”兩者之間存在很多共性,但是本人認為“政府利益分析說”有強大的支點“利益”,它應是“最密切聯系原則”的理論基礎,故在中國的國際私法中“政府利益分析說”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 李勝.淺析柯里的政府利益分析說[J].法制與經濟,2011,(278):64.
[3] 宋曉.國際私法與民法典的分與合[J].法學研究,2017,(1): 175-183.
作者簡介:劉俊呈(1993—),男,碩士在讀,云南財經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