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黛
【摘 要】 近年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與改善,而相應的文化需求也漸漸增強,精神文化領域也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文化市場的發展,各類新聞走入人們的世界,尤其是娛樂新聞,娛樂新聞對各大公眾人物的報道,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心態。但由于娛樂新聞往往缺乏法律道德的約束,會出現一些內容低俗化,信息失真化的現象。這些問題使傳媒的公信力受到質疑。本文淺析了當代娛樂新聞報道的的弊端,并對其進行了思考并給予了對策,
【關鍵詞】 娛樂新聞 弊端 對策
一.當代娛樂新聞的主要弊端
近年來,我國的娛樂新聞報道越來越普遍,當前的一些娛樂報道出現了過分夸張、內容失真、誤導新聞媒體受眾的一些現象。如果不加以規范,會污染社會風氣,削弱傳媒的正面形象。不但不利于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更阻礙了我國文化發展前進的步伐。
其一,內容失真嚴重。真實性是新聞報道中最基本的要求,而作為娛樂新聞也應該嚴格遵守要求,通過對于國內一些娛樂雜志的報道,我們不難看出新聞失真的現象十分嚴重,不同媒體對同一事件的表述大不同,娛樂明星常常會以炒作等方式加深自己的關注度,有的甚至不惜捏造事實。因此國內新聞媒體應該遵守底線,對新聞報道的內容加以區分,為受眾呈現真實性的娛樂新聞。
其二,內容低俗化且形式單一。如今娛樂新聞追求的價值都是隨著受眾的喜好來改變,明星的丑聞、緋聞已經被媒體當做娛樂新聞的珍寶,在戛納電影節的紅毯報道中,一些國內娛樂新聞媒體不是報道活動的開展情況如何,而是爭相報道哪位明星穿著更加暴露或是哪位明星的服飾更加華貴。這些娛樂新聞為了賺足眼球,增加爆點,會在娛樂新聞報道中添油加醋,失去了娛樂新聞的本真,內容十分低俗且沒有價值,并且同一事件,各個媒體報道大同小異,抓住內容的低俗化進行報道,并沒有從多個方面進行正確健康的報道。這是娛樂新聞錯位的表現。
其三,媒體的責任意識淡薄。娛樂新聞的把關與審核十分欠缺,依照傳播學理論,媒體內部都要建立把關人機制,負責對媒體向外傳播的信息進行篩選和甄別。當前娛樂新聞市場的門檻較低,不少媒體為了所謂的知名度,會不自覺的放寬對娛樂新聞的把關,缺少責任意識。同時這些浮躁與快餐式的文化也會對我國主流文化的發展產生沖擊。
二.娛樂新聞報道模式的新探索
針對以上的諸多問題,應該從內容、形式、思想等方面,從受眾、明星、媒體等群體進行一一解決,以此來提高娛樂新聞報道的水平。
其一,內容選擇上積極向上,且符合事實規律。娛樂新聞是新聞報道中的一種,那么它必須遵守真實性的原則,娛樂新聞媒體應該在報道時,積極避免對雙方的傷害,把明星的一些誤點轉化為明星是如何努力進行工作與生活,傳播更多的正能量,在進行一個事件的評價時應從多方面進行思考與評判,引導受眾追求真善美,引導青少年積極向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其二,報道形式上避免單一,做出自己的特色。娛樂新聞不同于傳統的主流新聞,一般偏向于主持人播報、數據的分析以及視頻畫面來組成,娛樂新聞也被稱為“軟新聞”,如果形式過于單一,往往會使受眾感到乏味,缺乏了吸引讀者的吸引力、說服力與感召力,所以往往才篡改內容吸引受眾,因此要從形式上解決此問題,目前,隨著媒體技術的發展,多種形式的報道都可以進行,例如與觀眾在節目后進行公眾號上的互動,或者廣播、電話的接聽現場來電,設立信箱方便觀眾來稿。這樣都能大大地調動讀者的興趣與參與度,能夠更加豐富娛樂新聞報道的形式,這樣就會區別于普通媒體,更能博得受眾的關注與喜愛了。并且娛樂新聞應該提升報道品味,以正確的新聞價值觀來報道,而不是一味的迎合。經常能看到同一內容,各個報道都大同小異,對此可以考慮在節目編排上下功夫,盡量做出自身特色,以避免同質化競爭。
其三,應積極引導受眾的正確文化取向。新聞媒體能夠引導、調控輿論,肩負著引導受眾文化價值取向的功能和責任。所以,當前的娛樂新聞媒體不僅僅要注重自身的效益,更要考慮整個大環境的主流文化方向,要積極引導受眾,為廣大的受眾創造一個積極又健康的視聽環境,同時也為創建良好的文化陣地氛圍貢獻媒體的力量。這不光是娛樂新聞的發展所向,更是作為媒體的一種良知與責任,娛樂新聞告別低俗虛假,提高受眾的閱讀趣味,是勢在必行的。
其四,加強監督與規范,樹立行業規范。政府在對新聞機關的管控上應更加嚴格,也可以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制約娛樂新聞的不良發展。相關的新聞管控部門應該對一些發布不實、低俗信息的媒體機構進行處罰或者關閉,限制他們進入文化市場,督查媒體提高自身文化素養,以肅清行業之風氣,同時也為行業中其他媒體機構提出警醒。同時,也要發揮公眾對媒體的監督作用,可以建立輿論監督機制,根據公眾的有益意見對節目進行整改與調整,以充分結合并發揮政府和公眾共同監督的作用,形成媒體與公眾良好的互動氛圍。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娛樂新聞以其輕松的氛圍、受眾范圍較廣成為了如今關注度較高的新聞,但娛樂新聞在受到公眾的關注同時,也應該正視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及缺陷,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多個群體入手,努力改善自身的節目質量,提升節目的文化品位,摒棄新聞報道中的不實、低俗信息,加強審定與監督,打造內容為王、形式豐富的新聞節目,充分發揮媒體的積極作用,引導觀眾積極向上,為構建健康的優質文化環境奉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許建寧 劉鳳鳳《別讓低俗成為娛樂新聞報道的時尚》[J]《新聞知識》2007年8月
[2] 榮耀軍.當代中國電視文化研究[M].學林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