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銀屏
◆摘 要:實踐和時間已經證明,對于中學生而言,當前開設的所有的課程都是提高學生素養的重要工具,都應該給予同等重視。然而,理想和現實還是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從當前初中美術作品賞析教學現狀出發,試圖尋找對策。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現狀;對策
《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2017年)將青年的年齡范圍界定為14~35周歲,并明確指出,“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興則民族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由此青年對于整個國家的重大意義。初中階段則是青年成長過程中最為至關重要的階段之一,它不僅僅是其的生理發展的關鍵期,更是其性格以及三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因此,對于該階段學生的教育教學活動,一直以來黨和國家都非常重視。在九年義務教育背景下,中國青年的受教育水平和學歷層次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實踐和時間已經證明,對于中學生而言,當前開設的所有的課程都是提高學生素養的重要工具,都應該給予同等重視。
一、初中美術作品賞析教學現狀
第一,美術課程的學科地位不穩固。然而,理想和現實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當前初中美術的學科地位還是不夠穩固和穩定。在教育精細化和升學的壓力下,新的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如,在升學考試驅動下的各學科間的地位的不平衡。在當前中小學,普遍存在“主課”、“副課”的說法就是鐵證。而音體美則是“副課”中的“副課”,甚至在有些學校被當做可有可無的、學生自愿的、培養興趣愛好的選修課程。這樣的認知不僅僅存在于廣大的家長、學生和教師中,甚至連部分美術教師自身都有妄自菲薄的傾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術學科地位的不穩固,很大程度上便是因為整個教育評價體系的“唯成績論”所致,這在少數民族、偏遠地區更加明顯。
第二,美術教師質量良莠不齊。理論上來說,美術、音樂、體育等所謂的“小副課”教師的專業性更強。然而,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筆者發現,初中美術教師的專業性和質量令人堪憂。有些教師本身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但是由于學校內部的不重視等外因,造成他們對于教學工作的敷衍,得過且過。還有一些教師本身就是非專業出身,也不滿足美術學科對于教師的要求,但是由于學校需要開設美術課程以及美術教師存在缺口,因此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之下參與美術課程教學。
第三,美術教師上課隨意性較強,不重視三維目標。新課改對于我們的教學目標進行了梯度劃分,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筆者發現,當前部分初中美術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處理基本上還處于知識階段,且由于美術知識的專業性相對較強,因此還存在學生無法領域和欣賞美術作品之美的問題。這實際上就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無法因人制宜地處理“陽春白雪”式的美術知識和“下里巴人”學生的溝通對話問題。
二、初中美術作品賞析教學策略
作為一名普通的、有一定教學情懷和理想的初中美術教師,筆者認為,美術課程對于塑造初中生的良好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經典的鑒賞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樹立美術課程的自尊和地位,在承認當前學科地位劃分的現狀前提下,從隱性的角度為學生人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一,做好“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間的互動和溝通。能夠進入初中美術課程中的美術作品幾乎都屬于陽春白雪級別,而初中生對于美術經典的欣賞水平還基本上處于下里巴人階段。讓初中生自己直接去欣賞美術作品也只能算是看個熱鬧,學生無法領會到其要旨,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做好作品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在筆者看來,教師一定要跟學生講清楚美術作品具體美在哪里。以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為例,該作品之所以如此出名,又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教師可以以偶然性作為引子開始講解。《蒙娜麗莎》出名的偶然性指的是意大利小偷佩魯吉亞的偷竊案以及當時法國盧浮宮對于這件盜竊案體現出來的超強的公關能力上。教師可以從《蒙娜麗莎》被達芬奇本人帶入法國的傳奇經歷講起,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深入講解蒙娜麗莎的迷人微笑的價值所在,它是科學家達芬奇的“暈涂法”繪畫實驗成功的作品。這樣便能達到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漸進式升華。
第二,挖掘美術作品中的正能量和積極性。筆者一直堅持認為,我們的基礎教育一定要向學生傳達足夠多的正能量和積極性方能幫助學生抵御未來社會中黑暗面,并助力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其實在我們初中美術教材中就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內容,如梵高的《向日葵》。滿了生機和斗志的向日葵,從中我們就可以挖掘出很多的正能量和積極性。相對于梵高而言,初中生的人生自然沒有那么多的悲劇和災難,通過對比,學生在珍惜自己生活的同學,也能夠對于生活中的挫折和苦難有一定的認知以及克服的決心。
第三,激發學生的同理心。同理心,又叫做換位思考,指的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人往往越是無知,對于問題的看法越是絕對。初中生由于只是結構上部晚上的,人生閱歷和思考也不夠充分從而導致他們在看人和物的事情往往容易走向兩極,如對錯、是非、好壞等絕對性的判斷。而通過對于各種不同美術作品的賞析,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尋找作品的價值和美感,這便能夠給學生提供看待世界的不同可能性和角度,對于建立學生的同理心非常有好處。
三、小結
總之,在筆者看來,盡管初中美術教學在整個初中學科課教學體系的現狀中地位并不高,但是作為教師,我們還是得需要從大學科的高度出發,為了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長遠做準備。
參考文獻
[1]車言寧.學科關鍵能力監測——初中美術欣賞能力監測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01).
[2]吳鴻昌.初中美術要突顯生活化教學[J].中國教育學刊,2016(02).
[3]袁紅.以積極情感為切入點提升初中美術教學成效[J].美術教育研究,2015(09).
[4]巫松英.淺探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15).
[5]連愛芳.走向“對話”的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以《豐富多彩的亞非拉美術作品》一課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8(07).
[6]師桂梅.初中美術作品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