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會丹


【摘 要】 中國與歐盟之間貿易往來密切,歐對華直接投資給中國的企業帶來了前沿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本文分析了歐方企業對華直接投資動因及其與中歐貿易之間的聯系,有利于助推中方與歐方貿易健康發展。
【關鍵詞】 中歐貿易 直接投資
1 歐盟對華直接投資現狀
自19世紀90年代起,歐盟外商開始在中國境內進行直接投資以進駐中國市場,現今來自歐盟的外商在中國境內所貢獻的直接投資已經成為中國使用所實際利用的外資的重要組成部分。
1.1 歐盟對華直接投資規模。歐方各成員國企業每年的對外投資是世界上重要的直接投資輸出來源之一,每年輸出的直接投資金額可觀。
如表1-1所示,從2012到2017年,歐方國家在中國境內實際直接投資的企業數從1605家增長到1817家,歐方國家在中國直接投入資金在項目數量上和實際金額上總體都呈上升趨勢,雖然從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額中歐方各國所實際投入的金額所占比重來看,2014年其比重有所下降,但僅從數量上來看,中國實際使用的來自歐盟的外資金額數額仍然逐年上升,在2017年,來自歐方的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實現了82.88億美元的直接投資,占當年中國吸收FDI的6.1%,可以看出,作為中國的一個不能缺少的貿易伙伴,來自歐盟的直接投資是中國吸收的境外直接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1.2 歐盟對華直接投資項目規模
歐方企業對中國進行直接投資的項目平均投入資金都比較大,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其在中國實際投資的項目資金規模更是日益增大。如表1-2所示,歐盟在華直接投資項目規模呈現在波動中略有上升的趨勢,2014年,平均項目規模達到450.76萬美元,為歷年之最。2015年來自歐方的外商在中國境內直接投資所建立的項目平均投入的資金規模為382.21萬美元,與之相比,美國僅為168.32萬美元。
2歐盟對華直接投資對中國的影響
2.1 促進中歐貿易規模擴大。中國具有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和廉價的生產成本條件,這吸引了歐方外商來華設廠進行投資,而相比之下,歐盟的勞動力成本等生產成本較高,歐盟企業就會選擇在中國進行生產,再將產品運回國內供消費者消費,便導致中國對歐出口量的增加,近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使得中國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國際市場有更加強大的競爭力,這也是原因之一。
2.2 加大中歐貿易失衡,使貿易摩擦增多。歐盟對華直接投資不僅使雙方貿易規模擴大,替代效應也使得中國自歐盟進口商品數量減少,從而使雙方貿易規模差距更大,中歐雙方的貿易摩擦一直都是無法忽視的問題,貿易的失衡又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
2.3 帶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歐盟具有更先進的技術,并且因為來自歐放的外商在中國境內進行直接投資時,要從歐盟境內將一些所需的關鍵設備等產品運入中國,會造成中國向歐方國家進口的數額的增加,通過直接投資帶來的技術外溢效應,歐盟對華直接投資使了中國企業接觸到更前沿的技術,學習到西方國家的管理經驗。
3 利用歐盟對華投資的建議
更好地吸收、利用來自歐方企業的直接投資可以有效助推國內經濟和對外貿易發展,本文為利用歐盟對華投資促進中歐貿易提出一些建議。
3.1 優化利用外資布局。中國的外資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是利用外資的弱勢地區。要進一步協調區域發展,抓住建設“一帶一路”和振興中部地區和老東北工業基地的機遇,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完善中部地區合西部地區的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以吸引外商在中國的中部和西部地區進行投資,優化利用外資的區域布局和產業布局。
3.2 放寬外資準入領域。一直以來,外商在中國境內進行直接投資在產業選擇上都注重于投資制造業等傳統產業,要更好地吸收、利用外資,利用外商投資實現國內的經濟發展目標,就要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領域,加大金融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開放力度。
3.3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要改善境外企業在中國境內進行直接投資的環境,進一步修正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打造公平開放的投資環境,規范國內市場經濟秩序。還要注重投資產業導向,加快國內產業升級調整的步伐。針對中方與歐方由于貿易逆差過大等因素而日益增多的貿易摩擦問題,要健全貿易摩擦應對機制,提高應對貿易摩擦的能力,完善信息體系,提高應對速度,盡量減少貿易摩擦給外貿企業帶來的損失,維護我國權益。
3.4 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尋求更符合國家發展目標的使用來自境外企業的資金的方式、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有益于更好地利用外國投資助推國內經濟的發展,也有益于更好地促進國內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
【參考文獻】
[1] 胡曉,王濤生.歐盟在華直接投資與中國對歐盟出口商品機構[J].商業研究,2011,(1):195-199
[2] 王樾. 歐盟對華直接投資對中歐貿易的影響分析? [D]:[碩士學位論文].貴州:貴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