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青云
摘? 要:近年來,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步入高質量增長的發展階段。國家層面大力倡導企業科技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以減稅降費來促進新舊動能轉換。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有效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本文在分析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基礎上,結合金融行業研發現狀和執行政策的實際情況,梳理實際工作中的痛點和難度,對金融行業充分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紅利提出相關的建議和落實的途徑。
關鍵詞:金融;研發費用;稅收優惠
為鼓勵企業增加科技投入,促進創新驅動發展,2018年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聯合發文,將研發費用稅前扣除的比例由150%提高到175%,使企業的研發支出能享受更大的稅收優惠。金融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成為近年來金融行業的普遍趨勢,龐大的研發支出則將成為金融企業成本費用的重要部分。金融企業要積極研究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相關政策,以稅收優惠手段推動金融行業的創新發展,把中央減稅降費政策落在實處。
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分析
(1)充分理解研發活動的含義
研發活動,它有三個內涵,一是具有明確的創新目標,通過研發形成前所未有且有具體價值的客體;二是有系統組織形式,以項目、課題等方式組織進行,活動圍繞具體目標,有一定期限,有較為確定的人財物支持;三是有較強創造性和較大的不確定性。它主要包括三大類:應用性研究、試驗性開發、實質性改進。對于金融行業而言,金融產品(服務)的創新、內部管理模式的創新,都是對傳統業務和管理模式的變革和發展,革新產品服務方式、創新管理流程的系統化改造所產生的費用,應歸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范圍。
(2)明確研發費用的歸集范圍
對金融行業的研發費用無論是自主研發還是委托研發,主要是人員人工費用,物料消耗較少。根據財稅【2015】119號文件的規定,可按人員人工費用、研發活動設備的投入、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以及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差旅費、會議費、評審費、咨詢費、申請注冊費等。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金融企業各項信息系統的常規性維護升級,對現有的信息技術和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對現有產品、服務、技術、流程進行的重復或簡單改變等,缺乏創新性,不符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要求。
(3)規范研發費用會計科目設置
依據財稅相關政策的要求,結合企業實際研發情況,金融企業對可以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的研發支出,按研發方式設置自主研發、委托研發、合作研發、集中研發等子科目,在研發方式項下分設具體的研發項目。研發方式單一的金融企業可直接在研發支出下分設具體研發項目。研發項目下再分別歸集人員費用、研發設備、耗材、辦公等直接投入,折舊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評審、咨詢等其他相關費用等。年內發生多項研發活動的,要按照研發項目分別歸集,對合作研發、集中研發的要按照權利義務配比的原則,在不同的開發主體間合理分攤,確保研發費用歸集合理準確,核算全面規范。
(4)滿足稅收備案要求
按2018年修訂后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由企業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進行備案。金融企業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不用提前到稅務部門辦理備案手續、報送《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備案表》《匯總納稅企業分支機構已備案優惠事項清單》和享受優惠所需要的相關資料。但在完成年度匯算清繳后,金融企業的財稅相關部門需將享受稅收優惠的各項資料整理齊備,保留在企業,以備稅務機關后續核查時提供。
二、研發支出案例實踐
金融企業的軟件開發特別是中小型金融企業,受到自有人員、技術設備等條件限制,在開發軟件時多采取委托開發進行。2018年甲金融企業委托乙信息技術開發公司進行A項信息系統研發活動,委托研發費用300萬元。假設研發活動符合加計扣除相關規定。
(1)加計扣除金額的計算
按照財稅【2018】99號文件的規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發支出,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按照費用發生額的175%進行稅前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進行稅前攤銷。
如果該部分研發費用化,則甲金融企業2018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實際可稅前扣除的研發費用為300*80%*175%=420萬元;按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計算可節稅(420-300)*25%=30萬元。
如果A項目資本化形成甲金融企業的無形資產300萬元,攤銷期10年。則2018年可加計扣除的無形資產攤銷額為300*80*175/10=42萬元,10年累計攤銷420萬元,按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計算,10年累計可節稅(420-300)*25%=30萬元。
(2)甲金融企業備案留存材料的整理
財稅經辦人員要搜集整理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委托開發項目立項的批準文件,如項目立項的請示簽報、審批材料等;與委托單位簽訂的研發項目合同蓋章版原件;委托研發機構或項目組的人員編制和研發人員名單;研發費用或無形資產相關輔助賬或支持材料;地市級科技主管部門的鑒定意見或著作權登記證書(如有)。
三、實際工作的難度和痛點
(1)金融企業存在認識上的偏差
傳統觀念認為研發活動主要是高新技術領域的事情,金融行業主要經營貨幣等金融產品,很難體現創新性,對研發活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
(2)享受稅收優惠的政策風險加大
取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事前優惠備案,對納稅人來說,需要具備自我判斷的能力,誤判勢必給企業帶來稅收合規風險。
實踐中,金融企業研發項目眾多,財稅部門要比照政策要求篩選,剔除不適用的研發項目,自我判斷哪些項目符合政策要求;自行收集、保存備查的相關材料,財稅經辦人員可能會放松材料整理的時間性、齊備性要求;自行承擔優惠事項辦理的涉稅風險,這對企業辦稅人員的稅收政策水平和工作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金融企業業務財務一體化流程管理要改善
金融企業各部門條線分工明確,負責信息系統研發的科技部門與負責會計核算、稅務管理的財稅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溝通不暢,項目立項時財稅部門參與程度不高,不利于研發費用歸集、規范加計扣除項目的賬務管理,后期加計扣除時,財稅部門也需要科技部門加大對篩選和判斷的支持力度。
(4)研發費用成本歸集的全面準確難度較大
由于研發活動周期較長,金融企業項目研發人員來源可能既有本企業的員工,也有外部委托研發人員,研發設備與日常經營設備無法嚴格劃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費用準確歸集的難度。實際中對研發費用劃分不清的,往往不能歸集到研發費用中,無法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四、提高金融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途徑
(1)金融企業要轉變觀念,加強對稅收優惠政策的研究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普及,云計算、大數據在金融領域廣泛運用,核心業務系統、會計核算系統、財務管理系統、風險和客戶管理系統的研發不斷推進,內部管理模式和支持系統的創新大量涌現,金融企業要重視和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充分享受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降低金融企業稅負。
(2)金融企業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財稅人員的業務水平和金融科技人員的自主研發能力
近年來,國家積極推進稅制改革,落實減稅降費的新政和措施不斷落地,金融企業的辦稅人員要與時俱進,主動學習,了解和掌握政策,方能在實踐中合理利用政策,同時減低涉稅風險。同時金融科技要注重培養研發隊伍,提高自主研發的實力和能力,用好用足稅收優惠。
(3)金融企業要加強業財融合,落實研發項目全流程管理
一是企業財稅部門要加強與研發部門溝通,將研發項目管理前置至項目立項時。根據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的文件要求,確認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項目,減輕后續的工作量和提高篩選的準確性。
(4)稅務部門要加強對金融企業的政策支持和業務輔導
稅務部門有責任提高金融行業享受稅收優惠的積極性,合理保證金融企業的稅收遵從度。目前的研發費用政策偏向制造業或軟件研發行業,對金融服務行業的適用度有待提高;稅務部門要建立金融企業(大企業)聯系人制度,保持常態溝通機制,幫助財稅人員準確理解和執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效降低金融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執行事后備案的涉稅風險。
五、結束語
金融企業既要用好用足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政策,又要規范對研發費用的全流程管理,降低涉稅風險。這一方面需要金融企業領導重視、人才給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稅務部門做好做實對金融行業的政策支持和業務輔導,保障金融企業更合理高效執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充分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紅利。
參考文獻
[1]陳光、歐洋.銀行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解析[J].財會月刊,2018(11):138-142
[2]彭慧斌 劉厚兵.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實例解析[J].稅收征納,2017(08):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