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瑕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并購已經成為了企業能夠在一定時間迅速擴張的方式,但是如今中國企業的并購成功的案例卻很少。因此,為了使企業的并購計劃能夠取得一定的成績,需要進行企業文化并購。在企業并購文化整合的過程中,需要構建相應的演化博弈,并根據相應的參數表達其中的群體策略發展規律。同時根據相應的物理知識,建立企業并購文化整合的動態仿真模型。本文通過研究企業文化整合和企業并購文化整合模式,可以構建企業并購文化整合的演化博弈sD模型和仿真分析。
關鍵詞:企業并購 文化整合 演化博弈 系統動力學
引言:企業發生并購問題導致失敗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并購計劃的戰略、營銷、人員配置等方面的失誤,更重要的是文化方面的沖突使其難以成功的并購相關企業。每個企業都具有不同的企業文化,它能夠幫助企業引入、留住和管理優秀的人才,也會使企業的員工能夠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下,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然而,在企業實現并購之后,兩種文化會在企業中共同存在,為了使這兩種文化能夠呈現出相互促進的作用,企業采用了演化博弈的模式將企業并購文化整合進行分析,尋找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一、企業文化整合的概述
隨著日本經濟的逐步發展,日本人認識到美國在進行企業管理的理念與日本企業的不同之處,因此出現了企業文化理念。例如Luigi G、Peters、Luigi z等許多學者都對企業文化進行了定義。但是,如今企業文化依然沒有明確的概念,大多數學者認為:企業文化就像人一樣帶有一定的價值觀、人生觀、信念、行為方式等等。當然,企業文化也會像人一樣具有不同的類型和風格,如硬漢型、高效型、市場型等等。
企業文化是能夠與其它企業進行區分的關鍵,它是一個企業的靈魂。由于企業具備不同的企業文化,就會使企業形成不同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會在企業進行并購時導致兩種企業文化難以進行融合。企業進行文化整合就是在企業完成并購之后由于兩種文化產生了相互抵觸,這兩類人群之間為了能夠使利益達到最大化,會進行妥協和調整的過程。但是在文化整合的過程中無法得到最理想的狀況,因此,會采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對其進行整合的過程進行分析,從而找出最有效的方案。系統動力學(sD)模型和仿真能夠動態的表達企業與并購群體之間動態博弈的現象。
二、企業并購文化整合模式
企業進行并購之后,會對原有企業的物資、人員、資金進行調整,但是這種調整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并不能得到保證。只有將企業的文化進行整合才能體現出并購后的優勢。因此,將這兩種文化能夠相互融合的方式分為三種類型。
(一)吸收式整合
吸收式整合是指企業在完成并購之后,企業的一部分人員將文化通過各種形式將其灌輸給企業的另一群體,從而形成能夠接受其它企業文化的整合方式。它具有一定的優點,在文化整合完成之后,能夠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能夠促進企業長久的發展。但是吸收式整合也具有一定的缺點,在文化整合的過程中如果較為強勢會受到其它文化群體的反對和抗議,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
(二)融合式整合
融合式整合是能夠將這兩種文化的群體一起管理的形式。企業在實現并購之后,讓這兩種文化的群體都能保持相互平等的工作等級,將各個文化群體中的優勢都展現出來,相互交流幫助,從而能夠達成文化共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做出一些犧牲從而使企業能夠實現最高的利益。
(三)保留式整合
保留式整合是企業在并購之后發現兩者的文化差異加大,只能保持這兩者文化共同保存。這種方式能夠使企業形成多元化經營的模式,減少由于文化產生的矛盾降低企業的收益,但是這種方式使企業難以形成凝聚力。
三、演化博弈模型構建
進行文化整合的主體就是企業中的文化群體。因此,通過改變文化群體的占比就可以有效的實行對文化進行整合。演化博弈模型的構建需要一定的理論基礎,它的研究對象應該是能隨著時間的發展產生變化的文化群體,也是為了讓人們能夠理解群體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并且也能從中知曉為什么部分群體能夠進行變化和變化的原因。能夠使群體產生變化的原因是由于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產生了變化。
進行演化博弈模型的構建時,首先,應該設定參與實驗的主體與策略集合;其次,建立支付矩陣,根據演化過程可以得到一個動態方程;最后,找出動態方程的穩定狀態。
四、演化博弈SD模型及仿真分析
運用系統動力學可以進行模擬仿真,并且根據將兩組數據變化的動態過程進行對比分析各因素對文化整合產生的影響。例如,根據演化博弈的基因來復制動態過程,建立了兩方群體文化整合的sD模型,從而能夠模擬出在不同參數發生改變的條件下,數值發生改變的動態過程,這些數值的變化能夠體現出給博弈雙方的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積極影響或消極影響。
結語: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企業進行文化整合時需要找到適當的文化整合方式,減弱文化沖突帶來的影響,才是成功實現文化整合的方式。在進行文化整合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定的沖突,因此,企業應該在核心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融合和非核心的部分進行兼并才能降低或消除文化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