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
【摘 要】 現代足球運動的意義已不局限于體育與游戲的范疇,而在于對社會、對人的價值,能使學生在校園足球運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啟示和熏陶。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部對我國校園學生體質健康的關注逐漸上升,體育運動得到很多校園的重視,尤其是重視校園足球運動的發展,因為足球是一項群體活動,好處較多,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利于建立學生團隊意識,增加社會責任感。在目前階段中,我國各個地區已經努力開展校園足球,積極借鑒各國的優秀教學經驗。同時,加強各個方面對校園足球的推廣以及發展,從不同方面分析校園足球對社會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
【關鍵詞】 校園 足球 發展 學生
一:選題目的
中國足球一直在改革的路上,雖然投入力度很大,但取得的效果卻很不理想,針對中國足球目前的水平現狀,黨中央國家領導人給與了高度重視。在2015年2月2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主持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會議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中國體育強國夢息息相關。發展振興足球是建設體育強國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國人民的熱切期盼。方案提出“三步走”戰略,強調要牢固足球基礎,大力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讓校園足球的發展上升到國家層面。足球人口越來越大,而學習的效果卻不盡人意,不同地區,不同的學生,身體狀況和技能都有所不同,而如何改善這種現狀是值得思考的。
二:校園足球分析對比
2.1從內容角度分析。學校體育是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足球運動是體育運動的一部分,而校園足球在學校的開展廣泛引起重視,因而對校園足球的研究往往以校園開展現狀研究的視角與理論進行研究。
學者對校園足球內容的研究集中于①發展狀況;②影響因素及對策。對校園足球發展狀況的研究,《 社會力量參與鄉鎮地區校園足球發展的機制研究》中駱朋威對校園足球的分析與探討主要是社會力量的參與對鄉鎮地區校園足球活動發展的現實意義,分析社會力量參與鄉鎮地區校園足球發地區校園足球活動的普及程度。社會力量參與校園足球發展的參與主體和參與形式應視情況而定,要有的放矢,如此才能在深入、全面借助社會力量發展校園足球的同時,規避可能產生的校園足球異化問題展的機制[1]。認為社會力量的參與能夠緩解鄉鎮地區校園足球活動的資金不足等問題,提高鄉鎮,在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結構轉型、經濟轉軌的社會環境劇變和體育改革不斷深化、校園足球發展的現狀日益提升,集于競技足球發展面臨瓶頸的背景下,校園足球呈現了較好的發展趨勢,也存在著例如:校園文化環境,地區差異,校園參與力度,師資教學力度等一系列的問題。
2.2研究對象分析。
2.2.1高中。陳樂在《高校校園足球發展現狀與發展模式研究 》中高校足球運動在高校校園中主要有三種形式,分別是普修課 、選修課以及課外活動。這三種形式構成了高校足球運動發展的基礎[4]。文中指出影響足球運動發展的原因有足球運動本身的特點,心理因素致使學生上選修課的效果不,校園足球氛圍不夠,場地條件不理想。文中提出要改變現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合理安排上課時間,采用分層教學 ;提高和改進教學方法,增加練習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 , 多開展足球比賽,增強學校足球氛圍,以此來提高校園足球的發展。
2.2.2中學與小學。在沈鐘《中小學校園足球良性發展模式研究——以蘇州市四個行政區中小學校為例》一文指出不同學段對開展校園足球的認識存在差異,不同學段每周足球活動、練習、訓練、比賽時間呈逐段下降態勢。不同的校園足球發展模式對校園足球的開展影響不同,提出了小學體育教學中感覺統合訓練的注意事項,小學體育教學是展開感覺統合訓練最好的時期,糾正小學生感覺統合不協調的行為,強化小學生的感覺統合能力[5]。在對小學生足球訓練之中對學生感覺綜合能力提出了要求。其中在《河南省中、小學校園足球的開展現狀及問題研究》一文中提出河南省中小學大部分體育教師的文化程度大都是本科,受過研究生教育和有足球培訓經歷的體育教師較少[6]。這說明體育教育資源缺乏,其中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較少,沒有統一的教程。
三:小結
近幾年以來校園足球的發展迅速,但其質量有待提高,地區之間校園足球發展差異大,資源匱乏,資金緊張,有些地區重視力度不夠。其中以中小學校園足球發展——黃角樁小學校園足球為例仍有許多不足之處:
1、足球涉及范圍少,宣傳力度還有待增強,學生積極性不高。學校體育教學是對校園足球發展的重要因素,學校雖然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可能因為其軟實力不能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在足球項目的開展上有一定困難。
2、雖然學校大力支持其校園足球的發展,但在其主觀因素上還是有一定限制校園足球活動。足球場地和足球器材是開展足球運動的硬性條件,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到,學校各種教學資源緊張,教學質量和教師業務水平不高。
3、地區差距過大,大城市校園足球發展優于小城市。由于經濟水平發展的限制和先進資源的引進以及地區差異過大,產生了嚴重的兩極化現象。二、三線城市校園足球的發展趕不上大城市發展的速度。
4、聯賽開展較少,沒有經驗,導致足球在校園的發展存在一定問題。學校足球人口少,參與人數少,足球氛圍營造不夠。學校對學生體質健康重視程度不夠,學生體質下降,學生家長不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駱朋威.社會力量參與鄉鎮地區校園足球發展的機制研究[J].體育師友,2019,42(01):72-74.
[2] 周正恒.初中校園足球推進途徑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3):55-56.
[3] 鄧山.關于校園足球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路徑的相關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1):179+181
[4] 陳樂.高校校園足球發展現狀與發展模式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2):16+15.
[5] 沈鐘.中小學校園足球良性發展模式研究——以蘇州市四個行政區中小學校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2):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