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越之間的跨境勞務關系由來已久,已成為當地勞動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兩國經貿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將迎來新的發展,為此對跨境勞務合作進行經濟學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先分析憑祥跨境勞務的成因和現狀,接著分析跨境勞務發展的困難與不足,最后提出推動相關建議。
【關鍵詞】 跨境勞務 越南勞工 憑祥市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出以及中新南向通道建設的推進,地處西南邊境的憑祥市的發展建設越來越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視,且對外開放合作不斷深化,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市場資源承接的樞紐。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憑祥市在對接雙邊勞務市場方面的重要性愈發突顯,其跨境勞務合作已迎來了全方位的新機遇和新發展。
一、跨境勞務的成因
近些年來,不獨是廣西,中國國內各地的勞動力雇傭成本均上升較快,從而帶來了招工難和用工貴等問題,不利于邊境地區開發與發展。根據經濟學中勞動力流動的相關理論,越南勞工進入憑祥,從而帶來了憑祥市的跨境勞務合作。事實上,憑祥市使用越南勞工有著多種背景和原因:
(一)歷史原因。越南勞工到憑祥務工的情況由來已久,在跨境勞務沒有合法化之前,由于歷史、地理、血緣等原因,使得兩地語言相通、文化相近、溝通便利,越南勞工很容易通過邊境小路來憑祥務工,做一些季節性工作,如砍甘蔗等。
(二)成本優勢,收入差距大。越南勞工在用工成本方面具有較大優勢,這是憑祥市借以吸引企業入駐的一大關鍵優勢。首先,越南國內失業率高,特別是越南的邊境地區擁有較多的富余勞動力,勞動力供給充裕,如諒山省等地,這使得越南勞工愿意對外輸出勞動力以獲取更大利潤。再者,越南人均工資相對于國內平均工資來說比較低, 2018年上半年只有人民幣約1529元,是同期廣西人均工資的三分之一。最后,越南勞工更能吃苦耐勞,人均工作量更大,人均產出更高,使得雇傭越南勞工的企業能獲取更大利潤。
(三)使用便利,緩解勞動力緊張。由于地理位置相近,憑祥市使用越南勞工更為方便,且中越經濟優勢互補,彼此具有不同產業的比較優勢,越南勞工的跨境勞務可以大幅緩解憑祥市的勞動力緊缺現象,使得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相互補充。事實上,憑祥市的本地勞動力較少,一般大多數青壯年會外出廣東、浙江、福建等地打工,造成季節性工人需求量大和勞動力短缺,而越南勞工的到來正好可以成為砍甘蔗工人、建筑工人、紅木加工工人、林業工人、服務員等勞動密集型工人,緩解憑祥勞動力緊缺的現象。例如,每年到甘蔗收割季節,由于憑祥市勞動力嚴重不足,有三萬余人的越南勞工進入憑祥市進行砍蔗的務工活動。
二、跨境勞務的發展現狀
經過多年的發展,憑祥市既學習了其他地方的有效經驗,又開創了很多新路徑、新思路,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行,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并初具規模。
(一)形成中越邊境友好村屯。近幾年來,中越雙方政府越來越感受到友好發展帶來的互惠互利,為此已經通過協商締結了中越邊境友好村屯,比如憑祥市和諒山省的三個鄰近縣,接下來還有更多的邊境市和邊境縣加入到“中越邊境友好村屯”的隊伍中來,這些友好村屯的建立,將帶來雙方人員往來的進一步便利化,將更加有利于憑祥市跨境勞務的進一步發展,從而也能推動經濟的發展。
(二)跨境勞務有效機制得以建立。憑祥市通過頒布《憑祥市跨境務工管理暫行辦法》,成功建立了“兩個中心一個平臺”,“兩個中心”是憑祥境外邊民務工管理服務中心、憑祥跨境務工人員傳染病監測和體檢中心,“一個平臺”是邊民入境務工管理系統平臺,使得跨境勞務合作機制臻于完善,跨境勞務的發展規模也隨之不斷增大。
(三)跨境勞務辦理流程得到完善。對于跨境勞務的辦理流程而言,越南勞工可以用護照或者邊境通行證辦理,繼而去憑祥工作,但不能去內地工作。同時,越南勞工的用工、保險等事宜則由正規的跨境勞務公司按國家規定辦理,且在正式務工前還會習得跨境勞務公司進行的相關法律法規與安全規范培訓。
根據憑祥市人社局的數據,憑祥市2016年成功引進越南勞工6.7萬人次,2017年成功引進10萬人次,并且2017年的中越之間的跨境勞務結算量超2.7億元人民幣。完善后的憑祥市跨境勞務的具體辦理流程及費用情況如下:1.越南勞工首先需要辦理《聘用境外邊民用工許可證》,然后由用工單位申請;2.由用工單位組織越南勞工到憑祥跨境勞務人員傳染病監測和體檢中心進行8項健康體檢,該項流程費用為每人每年134元人民幣;3.辦理《廣西崇左市跨境務工人員登記卡》,由人社部依申請對符合條件的跨境務工人員進行簽發,免費辦理;4.辦理《外國人停留證》,由市公安局簽發,費用為每人每月100元;5.購買保險,由用人單位或勞務派遣公司為越南勞工購買商業保險,保險理賠內容包括人身意外傷害險15萬元額度及意外醫療費用2.5萬元額度,保險費每人每月23元。
(四)跨境勞務市場得到規范和發展。憑祥市通過保障跨境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工作的監督、材料的審查以及強制購買商業保險等,規范和發展了跨境勞務市場。例如,根據憑祥市人社局提供的數據,2016年憑祥有7家跨境勞務派遣中介公司,2017年發展到28家,為2016年數量上的4倍,且全部為私人性質,從成立之初至今所處理的跨境勞務人次超過9.5萬。
三、跨境勞務遇到的困難
盡管憑祥市跨境勞務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
(一)勞動力跨境流動遇到壁壘和障礙。廣西尚未將跨境務工人員入境后停留180天的政策落實到位,這導致憑祥市目前只能辦理“一月一簽”,這是因為外國人出入境證的有效期限只有一個月,所以越南勞工的務工證也只能是一個月的期限,雖然到期后可以申請去延期,但屆時必須回越南國內辦理好相關手續再回到憑祥,時間成本高。橫向比較的話,云南瑞麗的跨境務工證期限是六個月,使得跨境勞務的開展富有成效,憑祥市應學習瑞麗的做法。
(二)跨境勞動力市場不健全。在雇工人數上,憑祥市政府規定當地企業要確保外國工人不能超過本地工廠總工人的50%,以保護本地就業,若違背規定,則越南勞工和勞務中介公司都要受處罰,但在實際執行情況下,外國工人超過50%的情況很多,截止目前因為違反比例規定而遭受處罰的越南勞工和勞務中介公司不多,主要原因是這種行為屬于市場行為,是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所采取的措施,本身很難避免,而且憑祥市本地人也不會對這種“又苦又累的工作”被擠掉而不滿,事實上正是因為憑祥市勞動力不足才會去引進越南勞工,憑祥市本地人則多去外地打工,追求更高的工資。
(三)監管機制不夠完善。對于入境越南勞工的管理問題,限于跨境勞務相關監管人員的缺少和信息不對稱,部分監管機制落實不到位,導致違法用工、非法就業等現象仍然存在,法治化水平落后。以2017年6月份為例,當月有8.7萬人次越南勞工入境,而2018年1月份至7月中旬更是每月都有8.8萬人次,數量非常大,用工高峰期例如春節和砍甘蔗時期,每日都有5000人,這給人力本已有限的監管機構方面帶來了一定的管理困難。
四、推動跨境勞務發展的建議
面對跨境勞務市場已有的問題,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認真對待。仔細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后,我們可以從實際出發,努力解決問題,從而推動跨境勞務的合作與發展。
(一)抓住政策紅利。憑祥市應利用好國家政策,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特別是立足于憑祥市跨境經濟合作區和邊境產業園區進行發展。
(二)擴大和創新跨境勞務合作。未來中越雙方需要進一步擴大跨境勞務合作的領域和內容,在合作方式上多加交流和創新,增進相互之間的信任感。例如打造越南民族風情街、越南文化旅游等,進行勞務培訓,吸引越南勞工在新領域進行新就業,不斷簡化程序和節約時間,不斷完善細化邊民出入境和就業居留管理制度。
(三)進一步推動市場化。尊重市場規律,努力培育統一的跨境勞動力市場,讓分散就業和規模就業共同發展,使跨境勞務合作更具有實用性。
(四)改進政府的管理模式。提高政府的服務能力、服務意識和辦事效率,完善跨境勞務合作信息服務平臺,簡政放權,加強政府監督和依法治理,改善跨境勞務的服務環境、態度,規范管理跨境勞務合作,并聯合公安部、人社部等相關部門排查違法用工等行為,一旦發現予以堅決打擊。
五、結語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憑祥市有意積極推進中越之間的跨境勞務合作,創新發展兩者之間的合作模式,維護憑祥市勞動力市場平衡,已成為廣西跨境勞務的合作試點市,未來憑祥市可以繼續朝著跨境勞務中勞動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方向努力,進而發揮雙邊最大的貿易優勢。
【參考文獻】
[1] 張戈躍,郭宵星.中越邊境越南居民在廣西提供跨境勞務的現狀及改善途徑[J].對外經貿實務,2017(06):85-88.
[2] 歐陽華,張建中.勞工政策對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影響的博弈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2(03):78-81+130.
作者簡介:胡勝龍(1994—),男,漢族,安徽合肥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資源經濟學、產業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