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黑龍江省對俄開放的前沿陣地上,大興安嶺是最北的橋頭堡,邊境線長、對俄經貿輻射范圍大,經貿往來歷史久。本文通過對大興安嶺地區對俄開放的客觀條件以及政策指向的分析,提出大興安嶺對俄沿邊開發開放的路徑,為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邊遠山區的大興安嶺林區提供經濟合作和異地就業甚至異地城市化的空間,促進大興安嶺對俄經貿的發展,進而帶動大興安嶺林區甚至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 大興安嶺 沿邊開發開放 對俄 路徑
在開放發展的理念指引下,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黑龍江正聚焦發力對俄延邊開發開放貿易。而大興安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在省級、地級政策傾斜下,大興安嶺對俄沿邊開發開放貿易正欣欣向榮。
從黑龍江省層面上來看,在23年的時間里,18個境外產業園區在黑龍江同俄羅斯政府的合作下拔地而起。這其中就包括三個國家級境外園區。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加速推進,黑龍江對俄貿易的前沿自東向西至南向北延伸至大興安嶺地區。
大興安嶺地處我國最北,與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和阿穆爾州接壤。對俄區位優勢明顯,同時擁有兩個國家一類口岸和一個過貨通道。交通上有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強力支撐。政策上有天然林保護、資源枯竭地區經濟轉型等政策利好。對俄沿邊開發開放正積極推進,筆者在實地調研考察當前開發開放進程的基礎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繼續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
大興安嶺應建立并完善口岸對外交往的大通道以實現“一帶一路”東北地區國際大通道的建設。對內各口岸間要形成鐵路交通運輸網,最終形成對內對外、陸海、江海聯運的國際大通道。
1.加快打造歐亞國際大通道。加快歐亞國際大通道建設,依托漠河、呼瑪兩個國家一類客貨口岸及洛古河臨時過貨通道,以加漠公路、鐵路為軸線,延伸構建我省第三條以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的對俄經貿合作大通道。變交通尾端為國際大通道前沿,變輸入經濟為輸出經濟,同時加強與俄羅斯阿穆爾州、外貝加爾邊疆區地方政府的交流與合作,加快推進連崟——加林達鐵路項目,實現大興安嶺與對岸俄方騰達市到加林達的“小貝阿”鐵路相連的歐亞大通道。
2.全力打造中俄跨國貿易通道。該通道的定位應是對俄貿易合作的綜合服務體系,必須具備合規有序、規模大、成本低、交易便捷以及高效率的特點。跨國貿易通道應該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省內主要城市口岸的“中國名優商品展示直銷中心”,二是設立在俄羅斯境內及相關地區的“黑龍江省中國名優商品展示批發配送中心”,其功能是發揮展示、批發、倉儲、報關、結算、運輸、信息交易等方面的作用。
二、推進合作協調機制的建立及運行
總體上講,大興安嶺應積極推進建立起地方政府、企業等微觀主體雙層次的合作協調機制。
1.完善地方政府間協調機制。建議成立有黨政一把手參與的對俄合作領導機構,配套出臺激勵政策,充分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密切與省商務廳的聯系,爭取委托招商重點支持及專項資金配給。建議成立沿邊口岸跨境經濟合作管理委員會,將口岸所在地海關部門、檢疫部門、出入境管理部門納入進來。對跨境經濟合作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匯總分析,針對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協商提供解決方案。
2.完善微觀主體間協調機制。在跨境經濟合作中企業將成為未來的主要微觀活動主體,因此,應加強投資方向引導,擴大企業對俄合作規模。建立起各行業和企業間跨境經濟合作協調機制能夠使保持跨境經濟活力。可以借助口岸地區各行業的媒體平臺,建立跨境經濟合作行業內溝通協調機制(如中俄農業合作論壇)。
三、完善經濟合作配套產業體系
建立健全配套產業體系,邊貿地區才能實現全方位、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對俄口岸跨境經濟合作的發展才有長足的動力。
1.拓展中俄產業項目合作。一是要在提高產品附加值上做好文章。首先,進出口貿易須調整商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培育和發展產業集聚區。其次,在擴大本地產品出口的同時,積極探求中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合作路徑,促進中俄產業鏈對接。
二是鼓勵區內企業在俄羅斯投資建廠,充分利用境外資源,發揮中國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領域的優勢,在俄生產的制成品一部分可在俄羅斯銷售,另一部分則銷往獨聯體國家、日本、韓國和歐洲。
2.推進多領域對俄交流合作。一是加強對俄科技合作。依托大興安嶺職業學院、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積極開展與俄羅斯科研機構和知名大學在創新領域進行合作。二是加強對俄教育合作。以大興安嶺地區職業學院、職教中心為依托,積極與俄高校舉辦師生交流活動,大力推廣俄語、漢語教學。三是加強對俄文化交流。以中俄傳統民俗節日為契機,在漠河、呼瑪、塔河等地區開辦中俄文化集會,建設區域性、規模性的文化產業項目。
四、申請國家給予口岸建設政策和資金支持
大興安嶺正處在森林資源全面停止商業采伐的“封山育林”的轉型發展時期,口岸建設、對俄貿易園區建設、各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策、資金的支持。因此,應積極申請國家對大興安嶺地區對俄通道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政策和資金給予支持。
黑龍江省“東絲路帶”已被國家納入“一帶一路”中的“中蒙俄經濟走廊”,大興安嶺作為沿邊開發開放規劃確定的先導帶,公路、口岸、園區建設等都應申請得到更多的支持。積極爭取國家對大興安嶺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給予特別資金補償支持,用好用足國家支持邊境地區貿易發展的各項政策,做好相關政策配套落實工作。爭取把興安沿邊開發帶列為提升沿邊開放的先行區,推動企業、民間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聯合協作,廣泛吸納社會資本投入。創新招商模式,以優良的服務環境和富有競爭力的項目吸引國內外戰略投資者。遵循國際慣例謀劃包裝項目,更多的使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資金。
(李靖宇?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委黨校 政治經濟教研室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