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譽霖 阮夢瑩 劉佳華
【摘 要】 在本文中我們對女子足球運動員踝關節損傷進行相關的統計、對比、分析和研究,參考相關的文獻資料,采用調查分析法,最終得出結果顯示女子足球運動員在運動的過程中踝關節損傷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主要以外踝韌帶損傷最為常見,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本文對損傷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損傷原理及機理提出相應預防措施及康復措施。
【關鍵詞】 女子足球運動員 踝關節 康復
1.前言
足球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是兩支不同的隊伍在同一場地內進行攻守將球射入網中的體育項目,球員只能用腳支配足球。在全世界范圍內,足球深受大家的喜愛,并且廣泛程度和影響度也是非常高的。 足球是一項競爭激烈的對抗性項目,在比賽中雙方的隊員都盡力爭奪對足球的控制權,只有把球踢進對方的球門才可以得分,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能讓對方球進入到自己方的球門,同一隊伍的隊員相互合作,雙方隊伍的隊員短兵相接。在一場高水平的比賽中,當球員在罰球區對空間和時間進行爭奪,比賽過程中雙方隊員因為沖撞導致隊員倒地的次數最高可達200多次,球員之間的對抗是非常激烈的,并且全場進行奔跑,所以這就很容易使其踝關節受傷。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女子足球運動員
2.2.1文獻資料分析研究法:通過網絡或者是書籍等渠道搜集相關的文獻,對文獻資料進行閱讀,收集相關的信息, 進行研究分析整理。
2.2.2專家訪談調查法:就目前女足在比賽和訓練中出現的踝關節損傷的現象及情況,向足球教練員及相關康復人員進行實地訪談調查
3.踝關節損傷原因
人體承重最大的屈戌關節就是踝關節,其可以承受五倍自身體重的重量。踝關節的結構,根據解剖學分解,其是由距骨和脛腓骨所組成,距骨是鞍狀關節呈前寬后窄的形狀,當運動員在跖屈時,踝關節是呈松弛狀態。所以當運動員踝關節受傷時都會伴隨脛腓聯合韌帶損傷和外踝骨骨折。踝關節特殊的滑車關節及骨與骨表面構成的關節面使得踝關節在運動時在一定范圍內有一定的限制性,這也就很好的保證了當足球運動員在做一些技術動作時,包括射門、急停、急轉、跳、跑等,其關節安全是有所保障的。除此之外運動員在運動時,其踝關節周圍的韌帶也是需要進行鍛煉的,不斷提高其性能,因為當足球運動員在運動時,常常會出現踝外翻的現象,從而導致外側副韌帶損傷。常常會出現踝外翻的現象,從而導致外側副韌帶損傷。所以說,運動損傷后處理以及康復非常重要。
4.踝關節損傷處理方法及康復治療方法
當踝關節損傷,一般都會伴有腳踝腫脹,此時可以壓迫腳踝外圍的軟組織使水腫向心性轉移去減少腳踝的腫脹。當踝關節損傷后,其內壓力回復正常時,要開始對踝關節的抗張強度進行鍛煉,提高其穩定性,因此此時踝關節的周圍組織中因為腫脹剛剛恢復時會出現真空包裹的狀態的。踝關節力量不平衡是導致踝關節損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在治療時要全方面進行治療,包括外側副韌帶和腓骨長短肌,并且不斷鍛煉足的外翻力量。現如今在康復訓練中采用的方法包括:鋸末跑道跑、上下坡跑、提踵走、足尖走跳、旋轉圓盤。這些主要是提高踝關節周圍的力量和關節外翻肌肉的力量。
4.1急性期踝關節韌帶損傷的處理:RICE療法
(1)休息(rest):避免活動可減輕疼痛。
(2)冷敷(ice):當腳踝受傷時,可以用冰水或者冰塊每小時冷敷20min,每天進行三到四次,連續三天進行,這樣可以很好的減輕疼痛和腫脹,使局部血管收縮。
(3)加壓固定(compression):當踝關節受傷時可以利用支板、膠布、繃帶、軟夾板對受傷部位進行短時間的固定,這樣可以很大程度緩解患者的疼痛,對于情況嚴重的患者要利用石膏對其進行固定。
(4)抬高下肢(elevation) :當踝關節出現損傷時可以將下肢抬高,利用血液的向心性,促進淋巴回流,減少受傷部位的水腫。
4.2康復治療
4.2.1急性損傷早期康復
原則 :急性損傷的早期康復要控制受傷部位再次出血,避免再次損傷,減少腫脹、疼痛,防止急性炎癥的發生,對肌肉和軟組合進行鍛煉,保障其運動功能,避免其萎縮僵硬。
方法 : 1. RICE療法。
2.對肌肉和關節進行適量的鍛煉,保證韌帶不會再受到損傷的情況下,對踝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進行鍛煉,保證其運動功能和血管功能。
4.2 踝關節運動損傷的恢復訓練
抬腳根練習,可對關節力量進行恢復,就是兩腳站立在地板上,雙臂要自然的下垂在身體兩側,緩慢的抬起受傷腳的后腳跟,利用腳趾的力量進行站立,這種腳的站立姿勢也可以使不同的,主要有三種,分別為與肩同寬、內八字、外八字。每天做兩組,每組10到20次即可。
4.3加強踝關節的訓練
對踝關節進行鍛煉,首先要知道其可活動的范圍,足和小腿呈現90度時,踝關節處于中立位,此時沒有內翻和外翻。踝關節跖屈為40—50度、背屈為20—30度,只有保證在運動范圍內進行技術動作的訓練才能減少損傷的出現。
5.結論及建議
對于女足運動員來說,踝關節是其最容易受傷的關節,并且最常見的是急性踝關節損傷,以外側副韌帶損傷最多。應該引起教練員,康復師及運動員本身的重視。在開場前,進行活動,做好準備工作,日常訓練中也要保證循序漸進,不要一蹴而就。在條件較差的場地訓練時,注重踝關節的保護,可以在踝關節上加一些保護套或者是特制的皮具之類的,訓練時,既要使自己的動作準確性很高,也要保護好自己,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害。對于不同的運動員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科學地針對性地進行訓練,避免踝關節局部過于疲勞而造成損傷。對于有踝關節的損傷的運動員,要注意區別訓練,同時要進行康復。對于女運動員,月經期間的訓練也是很重要的,在這段時期內,可以適當的減少其運動量或者是運動內容,除此之外日常訓練也要端正自己的態度,集中精力,避免走神或者不專心出現對身體不必要的損害。
【參考文獻】
[1] 劉飛.女子足球運動員踝關節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科技,2014,35(06):92-93.
[2] 羅興華,周同.中國女子足球運動員踝關節損傷特征[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2(02):33-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