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萍
◆摘 要:語言學習可以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而閱讀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學習和使用語言離不開優秀的思維品質,而學習和使用語言又能促進思維的進一步發展。英語的學習和使用能夠促進多元思維,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在我國英語教學中具有特別的地位,對于提高學生的智力和思維能力起著重中之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與發展,初中英語課程需要學生把英語學習的工具性體現出來,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其人文性。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也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此使得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得以提升。思維品質是英語科目中最主要的一個素養,而英語閱讀是一個綜合應用語言知識的過程,是一個有著積極思維活動的過程,那么,英語閱讀能力可以說是學生思維品質的反映。因此,讓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得到培養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心。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活動的狀況
受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成為應付式教學,閱讀活動成為一個辨別文字符號、字面直譯的過程。初中英語閱讀課的語言思維功能和品質的提升功能都被降低了,甚至處于邊緣化。有些英語老師對英語閱讀的理解角度不夠全面,任務的設置僅限制于表面信息的處理,缺乏對于文章主旨、文章結構以及文本內容、內涵的分析,對文本語言的挖掘力度不夠深入,閱讀文章的邏輯概括性任務較少。部分英語老師對于問題設置梯度不夠高,缺乏深度的思維考慮,只是主要以提取信息為主,忽視了問題設置的連接性和遞進性,也忽略了預計、推測、總結、創新、探討、研究以及懸念等思維活動,大大降低了閱讀的思維含量。
二、學生思維品質提高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有部分學生的閱讀效率不夠高,除了有本身有限的知識水平、較低的語言素養等因素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學生的閱讀思維方式沒有被打開,或者說思維方式打開的程度不夠高。例如,在閱讀前的思維方式不夠開放,容易出現尷尬現象;在閱讀時的思維方式層次不夠深入,多方面的探究也很難執行;閱讀后的思維方式缺乏獨立思考與見解,學生的思考能力難以得到提高。由此可見,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閱讀時的品位和創新,需要有強大的思維能力來支撐,才能有效的達成理想效果。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對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三、學生思維品質提升的有效措施
1.多方面解讀文本,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細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細節往往是思考與設問的精彩之處,也是英語閱讀課堂上令人難以忘記的地方。因此,英語教師要多方面地解讀文本:①對標題和圖片進行解讀,推斷文章的主旨;②對文本體裁進行解讀,了解文章體裁特性;③解讀文章寫作策略,培養閱讀技能;④對語言進行解讀,欣賞文章的精準表達;⑤對語句、語段進行解讀,推斷文章的語句、語段之間的邏輯;⑥對結構進行解讀,理清文章的脈絡意圖。
例如,在有關“Christmas”的材料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在PPT上先呈現出標題“The Spirit of Christmas”,然后問學生:“What is the true meaning or spirit of Christmas?”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這樣可以打開學生思維方式。然后再將一張圖片呈現出來,問“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hoto?”通過這種問題的設置,讓所有同學對這篇文章有個初步了解。然后再問學生:“Can you infer the general idea?”這樣的設計可以培養學生閱讀前的預測思維能力。閱讀中,教師可以通過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的細節進行解讀,設置不同類型的閱讀任務,讓學生關注文章細節,推斷語義邏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最后,再次提問“Now,after read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rue meaning or spirit of Christmas?”通過閱讀前和閱讀后學生對事物認識的對比,進而培養其總結、探討、辯證、創新的思維能力,拓展其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2.巧妙設問,培養學生思維廣泛性。初中英語閱讀的廣泛性,體現在對文章背景和作者意愿的理解上,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分層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從外到內、由易到難地解析文章的內容,研究閱讀中的字、詞、句,挖掘文章的大意,逐漸地進入核心,從而達到讓學生的思維廣泛性可以得到培養之目的。
3.多種方式訓練,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1)閱讀前的思維導圖(Brainstorm)。通過設計與文章相關聯的情境,打開學生的認知系統中已掌握的相關知識,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做初步了解,讓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展,慢慢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2)閱讀時采用限時訓練。據分析,閱讀的速度和理解是相互的。加快閱讀速度可以促使對詞句的分析,閱讀的水平可以向綜合性閱讀水平轉化,從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進度,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培養。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運用預測、略讀、找讀、猜詞等閱讀技巧,進行多方面訓練,提高閱讀速度,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3)閱讀后多樣化設計任務。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閱讀活動后可以設置辯論活動、小組活動以及調查等需要較強綜合思維能力的活動,讓學生思維品質在交流過程中得到進一步提升。
總而言之,在初中的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必須把語言和思維放在一定同等的高度上,這樣既可以豐富語言,又可以活躍學生思維。學生的思維品質一旦被培養起來,會使學生的語言知識得到質的飛躍,前進的動力不可小覷。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設置任務時,應該制定積極的、有效的思維訓練策略,通過提升思維品質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這才是英語閱讀教學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蔡瑤.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2).
[2]李萍.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探析[J].讀與寫,2018(26).
[3]劉懷利.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8(34).