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依婷 劉占雙
摘 要:我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中小企業作為經濟市場的重要組成成分,其在促進市場經濟發展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進而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中小企業而言,要想長久健康發展,不僅要得到外界宏觀條件的支持,同時還要進一步發展自身內部競爭力。因此,內部控制引起了中小企業的普遍關注。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推進和發展,內部控制日漸趨于信息化建設,它在不斷改變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給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中小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
關鍵詞:信息化;中小企業;內部控制
隨著會計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會計工作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成本,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之息息相關的審計工作也逐漸轉向高效率的信息化建設。但信息化建設不可避免的會改變企業的運營模式、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等,這些改變必然會給企業的經濟管理帶來影響。一些中小企業相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在資金鏈、組織架構、員工能力等方面都較為薄弱,各項制度不夠完善,導致內部控制形同虛設,那么在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中勢必存在很多問題,針對企業內部控制改革,企業管理人員如果不能采取正確的政策,勢必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中小企業在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管理層內部控制建設意識淡薄
首先,中小企業管理層只重視市場,重視企業的市場營銷,重點關注企業的銷售利潤而忽視了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完善。因此,即使中小型企業管理層做出從傳統意義上的內部控制度轉向信息化建設下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決策更多的是出于提升企業效益的目的,所以往往低估了內控信息化建設中會出現的技術問題、資金問題、業務流程問題、員工能力問題等。
(二)從紙質到互聯網的數據安全風險問題
信息化技術打破了傳統習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記錄的數據記錄、儲存、傳遞方式都發生了轉變,企業的財務模式也由原來的紙質記賬變為計算機財務報表,篡改數據的不可控性也隨之增加
內部控制主體由人變為了IT設備、網絡、其他的信息化設備,內部控制的客體也由紙質記賬變為網絡數據,這意味著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的復雜性,從而需要專人進行有重點、有計劃的監督執行。
(三)人員素質和觀念的滯后性
工作人員素質低下和觀念的滯后也是現階段中小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眾所周知,和信息化內部控制相比,傳統企業整體運營大都是依賴于人工作業,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分工明確,在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僅需要掌握自己分內的工作即可,無須操心其他流程。工作流程自動化的轉變則需要工作人員對工作的整個流程都要有所了解,要求工作人員對工作流程和員工職責進行匹配,但是縱觀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員工的操作技能和自我定位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在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層中,普遍存在“形式信息化,觀念滯后化”的問題。要想讓企業長久健康發展,就要軟件、硬件同時發展,但是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中,大都出現“瘸腿”現象,單純追求硬件的信息化和數字化,而信息化的發展還相對較為落后,有部分公司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還停留在最初階段。
(四)崗位職責不明確
由于中小企業經營規模較小、員工較少,很容易造成崗位職責不清,職員分工不細,工作內容交叉重疊的現象,而這些都是內控弱化的表現。例如:制單與審核同一人完成;財務章與法人章由同一人保管;手工不續時記賬;出納既收錢又開收據等;財務人員交接程序不全。
(五)所有權與經營權未完全分離
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的在很大意義上代表著一個家族、一個小集體的發展。所有權與經營權不相分離的管理模式容易造成企業所有者獨斷專行,個人的盲目性決策觀點必然會使企業的風險提高。集所有權與經營權于一身的管理模式造成企業所有者難以接受高素質的職業經理層,造成企業經營模式落后。企業內部員工通過血緣關系、朋友義氣相連接,造成內部管理程序的執行不力,排斥外來員工。
二、完善信息化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一)提升企業管理者內部控制意識
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明確內部控制對公司來說的重要性,要起著領導引導的職責,主動地去實施制度。首先,因為管理者在中小企業中起主導性的作用,所以必須從他們的思想意識開始改變。其次,合理的宣傳和規范性的培訓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做到凡事都規范才能更好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后,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對企業員工素養的形成也是有很大聯系的。管理者應該積極建立一個舒適的氛圍,員工才能更好的,更高效的工作。
(二)提升會計人員業務素質
企業管理人員還要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只有確保系統操作員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才能保證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一方面,對企業原有員工而言,要組織員工的再學習,使員工對于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進而更好應用于潛在的問題。 另外,企業還可以邀請相關專家定期開展相關的座談會,進一步優化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最后,企業在招聘相關的工作人員時,不能僅憑借筆試判定是該員工專業素質的高低,而是要綜合各個方面,選拔素質較高的人才。
(三)合理設置組織機構
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特殊性,實際運營中企業應根據自己的特性,比如說規模,業務量等,合理的去分配工作,每個從業人員都應該明白自身的職責。中小企業要想進一步加強公司機構管理,首先就要做到親屬避嫌原則,或重要職位不允許有近親屬,職位設置要人員分離,也就是指同一個人員不能同時兼任多個重要職位,比如董事長跟總經理不得兼任,決策執行人不能兼任審計人員,從而才能為內部控制提供健康的環境。企業機構的設置應盡量健全,權責一定要分明,職務不得相容。
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設在中小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其在幫助中小企業轉型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因而中小企業要以“中小企業的獨特性為基準,信息技術的前瞻性為輔翼”來發展企業的內部控制信息化,要切實發揮內部控制在企業經營運行中的作用,促進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
通訊作者:劉占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