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芬
摘要: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好壞直接反應了企業整體管理質量。為適應企業發展要求,在當前社會注意市場經濟體質下,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從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開始談起,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合理的優化解決措施,希望對企業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企業財務 內部控制 優化 解決
財務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確保財務信息質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貫徹國家有關企業管理法律法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是適應現代企業管理規范化的需求,也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
一、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優化的重要性
(一)實現企業成本管控,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優化實現了企業資金利用的有效控制,提升了現有資金的轉換率,在保證各項目順利開展的基礎上,減少了資金成本浪費,提升了成本管控力度,為企業規范化管理目標的實現帶來了幫助。同時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優化,也為企業競爭實力的提升提供了助力,幫助企業更好的適應激勵的市場競爭環境,提高自身經濟效益。
(二)提高管理人員的管控意識。財務內部控制的合理優化對于提高管理人員的管控意識有著顯著效果,彌補了傳統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保證了各項決策制度的合理性,從而為企業運營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可靠依據,推動企業更好的向著規范化、有序化的方向邁進。
(三)強化財政資金管理。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優化提升了資金利用率,實現了企業資金的統一管理和分配,提升了資金調度的靈活性,降低了項目投資風險,保證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財務內部控制的優化也為會計工作人員的管理提供了幫助,確保了會計工作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準確性,這為企業高效運營帶來了保障。
二、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中的問題
(一)管理體系不完善。很多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上,將其工作內容進行劃分,并未形成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這使得工作人員無法準確掌握具體工作內容,不明確自身的職責權限,導致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無法有效開展,降低了管理效果。另外,由于管理體系的缺失,相關人員無法根據財務內部控制內容對企業的運行情況作出準確、客觀的分析和評價,阻礙了任務目標的實現,降低了各部門的協作效果,導致生產作業滯后,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與實際不符。現階段,我國很多企業雖然建立了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但大多數制度內容都是從現有的內容上照搬過來的,并未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這就導致制度落實與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存在矛盾,內部控制制度表面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無法發揮其真正效益。另外,很多企業會計人員并未參與到企業的運營管理中來,不了解企業運轉的真實情況,進而致使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存在較多漏洞,無法與企業運營有效結合起來,降低了內部控制的實效性。
(三)財務內控和管理模式較為陳舊。企業在發展中是先有制度后開展相關業務活動的,并隨著業務的開展逐漸進行制度的調整和優化,以更好的適應企業發展要求。不過現階段,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過于重視業務發展,忽略了管理的重要性,這使得很多制度中存在的漏洞越來越多,有的甚至已經背離了現今發展要求,阻礙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效果的發揮,不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改善措施
(一)合理分析企業經營管理特征。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應結合市場發展要求以及企業經營規模進行綜合分析與考量,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同時,在企業發展中,財務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只有及時掌握財務資料,明確企業資金動向,才能為決策提供保障,降低企業運營風險。因此有必要加強信息化建設水平,實現數據資料的及時收集、分析和整理,保證財務信息的準確性,進而制定合理的發展路徑。
(二)合理定位企業戰略發展目標。企業戰略目標的制定應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進行合理規劃,同時還應逐漸完善內部控制體系,采用多層次的管理方式提升企業運營的管理效果。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了制度內容的制定和落實、管理效果的評價等多方面內容,只有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才能更好的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保證各項業務開展的有序性,降低風險的發生。同時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成不變的,其需要結合企業發展情況進行及時調整,以保證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效果。
(三)加強風險管控意識。提高風險管理的宣傳力度,加強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有效落實風險管理內容,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風險管控效果:構建專業性的財務管理團隊,定期開展財務人員培訓計劃,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知識、綜合素質和道德品質,使其明確財務風險管控的重要性,更好的落實風險管控內容,提高管理效果。
(四)完善信息平臺的構建。首先,應加大信息化建設的投資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臺和系統,財務工作的信息化處理能夠保證信息收集的及時性,降低風險的發生。
其次,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效率,及時了解工作的進展情況,并成立專門的評估小組對生產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測,制定合理的預防控制方案,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最常見的防控風險的方法有風險回避法、風險降低法、風險分散法和風險轉移法這四種。
最后,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機制,并確保其有效落實,保證企業內部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相信在各方面努力下,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將會越來越完善,更好的推動企業向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結語:優化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地對企業進行有目的管理,進一步提高企業資源的利用效果。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也得到了較大改變,這對于促進我國商品經濟發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有著重要意義。但是由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周期很長,涉及的范圍廣泛,所以在進行財務內部控制時要做到因地制宜,以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